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不同水平与炎症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呼吸内科接诊的北京市通州区153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完善FeNO水平检测、肺功能测定、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检测和诱导痰检测。分析FeNO水平与COPD临床特征、炎症表型的关系。结果:随着FeNO水平升高,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呼吸困难症状加重、炎症反应指标升高(P0.05)。不同FeNO水平COPD炎症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性粒细胞性COPD患者Fe NO水平高于非嗜酸性粒细胞性COPD患者[(35.61±7.18)ppbvs23.47±3.02)ppb,P0.05]。FeNO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炎性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肺功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COPD患者FeNO水平偏高,FeNO是反应COPD气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炎症特征,白细胞介素8(IL8)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OPD稳定期患者18例和健康对照组11例痰中的IL8水平,手工检测诱导痰中炎症细胞总数(TCC)及其分类计数。结果COPD组痰中TCC和嗜中性粒细胞(PMN)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MN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PMN%)高于对照组,而巨噬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巨噬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痰中IL8浓度为(5.216±2.914)μg/L,对照组为(2.862±2.5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气道炎症是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IL8在COPD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阻塞中均起重要作用,检测痰IL8水平能很好反映COPD气道炎症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功能、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典型哮喘(CA)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A患者40例(CA组)、CVA患者50例(CVA组)及健康人员30例(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eNO、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EOR)等资料。结果CA组、CVA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显著小于对照组,FeNO、痰EOR、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A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PEF均小于CVA组,FeNO、痰EOR、血清CRP水平均显著大于CVA组(P0.05);三组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对CA与CVA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05%、77.52%。结论肺功能、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FeNO对CA与CVA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症状为喘息、胸闷和咳嗽,以上症状也常常被称为哮喘的三联症.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特殊类型哮喘[1].哮喘是一类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性疾病,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却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两者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有何差别呢?目前,诱导痰细胞计数以及支气管镜灌洗液细胞计数是主要的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方法,诱导痰以其无创性、便捷性成为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诱导痰细胞计数,了解哮喘及CVA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情况,评价两者气道炎症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利用非创伤性方法研究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方法 4%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利用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及对照者血清、诱导痰中TGF-β1的浓度,并检测各种炎症细胞的数量。结果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TGF-β1含量明显增加(P〈0.01)。痰中嗜酸细胞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诱导痰中TGF-β1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 用诱导痰的方法检测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嗜酸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哮喘发作中均有重要意义,中重度哮喘患者TGF-β1含量明显增加,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说明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中的TGF-β1可作为气道重塑指示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1%)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1%)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分型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7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肺功能检查,按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结果分为:A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B组: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两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思力华)18μg/次,1次/d,连用6周;6周后再复查肺功能,同时再取诱导痰行细胞分析及测定LTB4的含量。结果 6周后,A、B两组FEV1较基线值分别升高(0.13±0.10)L,(0.04±0.05)L;FVC分别高(0.16±0.24)L,(0.03±0.05)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治疗前后LTB4治疗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治疗前后LTB4较前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能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IL-17在COPD患者痰中的水平,了解IL-17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对59例COPD患者及14例健康者进行痰诱导,并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测IL-17、IL-18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痰中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01),其IL-17水平与IL-8,嗜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结论:IL-17可能参与COPD急性发作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l%)表现为嗜酸性粗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粗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77;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李文碧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49-2151
【目的】分析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41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符合重症哮喘标准,374例为普通哮喘。比较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分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和肺功能特征。【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诱导痰嗜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和Fe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不同表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型排序均为:嗜酸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嗜中性粒细胞型、寡细胞型。③重症哮喘不同气道炎症表型的哮喘患者,FeNO、FEV1/FVC(%)和FEV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中性粒细胞型是肺功能损害最严重的重症哮喘表型。【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型是哮喘最常见的气道炎症表型,在重症哮喘患者中,嗜中性粒细胞型的肺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局部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BMI)、肺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COPD患者(A组)、30例健康对照(B组)进行痰诱导及肺功能、BMI测定,并测定诱导痰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COPD患者诱导痰MDA含量较健康对照高,P〈0.05;而诱导痰GSH含量、SOD、GSH-PX活性较健康对照下降,P〈0.05;BMI与痰SOD、痰MDA、GSH、GSH-P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1、-0.694、0.685、0.701,P〈0.05;3.FEV1与痰SOD、痰MDA、GSH、GSH-P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0.826、0.853、0.809,P〈0.05。