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逐步被临床医师所熟悉,本次研究对26 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 related chronic cough ,GERC)患者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胃食管反流所引起慢性咳嗽的识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海涛  吕小雪  拓珺 《临床医学》2013,33(7):117-118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发病机制,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20例),治疗组以胃苏颗粒联合加味六君子汤为主,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疗程均为8周。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胃苏颗粒联合加味六君子汤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e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即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胃灼热、反食、嗳气等症状,它可导致食管组织损害。咽喉反流(laryngopharygeal reflux,LPR)为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引起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咽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胃食管喉气管反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reflux,GELTR)则是发自贲门部,以咽喉部为反应中心,以气道表现尤其是哮喘、喉气道激惹为突出点,涉及呼吸、消化两大系统及耳鼻口腔的反流性疾病,即以胃食管交接处为启动器、以咽为反应器、以口鼻为效应器,以喉气道为喘息发生器的一种临床症候群———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syndrome,GELTS),可表现为严重"哮喘"、喉部发紧、咳嗽、咳痰和声音嘶哑、听力障碍等症状体征。此类患者多长期误诊,一旦得到正确诊断,即能得到希望以至新生。本文以罕见的食管、气管和双下支气管系统同时被钡剂充盈的图像等为依据,从LPR探讨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其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问题,并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呈闭合状态和经咽反流的鸟嘴机制,以及由溢出或淤出(spilling)、涌出或呕出(spurting)和喷射或气雾(spraying)组成的"3S"现象。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其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e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即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胃灼热、反食、嗳气等症状,它可导致食管组织损害.咽喉反流(laryngopharygeal reflux, LPR)为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引起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咽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胃食管喉气管反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reflux, GELTR)则是发自贲门部,以咽喉部为反应中心,以气道表现尤其是哮喘、喉气道激惹为突出点,涉及呼吸、消化两大系统及耳鼻口腔的反流性疾病,即以胃食管交接处为启动器、以咽为反应器、以口鼻为效应器,以喉气道为喘息发生器的一种临床症候群--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syndrome, GELTS),可表现为严重"哮喘"、喉部发紧、咳嗽、咳痰和声音嘶哑、听力障碍等症状体征.此类患者多长期误诊,一旦得到正确诊断,即能得到希望以至新生.本文以罕见的食管、气管和双下支气管系统同时被钡剂充盈的图像等为依据,从LPR探讨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其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问题,并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呈闭合状态和经咽反流的鸟嘴机制,以及由溢出或淤出(spilling)、涌出或呕出(spurting)和喷射或气雾(spraying)组成的"3S"现象.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2003—01~2005—12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6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病因较多,其中常见的病因有支气管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变应性咳嗽(AC)、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慢性支气管炎等。在慢性咳嗽病因的鉴别诊断中,支气管激发试验、诱导痰嗜酸细胞检测常用于鉴别哮喘性咳嗽和非哮喘性咳嗽。支气管激发试验操作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诱导痰嗜酸细胞检测特异性不强,痰中细嗜酸细胞增多不但见于哮喘,而且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在正常人,胃食管反流每天发生50次,多于进食或餐后发生,并且没有任何症状,因此GER可以认为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由于胃食管反流所致的疾病。GERD除包括典型的局部胃肠道症状如胃灼热、反酸等外,还包括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声音嘶哑,有时可不伴有任何胃肠道不适。Lock等人进行问卷研究证实59%的GERD患者有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如胃灼热、反酸和吞咽困难等;Irwin等人研究发现,由GERD所致的慢性咳嗽的患者大约75%的时间没有胃肠道症状。不同专业人员对GERD的临床表现认识不同,各种GERD的食管外表现不仅在临床和诊断方法上和经典的胃肠道疾病专家认为的GERD有所不同,而且在病因和治疗方面也不一样,临床医生在处理慢性咳嗽患者时,必须意识到这些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06-12在我院诊治的17例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有反流症状5例,进食相关性咳嗽11例。诊断方法:X线钡餐2例,胃镜5例,B超1例,食管24 h pH值监测1例,仅通过抗反流诊断性治疗有效确诊8例,全部病例均有误诊经过,误诊时间1~3个月。结论: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较易误诊,食管24 h pH值监测虽作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金标准,但小儿及家属难以配合,抗反流诊断性治疗不失为经济、简便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冯业全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46-2746,2748
