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评价前列腺癌容积调强弧形放射治疗(VMAT)分次间摆位误差及其分布情况,为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所需的外放边界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中心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40例,均采用VMAT,治疗前1 h嘱患者排空膀胱和直肠,然后喝水500 ml,憋尿充盈膀胱,使治疗时和CT定位时的膀胱和直肠充盈程度尽量一致。所有患者首次摆位后行CBCT扫描,得出校正前摆位误差,在线校正后开始VMAT,2 Gy/次,5次/周,共计39次,照射总剂量为78 Gy。结果 每例患者CBCT扫描得出16组误差数据,共计640组误差数据。统计学分析得出前列腺癌VMAT分次间摆位误差为:左右方向(0.14±0.10)cm,头脚方向(0.28±0.13)cm,腹背方向(0.18±0.12)cm;利用公式外放边界=2.5Σ+0.7δ计算出前列腺癌VMAT时CTV到PTV的外放边界为:左右方向0.41 cm,头脚方向0.80 cm,腹背方向0.54 cm。结论 CBCT可以在线验证前列腺癌VMAT时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实时校正摆位误差,实现精确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兆伏级锥形束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兆伏级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摆位误差和计划靶体积(PTV)的边界.方法 采用头颈肩热塑体膜固定体位,对22例鼻咽癌患者设计IMRT逆向调强放疗计划,采用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配备的MVision兆伏级CBCT容积成像并与计划CT图像进行三维方向(左右、头脚、前后)匹配,获取前5次放射治疗摆位误差调整前和调整后的CBCT数据,分析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边界.结果 22例患者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左右(-0.03±1.68)mm、头脚(0.17±2.03)mm和前后(0.28±2.15)mm.摆位误差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在三维方向均有降低,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5次CBCT分次间摆位误差在三维方向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摆位误差调整前PTV外扩边界,左右2.78 mm,头脚3.22mm,前后3.46 mm.摆位误差调整后PTV外扩边界,左右1.74 mm,头脚1.94 mm,前后2.13 mm.结论 鼻咽癌各个方向的计划靶区边界小于4 mm,采用兆伏级CBCT技术对鼻咽恶性肿瘤IMRT治疗分次间摆位误差的纠正和PTV边界的评估对提高鼻咽癌IMRT治疗的精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胰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为设计放射治疗临床靶区外放到计划靶区体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应用Varian Trilogy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OBI)对16例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采集每次摆位后、摆位误差修正后及治疗后CBCT图像,并分别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摆位后、摆位误差修正后及治疗后在X轴(左右)、Y轴(头脚)及Z轴(腹背)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并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共获取128组图像,X轴、Y轴及Z轴3个方向的摆位后的误差分别为(1.7±0.4)mm、(2.7±0.7)mm、(1.3±0.3)mm;修正后3个方向的误差均低于修正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方向的误差与修正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行CBCT扫描具有重要作用,能较准确、高效地修正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并为放射治疗单位准确设定计划靶体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在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中降低摆位误差的方法。方法对调强放疗的15例鼻咽癌患者,使用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on-bo-rad-imager),采集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CBCT图像,并与计划系统的模拟定位CT图像靶中心匹配计划,获得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在X(左右)、Y(腹背)、Z(头脚)方向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每位患者每周1次,每次采集3组数据,15例患者治疗5~7w。结果 15例鼻咽癌患者CBCT扫描首次摆位误差数据在X、Y、Z轴分别为(0.675±2.023)、(0.337±1.508)、(0.450±1.749)mm;3个轴向摆位误差绝对值的P95分别为4、3、4mm;3轴向的众数分别为1、1、0mm;其中X轴方向91.3%≤3mm,Y轴方向100%≤3mm,Z轴方向92.5%≤3mm。X、Y、Z轴上极小值分别为-6.00、-3.00、-5.00mm,极大值分别为5.00、3.00、5.00mm。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次治疗内摆位误差及X、Y、Z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BCT技术对鼻咽癌调强放疗进行摆位纠正,可以缩小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分次间的摆位误差,而分次治疗内误差较小,放疗中只需要在首次摆位后治疗前进行CBCT摆位纠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锥形束CT(CBCT)对于摆位误差校正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腹部肿瘤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之前对其进行CBCT扫描同时和计划的CT图像进行匹配,记录旋转和线性方向的摆位误差,对摆位误差进行合理校正后,再次进行CBCT扫描,记录摆位误差。结果对80例患者共进行了CBCT扫描1 685次,校正后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比校正前要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之前,通过CBCT扫描校正摆位误差,能够有效提升治疗部位的精度,提升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宫颈癌调强放疗中患者治疗当次膀胱充盈程度的不同,其当次治疗时对膀胱实际照射剂量以及对靶区的影响,为膀胱剂量的准确评估及放射治疗前膀胱准备提供基础。 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宫颈癌患者10例,由同一名放疗科医生在CT图像以及CBCT图像上勾画膀胱及靶区,分别比较膀胱质心变化以及膀胱实际剂量学变化参数并分析原因,并在不同剂量条件下统计其漏照靶区的体积。 结果 随着膀胱体积的增大,膀胱质心与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6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右方向相关系数为-0.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随着膀胱体积的增大,V30、V40、V50、Dmean都呈减小的趋势,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0.805、-0.593、-0.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膀胱体积的变化超过200mL时,靶区的漏照体积明显增加(P<0.05)。 结论 宫颈癌患者在放疗中膀胱充盈程度的一致性较差,从而导致靶区位移与膀胱在实际治疗时照射剂量的变化,所以放疗定位前应记录好患者尿量,在治疗前采用膀胱容量测量仪测量尿液体积,相对于定位时膀胱体积的变化应不超过200mL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放射治疗的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护理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5).每位患者于治疗开始及治疗2周后各采用机载锥形束CT(CBCT)摄取图像1次,并记录患者体重;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和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体重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扫描在胸段食管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胸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30例,胸腹板和热塑体膜进行体位固定,首次治疗前对患者行锥形束CT(CBCT)扫描,治疗过程中每周行1次CBCT扫描,并记录患者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的误差数值,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在线纠正摆位误差。结果  30例患者行168次CBCT扫描验证摆位误差,校正前患者左右(X)、头脚(Y)、腹背(Z) 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95±0.075)、(0.273±0.091)和(0.202±0.079)cm;校正后误差分别为(0.024±0.013)、(0.044±0.023)和(0.030±0.016)cm。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逐渐减小,治疗体位重复率高。30例患者顺利按放射治疗计划完成治疗,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6.8%,不良反应明显下降。结论  胸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行CBCT扫描具有重要作用;胸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重复摆位必然会产生一定误差,只有分析误差产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误差,才能使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更准确,为临床放疗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锥形束CT(CBCT)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情况及对靶区、邻近器官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0例,采用CBCT系统获取CBCT图像,在摆位前、在线修正后及治疗结束后的获取CT实际图像,比较摆位前、在线修正后及治疗结束后的的摆位误差及偏差≤2mm的人数比例;比较各靶区实际剂量与计划剂量及放疗前、放疗中期原发肿瘤大体瘤体积(GTVnx)、转移淋巴结大体肿瘤体积(GTVnd)、原发灶临床靶体积(CTV1)剂量分布;统计各邻近器官剂量的实际剂量。结果 在线修正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小于摆位前,偏差≤2mm的人数比例高于摆位前(P<0.05);各靶区实际剂量均低于计划剂量,放疗中期、治疗结束后GTVnx、GTVnd、CTV1剂量分布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脑干、脊髓及颌骨放疗中期、治疗结束后的平均剂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腮腺放疗中期的平均剂量高于治疗结束后(P<0.05)。结论 CBCT可有效减小摆位误差,降低邻近器官的辐射剂量,而靶区在线修正前后的剂量分布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对宫颈癌初治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4例,依照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组(n=27,体质量指数为18.5~23.9 kg/m~2)与肥胖组(n=27,体质量指数为24~30 kg/m~2)。两组均于放疗前、摆位误差校正后行锥形束CT(CBCT)验证,对比校正前后两组X轴(左右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腹背方向)摆位误差变化。结果校正前,正常组X轴、Y轴、Z轴误差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后,两组X轴、Y轴、Z轴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初次治疗中应用IGRT技术可降低体质量指数对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且摆位误差校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抗血栓治疗基础知识(一)——抗血栓治疗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许多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血栓形成有关。引起心肌梗死和卒中发作的最终病理生理过程是血栓形成。常见的心血管病变如房颤和心力衰竭也都与血栓形成过程有关。血栓形成也是不同癌症和手术后特别是骨科手术后出现的一个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抗血栓治疗基础知识(二)抗血栓治疗的出血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老年人)与血栓形成相关,如缺血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瓣膜疾病、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都需要抗血栓治疗。这就产生了在老年病人中如何恰当应用抗血栓治疗的问题,尤其是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反映出血倾向和出血危险性的一项监测指标)。因为老年病人同时  相似文献   