结论:COPD患者气道局部均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气道局部氧化应激是导致COPD患者BMI及肺功能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诱导痰半乳糖凝集素 -3 结合蛋白(Galectin-3BP)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在中性粒细胞型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6 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65 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中性粒细胞型哮喘组(NA)27 例,嗜酸粒细胞型哮喘组 (EA)38 例,ELISA 法检测两组患者诱导痰Galectin-3BP 的表达水平,并分析 Galectin-3BP 与诱导痰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NA 组诱导痰 Galectin-3BP 水平与 EA 组比较 (102.86 ±24.08ng/ml vs 64.02 ±18.9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7.314,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诱导痰 Galectin-3BP 与 IL-1β,IL-6 和 IL-8 均呈正相关(r=0.670,0.632 和 0.651, 均 P<0.001),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均呈正相关(r=0.475,0.461 和 0.454, 均 P<0.05),与嗜酸性粒细胞数无明显相关性 (r=-0.219, P>0.05)。结论 诱导痰 Galectin-3BP 在 NA 患者中高表达,且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呈正相关,可作为 NA 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COPD患者诱导痰的细胞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诱导痰中细胞组成的变化,COPD患者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对33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A组)、27例稳定期COPD患者(B组)、14例健康吸烟者(C组)、14例健康不吸烟者(D组)进行肺功能测定及痰诱导,痰液处理后沉渣作细胞学分析。结果:(1)A、B、C、D组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分别为(10.2±5.28)×106/mL、(4.4±1.63)×106/mL、(3.0±1.45)×106/mL、(1.9±1.07)×106/mL,细胞分类中A、B、C组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分别为(70.9±13.6)%、(57.0±10.9)%、(52.3±11.1)%,而在D组中则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分别为(34.8±6.9)%、(25.6±8.2)%、(26.9±7.3)%;(2)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1)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稳定期患者、健康吸烟者诱导痰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不吸烟健康者诱导痰细胞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2)气道局部中性粒细胞增多与COPD患者气流受限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痰嗜酸粒细胞增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COPD加重期患者69例,均行强的松30 mg/d口服至10 d,治疗前后行痰诱导嗜酸细胞计数、肺功能检查,根据初次痰嗜酸粒细胞增高与否将病例分为两组,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 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组较非增高组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诱导痰进行嗜酸粒细胞检查对于COPD加重期患者是否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IL-8的影响,研究GBE治疗COPD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6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GBE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诱导痰炎性细胞计数、ELISA法测诱导痰上清中IL-8含量以及肺功能检查。并与18例健康人比较。结果:COPD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GBE治疗组治疗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IL-8水平均显著性下降(P<0.05),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性升高(P<0.05)。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BE可减轻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诱导痰中脂连素(Adiponectin,APN)水平,以探讨APN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30例男性AECOPD患者(A组)、呼吸科门诊30例男性COPD稳定期患者(B)组及30例男性非吸烟健康体检者(C组)的血清和诱导痰.所有入选对象均为正常体质量的男性(BMI范围为18.5~24.9 kg/m2),并排除严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自身免疫系统等疾病.计数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并分类,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诱导痰中APN与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测定三组人群的肺功能.组间资料比较用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n秩相关.结果 A组血清、诱导痰中APN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血清、诱导痰中APN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A组血清、诱导痰中APN与IL-8,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0.739,0.734,0.852,0.857,P<0.05).B组血清、诱导痰中APN与IL-8,TNF-2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1,0.659,0.707,0.867,P<0.05).A组诱导痰中APN与气道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0.439,P<0.05).结论 APN参与了COPD的全身和气道炎症过程,此过程与气道中性粒细胞和IL-8,TNF-α等炎症因子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诱导痰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诊治支气管哮喘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诱导痰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表型组27例和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组70例。对比两组诱导痰及血清中VEGF、PDGF水平。结果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组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高于中性粒细胞表型组(P0.05);中性粒细胞表型组和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组患者的血清、诱导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PDGF-A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组血清、诱导痰VEGF水平高于中性粒细胞表型组(P0.05);嗜酸性粒细胞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EOS与血清、诱导痰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清、诱导痰PDGF-AA、PDGF-BB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与中性粒细胞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相比,嗜酸性粒细胞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诱导痰VEGF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患者血清EOS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C16mRNA检测在评价孟鲁斯特治疗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轻、中度非急性发作持续性哮喘患者2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3例和试验组9例.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等治疗;试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每日口服孟鲁斯特10 mg,观察两组患者诱导痰中的细胞分类、CC16蛋白以及CC16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 22例完成了6周的治疗和随访.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诱导痰中CC16mRNA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试验组CC16mRNA增加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1);哮喘各组诱导痰中CC16mRNA与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呈负相关(轻度组r=-0.69,P<0.05;中度组r=-0.72,P<0.05).结论 口服孟鲁斯特可增加诱导痰CC16mRNA表达,诱导痰CC16mRNA测定有助于监测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反应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BMI<18.5 kg/m2的COPD患者为观察组,18.5 kg/m2≤BMI<24 kg/m2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诱导痰方法检查痰细胞的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所占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分析BMI与各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RP、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I与痰细胞总数(r=-0.493,P=0.00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0.504,P=0.003)以及系统炎症指标CRP(r=-0.481,P=0.007)、IL-6(r=-0.423,P=0.015)、IL-8(r=-0.397,P=0.041)、TNF-α(r=-0.422,P=0.01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气道和系统炎症反应均与COPD患者的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