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86%,对照组为73. 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病例在1年内定期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痰菌阴转率和中医证候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有效率、空洞闭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提高病灶吸收有效率、空洞闭合率以及促进痰茵转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疗效。[方法]观察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采用西药抗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3、6月末,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0%、92%、96%,高于对照组48%、60%、92%,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8)。同时观察两组治疗3月后胸片吸收情况,治疗组明显改善12例,中度改善9例,轻度改善2例,无改善2例;对照组明显改善8例,中度改善4例,轻度改善5例,无改善7例,统计学显示两者有显著差异(P=0.03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益肺通络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益肺通络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3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9例,采用益肺通络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化疗方案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在痰菌阴转率、肺部X线病灶吸收、空洞闭合、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2组痰菌培养阴转率及肺部X线病灶吸收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肺通络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以促进痰菌阴转及肺部病灶吸收,近期疗效有效且安全,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方案奠定了前期基础,具有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胡晓平  陈巧利 《陕西中医》2013,34(6):703-704
目的:观察健脾润肺丸配合西药治疗肺结核中毒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3例,观察治疗前后的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实际治疗时间,症状改善时,结核中毒症状改善及药物耐受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治疗结核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干预可使结核的中毒症状缓解,日期明显缩短,实际治疗时间缩短。药物的不良反应缓解减轻。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耐多药结核病 (multi 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 TB)在世界各国发生率逐年上升 ,其治疗至今仍是临床工作的一大难题 ,其特点为治愈率低 ,病死率高。我们于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multi drugresistantpulmonarytuberculosis,MDR -PTB)患者 32例 ,疗程结束后 ,随访 1a,近期疗效较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 2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 ) 32例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2 1~ 7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方法。方法:对30例耐多药涂阳肺结核病人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观察痰茵阴转率和胸部X线好转率。结果完成疗程时痰菌阴转率为90.0%,X线好转率为93:33%。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提高了痰茵阴转率和病灶吸收好转率。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MDR PTB)患者 32例 ,并与单用西医化疗药治疗的 30例作对照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  (1)经多种抗结核药物正规治疗 1年以上痰检结核菌持续阳性。 (2 )无心、肝、肾功能不全 ,无糖尿病。(3)药敏试验显示结核菌对异烟肼 (H )和利福平 (R )两种或更多的抗结核药物耐药。 (4)X线胸片示病灶进展或空洞增大。以上条件符合中国抗痨协会 1996年 9月承德会议制定的耐多药结核诊断标准。2 一般资料  6 2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2例 ,男 2 4例 ,…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秋  李师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3):221-222
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 ,目前在世界医学界是一个治疗难题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性西医治疗 ,将是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任郭侠  洪玲  张熙祎  张修成 《新中医》2014,46(11):74-76
目的:观察结核丸联合抗痨药治疗肺结核初治强化期阴虚火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2组各44例,对照组仅予抗痨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化疗治疗;治疗组以结核丸联合抗痨药治疗。疗程3月,观察比较2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症状改善率、肝功受损率、白细胞下降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能受损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核丸联合抗痨药治疗肺结核初治强化期阴虚火旺型患者,疗效显著,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属于祖国医学的"虚劳"、"痨瘵"范畴,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表现。《丹溪心法·痨瘵》指出痨瘵有"主乎阴虚"的病机特点,并明确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虞搏《医学正传》提出本病的治疗应以"杀虫"与"补虚"为原则,一则杀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虚以复其正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益气滋阴、行瘀抗痨法联合化疗长疗程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7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用1∶1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化疗(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丙硫异酰胺、吡嗪酰胺),治疗组同时服用益气滋阴、行瘀抗痨中药颗粒剂,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痰抗酸杆菌涂片及培养阴转率、胸部X线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结束时,经Wilcoxon秩和检验,治疗组、对照组痰菌涂片阳性分级计数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对照组痰结核菌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3.5%、5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胸部X线病灶吸收显效率分别为73.5%和53.1%,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0.6%和53.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65.6%;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生活质量量表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和生存总积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躯体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和生存总积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和生存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气滋阴、行瘀抗痨中药联合化疗较单用西药抗痨化疗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胸部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尹良胜  朱敏  周敏 《中医杂志》2012,53(8):669-672
目的 观察部芩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5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微卡组17例、对照组18例,分别给予西药基础治疗加部芩片、西药基础治疗加微卡注射液及西药基础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检测其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6个月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IFN-γ)含量.结果 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微卡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35%、52.94%和41.1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卡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微卡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82.35%和70.59%,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微卡组有效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后2个月比较,治疗后6个月微卡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个月各组IL-12及IFN-γ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及微卡组IL-12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 ).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和微卡组IL-12及IFN-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部芩片可以明显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L-12和IFN-γ含量,达到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病程长,病情改善缓慢,发病时常伴随有多种轻重不一的症状,给病人带来诸多痛苦。为了尽快消除患者的痛苦,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85例有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5.
王鹏程 《中医杂志》2012,53(10):882-883
目前,由于抗结核治疗不合理等问题,使得耐多药结核和泛耐药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一直无特效的抗结核药问世.因此,如何寻找复治肺结核治疗的新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1].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凫坚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治疗呼吸内科疾病20余年,对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李老师认为,肺痨的产生是"痨虫和气血虚弱"两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气血虚弱"是发病的基础,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程相对偏长,邪气盛且正气已衰,或经攻补治疗后,正气衰而未复,此时"气血虚弱"更加突出.因此,李老师在临证中提倡"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治法当以扶正补虚为主,具体治法当为补肺肾以复其元、调肝脾以充其气、全身调护以固其本,酌情佐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或泻火止血之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滋阴养肺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滋阴养肺汤治疗,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痰菌涂片及病灶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和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PCT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IL-17和IFN-β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滋阴养肺汤联合抗结核药物能够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愈合,提高痰菌转阴率,调节患者体内紊乱的免疫状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耐多药结核病人比一般结核病人的心理负担更重,认为自己无药可治,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万念俱灰,心灰意冷.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帮助病人摆脱心理负担,减轻压力.告诉病人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新药不断推出,此病还是有药可治的.通过护士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时与病人交流沟通,告诉病人,要战胜疾病首先要战胜自己,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自身免疫力.再通过合理膳食结构,正规药物治疗,规律生活起居,大部分耐多药病人的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甚至部分病人已经治愈,与正常人一样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耐药结核病疫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耐多药结核病人占全球的1/3-1/4。我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耐单药总耐药率27.8%,其中初始耐药率为18.6%,复治耐药率为46.5%,耐多药率为10.7%,  相似文献   

20.
微卡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362-2363,2366
目的探讨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均为3PaL2AKZThV/15PaL2ZThV。治疗组在使用以上化疗方案的同时深部肌肉注射微卡菌苗,观察2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痰菌阴转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6.8%和26.7%,18个月时为93.3%和73.3%,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X线吸收率及空洞缩小、闭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微卡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