目的探讨由胃酸反流引起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并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4例反流性慢性咳嗽的患者,奥美拉唑20毫克/次,2次/天,莫沙比利10毫克/次,3次/天,治疗6周。并予治疗前、后复查胃镜。结果咳嗽完全控制61例,部分控制27例,有效率93.6%。结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咳嗽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致咳嗽-晕厥综合征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胃食管反流病致咳嗽-晕厥综合征误诊病例的l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咳嗽、喘憋6年,伴发作性晕厥2年人院。多次在外院就诊,先后诊断为慢性咽炎、咳嗽变异型哮喘,给予相应治疗无效。后经胃镜、24h食管pH及肺功能等相关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致咳嗽-晕厥综合征,予食管微量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咳嗽明显减轻出院。随访1年,未再出现晕厥,夜间睡眠好。结论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晕厥综合征,以往未见相关报道。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外并发症的认识,可防止该病误诊。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GER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失调,包括下食管括约肌(LES)一过性松弛增加或压力下降、反流物的质和量、食管内反流物清除障碍、食管局部黏膜防御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等多个方面[2-5]。由于老年人的胃内结构、胃食管防御能力、胃肠运动功能等情况与年轻人有差异,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也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分别就胃衰老与胃内结构的改变、胃酸分泌、胃黏膜屏障、胃肠运动功能等关系进行综述,阐述了胃衰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急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意识和误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病区误诊误治的26例GERC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误诊误治情况。结果本组26例患者在被确诊前曾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哮喘发作、咽炎等,给予抗感染、平喘等治疗无效,而质子泵抑制剂(PPI)和胃动力学药物治疗效果明显。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是防止对急诊GERC误诊误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小儿慢性咳嗽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慢性咳嗽可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CVA)、胃食管反流(GER)、鼻后流注综合征、慢性咽炎等,因病因复杂而常常不能及时确诊、治疗,现对我院72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我们有关诊治胃食管反流(GER)工作的进展:①由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压迫十二指肠引起的反流;②提出十二指肠-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肠系膜上血管压迫综合征(SMVS)的概念.方法:回顾并分析2例SMAS纠误挽治经过.结果:2例均有胃食管反流表现,1例伴有咳嗽、咳痰和夜间憋醒,另1例在入院前13天开始有睡眠中突然咳嗽、憋气、咽喉部发紧.2例除从客观检查和主观分析诊断为GER外,均经X线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十二指肠显示"闸门征")、CT动脉造影(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20°)诊断为SMAS.其中1例经手术证实十二指肠第3段被肠系膜上动脉、静脉及系膜压迫;另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SMAS可以引起GER及胃食管喉气管反流,随病情加重可出现呼吸窘迫表现,胃食管喉气管反流的概念似应扩展为十二指肠-胃食管-喉气管反流,有必要将SMAS更名为SMVS.由SMAS引起的反流不能用修复贲门的方法治疗,必须从SMAS入手解决问题,呼吁临床医师对此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埃索美拉唑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东  王天轶  赵立峰 《临床荟萃》2004,19(18):1073-107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烧心等反流症状及(或)造成的食管黏膜组织损害。近年的研究已经证明胃食管反流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睡眠呼吸暂停、非心源性胸痛及咽喉炎等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包括食管内和食管外两种表现,烧心、反流等为其典型症状,同时可伴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哮喘等,部分患者或无症状[1~2]。临床常分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非典型症状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非典型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极易与呼吸系统(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耳鼻喉科(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窦炎、中耳炎、阵发性喉痉挛)等症状相混淆而导致误诊,老年人GERD症状容易被忽视,危重病人胃食管反流不易识别因误吸会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窒息,通过对GERD非典型症状研究进展的综述,旨在针对临床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近年研究发现,GERD是引起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000/2008年临床确诊的2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指胃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引起慢性症状和(或)组织损伤,表现为典型的烧心和反酸症状及食管黏膜破损表现。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sl reflux diseases,GERD)范畴,可以有典型的烧心、反酸等食管内反流症状,也可有咽喉疼痛、咳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慢性咳嗽已成为呼吸科常见的病种之一。临床上通常将咳嗽作为呼吸系统的惟一或主要症状,咳嗽时间超过3周,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1],其病因较为复杂,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等。多易误认为支气管炎,罔用抗炎治疗而无效。不少患者病程长达数年,使病人及其家属遭受极大的痛苦。张念志教授在治疗慢性咳嗽方面,根据临床病因之异,潜心辨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