13.
房颤患者的抗血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华法林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而出血性脑卒中和颅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显著增加。阿司匹林有一定的作用,但弱于华法林。然而,仍有很多房颤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特别是老年患者,而这些患者是从抗凝治疗中获益最大的人群。  相似文献   

14.
抗血栓治疗知识(六)——脑血管病的抗血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卒中仍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卒中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肿瘤的第三大常见致死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根管治疗方法在牙髓塑化后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超  赵晶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23(4):210-212,219,F0002
目的:了解现代根管治疗方法在塑化根管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上已行塑化治疗但因修复需要进行根管再治疗的患者62例,患牙64颗(143个根管),运用显微超声技术和旋转镍钛锉进行根管的再治疗,记录根管再治疗的疗效和根管充填的效果.结果:110个根管(82.52%)疏通获得成功,50颗患牙(78.13%)的再治疗取得成功.其中上颌前磨牙中的塑化不完全的再治疗成功率为100%;下颌磨牙塑化不完全伴有根管内牙本质钙化的再治疗成功率最低,为33.33%.结论:现代根管治疗方法在塑化治疗后行根管再治疗中能够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间歇性跛行为临床表现的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患,好发于60岁以上男性(2%~3%)和女性(1%~2%)。但无症状的周围血管疾病常表现为从踝到臂的收缩压指数降低,其发生率高于前者3-4倍。周围血管疾病也是住院的主要原因及预测心血管病死亡率的重要指标。静息痛现严重的缺血常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的结果,可引起多水平的动脉阻塞。  相似文献   

18.
D E Snider  G J Caras  J P Koplan 《JAMA》1986,255(12):1579-1583
Daily administration of isoniazid for one year to persons infected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 effective in considerably reducing the risk of disease. From a practical viewpoint, this approach to prevention is less than ideal because it results in considerable costs as health care providers monitor for possible hepatotoxic effects and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maintain compliance for 12 months.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 regimens of 12, 24, and 52 weeks' duration were recently assessed in a study conducted in Eastern Europe. We used data from this study to conduct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e three alternative regime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ver a wide range of assumptions, a regimen of 24 weeks' duration is more cost-effective than either the 12- or 52-week regimen. Using base case estimates, the cost per case prevented for the 24-week regimen was $7,112, compared with $16,024 for the 52-week regimen. Among a cohort of 1,000 persons treated, each additional case prevented by the 52-week regimen would cost $80,807. Thus, a shorter course of 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 is relatively cost-effective compared with current policy.  相似文献   

19.
20.
Family therap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