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翳风穴准确穿刺方法,以及药物注射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CT定位下翳风穴注射配合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2个疗程后开始评定疗效,发现患者在治疗后2个疗程、1个月和3个月,面瘫症状均有一定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过程中,CT引导下准确定位翳风穴并进行药物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相对于常规针刺疗法,疗效更加显著,见效更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炎所致的一种常见病,给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9岁,平均为56.5岁。左侧34例、右侧26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2个月。诊断标准依据《疗养技术常规》来判定[1]。2治疗方法2.1针刺疗法患者取仰卧位,针刺翳风、阳白、攒竹、鱼腰、太阳、颧瘳、四白、下关、颊车、地仓、迎香、人中、承浆、合谷、太冲等穴位。发病初期,神经炎症外在发展阶段,针法…  相似文献   

3.
欧利民  黄绍灿 《现代康复》2000,4(6):848-849
探讨分期针刺治疗的疗效。方法:对不同时期的面瘫分别采用针刺治疗A组160例和氦氖激光、TDP合超短波治疗B组160例。结果:二组总有效率相近,分别为97.5%和92.5%。而痊愈率分别为70.0%和55.6%,A组优于B组;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5.9次和12.2次。结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面瘫,具有安全可靠、副反应小等优点.在临床护理配合中,针对病人首次接受面部针刺及穴位注射的恐惧心理及影响因素,做好相应的护理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瘫亦称"吊线风",属中医"口僻"范畴,以面部表情肌瘫痪,出现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平坦、嘴巴歪向健侧为主症,无神志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神经定位与针刺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神经定位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方法周围性面瘫患者92例,其中单纯性面神经炎型36例、Bell氏面瘫46例、Hunt氏面瘫10例,采用针刺配合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单纯性面神经炎型治愈率较Bell氏面瘫和Hunt氏面瘫高,Hunt氏面瘫治愈率最低。结论周围性面瘫神经损伤的部位越高,治愈率越低。  相似文献   

7.
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刺治疗面瘫具有显著疗效和特色优势.一直以来、众多医务研究工作者,对针灸治疗面瘫进行了专注而持久的研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了更加有效地诊治该病症,笔者对近年来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针刺为主治疗面瘫的临床文献进行了检索,现将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男44例,女32例;年龄16—65岁;病程4h-7d。临床表现为面部表情肌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患侧乳突疼痛和舌前2/3味觉过敏;眼干、流泪,听力障碍,鼻干、口干。76例均采用针刺及功能训练治疗:①针刺,取风池、翳风、阳白、攒竹、丝竹空、四白、地仓、颊车、颧鼹及合谷(对侧)穴。鼻唇沟平坦加迎香、禾髂穴;鼻唇沟歪斜加水沟、承浆;目不能合,加阳白透鱼腰、攒竹或申脉、照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点穴并用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VitB1片、地巴唑片、肌注VitB12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2组愈显率比较,经X2检验,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点穴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开发、研制了面瘫咀嚼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本组 77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随机按病例号奇偶分为治疗组 39例和观察组 38例 ),其中男 40例,女 37例,年龄 8~ 72岁,病程 3d~ 11个月;主要症状及体征,患侧抬头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露齿或微笑时嘴角向健侧牵拉,抬眉、蹙额、鼓腮均受限,以上患者均以单侧发病,两组患者从临床症状、体征及表情肌检查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治疗组采用甘肃省中医院研制生产的面瘫咀嚼剂治疗 [甘卫普制准字 (2000…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神经面瘫红外线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红外线治疗周围性神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8例明确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施行针刺配合红外线疗法;同期也选择28例相同症状患者作为对照组,只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8例总有效率为64.3%,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从治疗组患者疗效看,疗效与面瘫轻重有关,轻面瘫比重面瘫疗效好,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采用针刺配合红外线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种有效方法,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本病发病急速,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在临床中,我们根据面瘫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周围性面瘫经针刺配合TDP灯照射、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从我院选取50例面瘫患者展开研究,以治疗方式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25,针灸推拿治疗)和观察组(n=25,TDP照射、内服通窍活血汤结合针灸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00%、80.00%,差异显著突出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H-B面神经功能分级治疗前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中Ⅰ级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周围性面瘫经针刺配合TDP灯照射、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缩短了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而且有效改善了面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以来,笔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瘫也称面神经炎,是针灸科常见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口眼歪斜”或“口僻”范畴。本病起病突然,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易留有后遗症。作者自2001年起,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弥可保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针刺及高压氧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根据患者治疗介入时机及方法将51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7组,分别是对照组、≤7 d组、8~15 d组、16~30 d组、31~60 d组、61~90 d组和>90 d组,均在发病3 d内接受药物治疗。除对照组外,上述各组又根据是否接受针刺或/和高压氧治疗细分为3个亚组,分别是针刺亚组、高压氧亚组及联合治疗亚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及治愈时间。 结果入选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总治愈率为46.89%(241/514);早期组(包括≤7 d组、8~15 d组和16~30 d组)与晚期组(包括31~60 d组、61~90 d组和>90 d组)治愈率分别为66.55%(185/278)和10.61%(19/17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痊愈时间为(40.31±20.64)d,与对照组[(47.24±37.1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晚期组痊愈时间为(72.37±5.09)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组中高压氧亚组治愈率为100%,痊愈所用时间为(20.21±7.21)d,与其他各亚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一旦发病应立即给予规范就诊、治疗,首选治疗方案为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早期药物干预除扩血管、营养神经外,抗病毒及短期激素治疗不容忽视;急性期(病程≤7 d)和静止期(病程8~15 d)最好不选用针刺治疗,恢复期(病程16~30 d)除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外,还可辅以针刺治疗;后遗症期(病程&rt;30 d)最好给予药物、针刺及高压氧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讨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于该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60例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针刺蝶腭神经节每周治疗1次.对照组行传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传统针刺每天1次,每周6次.两组穴位注射均隔1天注射1次,每周注射3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患侧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变化比例及瞬目反射R1潜伏期.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2、4、8周后患侧面神经CMAP波幅变化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2、4、8周后患侧面神经R1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于该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60例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针刺蝶腭神经节每周治疗1次.对照组行传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传统针刺每天1次,每周6次.两组穴位注射均隔1天注射1次,每周注射3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患侧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变化比例及瞬目反射R1潜伏期.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2、4、8周后患侧面神经CMAP波幅变化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2、4、8周后患侧面神经R1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