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48 h血肿清除率]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GCS评分及术后2周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相比,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A组接受经颞叶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B组接受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血肿清除量和术后1周GCS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GOS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66-69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尾号单双原则分为对照组(单号37例)与观察组(双号3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肿腔制管引流,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CS-ADL)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水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颅内感染,对照组发生6例颅内感染(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GOS评分、ADCS-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肯定,能显著提升血肿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为87.27%(48/55),高于对照组的70.37%(3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7%(4/55),低于对照组的24.07%(1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经颞叶皮质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肿清除与骨瓣复位情况、围手术期情况、ALD评分与GC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肿清除率和骨瓣复位率分别为95.00%、90.00%,较对照组的65.00%、60.0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LD评分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D评分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较对照组的55.00%更低(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予以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具有显著优势,提升患者临床效果、血肿清除率、骨瓣复位率的同时,改善围手术期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ALD评分与GCS评分,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采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93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颞中回入路,观察组采取经侧裂-岛叶入路。比较两组术后血肿清除效果、并发症,并于术后3个月随访,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7%(9/4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较术前升高,NIHSS评分均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施行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并发症少,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原发性脑出血(P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武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基底节区P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84例)和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8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术后颅内血肿清除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大部分清除率为61.90%,高于对照组(41.98%);观察组再出血率(3.57%)低于对照组(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0.24%和4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PICH能有效清除血肿,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徐云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11-371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登封市人民医院11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5例。常规组接受传统经颞叶皮质层入路血肿清除术,研究组接受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术后均随访3个月,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7.28%)低于常规组(21.82%),NIHSS、ADL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李建东  刘永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00-3902
目的探讨无牵拉技术辅助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经颞叶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研究组接受无牵拉技术辅助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血肿残留量)、并发症和预后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血肿残留量少,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牵拉技术辅助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法不同将79例高血压脑出血者分为显微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显微手术组41例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常规手术组38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微手术组手术耗时、术后昏迷结束时间、术后12 h内残余血肿量明显短于或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而术后1周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显微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显微手术组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的预后均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完全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的优劣。方法对10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分别进行完全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辅助微创手术,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后清醒时间及GC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再出血率显著低于显微手术组,而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和ADL评分显著高于显微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神经内镜比显微镜辅助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血肿更彻底、止血更可靠,具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蔡恒森 《微创医学》2022,(2):191-19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确诊的自发性HBGH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将其分为侧裂岛叶组63例和皮层组57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其中侧裂岛叶组采取经侧裂-岛叶入路,皮层组采取经皮层入路。比较两组脑血肿清除程度、手术前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侧裂岛叶组术后残余血肿量少于皮层组,血肿清除率高于皮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GPS和ADL评分较术前高,且侧裂岛叶组GPS和ADL评分明显高于皮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裂岛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明显低于皮层组的1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HBGH血肿清除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院神经外科就诊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外侧裂岛叶入路组,B组为颞叶皮质入路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共66人。结果 A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优于B组(P0.05),手术时间少于B组(P0.05),术后3个月GO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方面,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在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以及临床预后方面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侧裂-岛叶入路和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方法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2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组(A组)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组(B组),其中A组30例,B组2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疗效相关指标:血肿量、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骨瓣保留率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随访6~24个月期间改良Rankin量表(MRS)的评分。结果 2组的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更长,但A组住院时间较B组更短(均P<0.05);A组骨瓣保留率及MRS评分均优于B组(均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各26例。常规组应用传统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昏迷时间低于常规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昏迷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58-61
目的 探讨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为内镜组,3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血量、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前及术后24 h GCS评分,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价。结果 (1)内镜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残余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24 h 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镜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秩和检验显示,内镜组GOS预后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相对简单,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24 h GCS评分更好,术后6个月GOS评分更好,说明该方法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以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研究组31例予以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清指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25.80%),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3.22%)明显低于对照组(12.92%),研究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9.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肿体积变化率、引流(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5 d脑水肿体积增加率、引流管置管时间均明显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SOD、CRP、MDA、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SOD均显著降低,CRP、MDA、IL-6均显示升高,且研究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OS评分、术后21 d SNSS评分、Barthel评分、术后7 d SN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中脑血肿有很强清除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出血风险,减轻出血区周围脑组织水肿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血肿彻底清除率、近全清除率、部分清除率和再出血率,比较2组患者皮层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近全清除率、部分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彻底清除率、GCS及GOS评分高于对照组[(54.17%vs 22.92%)、(13.69±1.03)分vs (10.11±2.39)分、(4.02±0.53)分vs (3.25±0.49)分],再出血率、皮层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刘广飞  蓝鹏 《当代医学》2021,27(6):73-75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与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患者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方法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薛志向 《河南医学研究》2022,31(11):1991-1994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不同入路手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110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接受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纳入A组;52例接受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纳入B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邻近匹配法进行1∶1匹配,将B组与A组配对,经倾向性评分配比后,最终纳入B组、A组病例各39例。观察两组手术临床指标、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92.17±13.64)min]短于B组[(99.58±12.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肿清除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侧裂岛叶入路、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均为临床治疗HCH患者的有效方法,其中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率更高,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