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失眠亦称“不寐”、“少寐”、“不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点,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心理压力的增大,失眠人数与日俱增,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不寐又称失眠,是一种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临床特征的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深度不够,以至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正常的体力与精力,轻者入寐困难,或者寐而不酣,亦或时寐时醒,也有醒后不能再寐,或早醒多梦,重则彻夜不能入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加剧,患有失眠症的人数在逐年增多,目前失眠等睡眠障碍问题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是指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笔者曾用疏肝清热法治疗1例失眠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女性,42岁,因失眠半年余,加重12 d,而于2008年7月25日初诊。患者6个月前因与人发生口角,气恼过度,愤懑不平,情志  相似文献   

4.
正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5.5%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1]。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2]。导致失眠产生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一  相似文献   

5.
<正>失眠亦称不寐,首载于《内经》,称"目不明""不得卧",《难经》始称不寐[1],主要以睡眠时间、睡眠深度及睡眠质量不能满足机体日常需要为特征[2]。失眠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部分患者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眠[3]。长期失眠不仅使患者日间功能下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还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引发全身性躯体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4-5],而且这类人群患上焦虑和抑郁症的概率也会上升[6]。药枕是通过在枕芯中  相似文献   

6.
不寐也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而不能再寐;也有时寐时醒;严重者则彻夜不寐。不寐日久,则易耗伤心肝脾肾,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1])。不寐在《内经》中称为"不得卧"、"不得眠"、"目不暝",现多称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失眠会引起焦虑烦躁、疲乏和情绪紊乱等不适,并可伴随于多种慢性疾病发病过程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进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失眠已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疾病之一。中医将失眠称之为"不寐"、"失寐"、"不得眠"等,临床上以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眠为主要表现。失眠是一种功能性而非器质性的疾病,但是长期失眠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甚至可导致焦虑抑郁[1]。现代医学治疗失眠主要有六类药物: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巴比妥类药物、抗精神病药及褪黑素,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副作用大且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有幸跟随老师临证,得益颇丰,现撷取其运用脾胃理论指导不寐诊治经验共韾读者。不寐概述不寐,其名首见于《难经》,《黄帝内经》称之为"不得眠","不得睡","目不瞑","卧不安"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觉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其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亦或时寐时醒等,重者彻夜不眠[1]。不寐即失眠,又称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需要的一种主观体验。以难  相似文献   

10.
夜间值班经常可以遇到病人因失眠而需及时处理的情况。失眠的症状很不一致,有的初睡即不能入眠,至半夜或天明时才睡着;有的是初睡无困难,到半夜醒后就不能入眠;有的睡后不久即醒,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得入眠。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根据祖国医学分析,失眠的病因有思虑太过,心血耗散,神魂无主而致不寐;有阴虚火旺,由于志不宁,神不安,心肾不交而形成不寐;如湿痰阻遏于胃,胃不和亦可使卧不安;还有病后气血虚弱,心神不宁等均为失眠  相似文献   

11.
正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可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1])。近年来,因工作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者造成了身心痛苦。我科运用中医护理操作干预患者的失眠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于我  相似文献   

12.
失眠又称不寐,是指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不熟,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眠。在临床上,失眠患者非常多见,其中又以高年级的学生、下岗职工、离异家庭成员患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有的以单纯的失眠出现,有的出现在其他疾病过程中。临床表现或轻或重。往往不到严重阶段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而影响了本病的及时治疗。久之,导致患者身体衰弱,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和心理过程。失眠存临床上极为常见,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整夜不眠,并可反复数年不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疗一般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似由于此类药物具有诸多的不良反成,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以及损害肝、肾功能等,因此不宜长期服用。中医疗法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明够改善睡眠状况,对失眠症的治疗独具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从肝藏血论治产后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产后病。肝藏血,为睡眠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分娩出血、流汗、用劲都可能导致产后肝血亏损。肝血亏虚,神魂失养,则夜寐难安。肝血亏虚为产后失眠的病理基础,因此调补肝血法为治疗产后失眠症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5.
易世新 《护理研究》2004,18(5):902-902
失眠属中医“不寐”或“少寐”研究的范畴。是指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症。笔者采用王不留行籽压耳穴治疗此症,疗效尚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1],约有17%的患者失眠.轻者入眠困难或寐而不安难以维持入眠,重者彻夜难眠,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寐足浴汤足浴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对慢性肾病(CKD)合并失眠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肾病科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88例。对照组实施肾寐足浴汤足浴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疗法进行干预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的量化指标,观察比较和评价分析两组患者失眠症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睡眠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寐足浴汤足浴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CKD合并失眠的疗效优于单独肾寐足浴汤足浴疗法。  相似文献   

18.
失眠又称“不寐”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想象。其病情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入睡困难,或睡不深熟,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者整夜不眠。笔者用耳穴配合针灸治疗本病87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失眠是指经常性的睡眠减少,或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眠[1]。我国的失眠率达10%~20%,失眠对人精神上的影响积累加重,继而容易导致器质性的疾病,还会使人免疫力下降,长期失眠易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损害[2]。《难经·第六十四难》始称"不寐";《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中藏经》中称"无眠"。"睡眠"最早见于《智论疏》"凡论梦法,睡眠时始梦,不眠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元阳亏损是老年性失眠的重要原因。元阳由元气化生,可以温煦卫气,元阳亏损可影响卫气的运行,进而出现失眠;元阳亦可以温养心神,心神内守,夜寐则安。王平教授认为老年阳虚失眠当以培补元阳为主,辅以培补元气之品和和安神之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