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张性心力衰竭可归属"心痹""心悸""心水""肾水""痰饮""喘证""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病理基础,瘀血、水饮、痰浊内停为主要病理产物,病位在心,又不止于心,心肾有着密切关系,应心肾同治为主,标本兼顾,不能单纯治心。从肾入手治疗,培养生化之源,是改善心肾阴阳互资,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关键。  相似文献   

2.
“阳微阴弦”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病机,“阳微”责之心、肺、脾、肾气虚,日久气虚及阳,阳气亏虚,最终阴阳两虚;“阴弦”责之痰浊、瘀血、水湿胶结,阻滞血脉。“三焦失于决渎,玄府闭塞”是慢性心力衰竭加重的重要原因。治疗上,以益气温阳为要,兼以利水活血化痰,通和血脉;开鬼门,启玄府;升降气机,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中医上属“心悸”“喘证”范畴,临床多表现心悸、气喘、水肿等。肾为一身阴阳之本,百病之极,穷必及肾,心力衰竭亦受肾变化的影响。现代研究发现,肾功能损伤可通过神经激素系统调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病理环节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因此,认识肾与心力衰竭的相互联系在临床诊治中尤为重要。现基于“心肾相交”理论,阐述肾与心的关系,认为肾与心力衰竭具有相关性。从中西医角度,分析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即肾主水、肾主纳气及肾气、肾阴和肾阳亏虚对心力衰竭的影响,研究肾功能损伤与心力衰竭的相互作用,重新梳理心力衰竭的病机,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梅国强教授致力于《伤寒论》研究数十年,理论修养深厚,临床造诣亦精,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之治疗,尤有独到之处,兹择要简述于下。1 益气养阴兼顾标本梅师认为,心衰虽云病位在心,实乃少阴为病,关乎心肾二脏,健则相互促进,病则彼此影响,故有言心衰不可舍肾之说。其病变总以心肾阳虚为本,轻则以心阳虚为主,肾阳虚次之;重则变化莫测,难以逆料。其证除心阳不振外,更多气阴两虚,且二者依阴阳互根之理,又可相互  相似文献   

5.
心肾相交包括心肾水火相交、心肾阴阳相交、心肾之气相交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实现途径是心肾之气的升降相交,在此过程中心肾阴阳和水火完成各自的相交。这三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均会导致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是目前临床上一大难治之症。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发展过程为: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心肾阳虚则为疾病的重笃阶段。我们查阅中医古代文献及现代医学研究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论述,总结整理中西医对于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
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出入是形成正常睡眠一觉醒节律的生理基础,阴阳消长失常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结合脏腑虚实,从心肾阴阳水火不济、肝肾乙癸失涵、肝胆阴阳不和、脾胃阴阳升降失常、肾中阴阳失调等诸种阴阳失调来探讨失眠发生的机制,治疗失眠的原则是交泰阴阳。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采希望.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0.
陈晓慧  纪云西 《新中医》2021,53(18):193-195
郑钦安之学术思想重视人身阴阳,并形成了以先天坎离为主的阴阳观。辨析围绝经期疾病可单从肾论,也可从心肾关系调。而从郑钦安之阴阳观分析,则当抓住阳衰阴不足、虚阳上浮、心肾不交的特点,以扶阳抑阴为大法,兼潜摄浮阳、交通心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