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00-160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浓度变化在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C(ELISA法)对97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入ICU时的血清TNF-α、IL-10进行测定,根据患者预后效果将97例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分析两组TNF-α和IL-10的变化;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对照,观察脓毒症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10的水平差异。结果:重症脓毒症患者入ICU首日TNF-α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死亡组存活组比较,TNF-α和IL-10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NF-α和IL-10在重症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及治疗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灌肠方对UC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作用.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灌肠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检测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灌肠方低剂量组TNF-α、IL-1、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灌肠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含量低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灌肠方能够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检测及其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探索其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儿在检测后,研究组患儿在急性期的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的IL-6、TNF-α水平(P<0.05);研究组患儿中重症患儿的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症患儿的IL-6、TNF-α水平(P<0.05)。结论:IL-6、TNF-α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水平高低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存在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1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41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发生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具有相关性(P<0.05)。血清IL-6、IL-8、TNF-α水平诊断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830、0.677(P<0.05);其中,以血清IL-8的AUC最高,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2和1.000,当将这3种血清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时,AUC未获得提高。结论:相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COPD合并肺癌患者表现为血清IL-6、IL-8、TNF-α水平更显著上升;其中,血清IL-6、IL-8水平能够较好地用于COPD合并肺癌的辅助诊断,临床上应对COPD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有效监测,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不稳定心绞痛(unsteadiness angina,UA)患者血清中IL-8,TNF-α,IL-10浓度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及24例健康对照组(NC组)血清IL-8,TNF-α,IL-10的浓度。对AMI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分别测定1,6周后患者血清IL-8,TNF-α,IL-10浓度。结果:UA组血清中IL-8,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NC组(分别P<0.01,P<0.01,P<0.05);AMI组血清IL-8,TNF-α,IL-10的水平又显著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AMI患者进行药物治疗1周后,血清IL-8,TNF-α,IL-10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1),AMT患者药物治疗6周后,血清IL-8,TNF-α,IL-10进一步显著降低,与药物治疗1周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发病与IL-8,TNF-α,IL-10密切相关,随着心肌缺血损伤的加重,血清IL-8,TNF-α,IL-10水平显著升高;随着病情的缓解,三者水平显著降低,其水平变化与临床病情轻重程度相一致。因此检测血清中的IL-8,TNF-α,IL-10水平作为冠心病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学勤  赵靖平  吕路线  李文强 《医学争鸣》2007,28(23):2191-2194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及其不同亚型中IL-1β,IL-6,TNF-α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免疫机制与精神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和RT-PCR方法,同时检测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和65例健康对照者IL-1 β,TNF-α,IL-6血清蛋白水平和PBMC mRNA表达.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相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后血清IL-1β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阴性亚型患者TNF-α水平高于阳性亚型(P<0.05),治疗后两型IL-1β水平和阴性亚型患者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家族型患者IL-6水平高于散发型(P<0.05),治疗后两型IL-1β水平和家族型患者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③治疗前TNF-α水平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412,P<0.05);IL-1β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ANSS量表降分率呈正相关(r=0.388,P<0.05).④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PBMC中IL-1β,IL-6,TNF-α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后PBMC中IL-1β mRNA表达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激活,IL-1β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病情缓解的一个灵敏指标.②遗传背景可能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及其介导的免疫功能;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与阴性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③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细胞因子mRNA表达上调,其可能是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灌肠方对UC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lβ、IL-6的作用。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灌肠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检测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lβ、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灌肠方低剂量组TNF-α、IL-1、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灌肠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含量低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灌肠方能够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lβ、IL-6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急诊监护室救治的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152例纳入研究,根据入院28d的存活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存活组(n=114)和死亡组(n=38),比较患者术前(D0)、术后第1天(D1)、第2天(D2)的IL-6、IL-10、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上述炎症因子及其变化值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D0、D1、D2的IL-6、IL-10、TNF-α、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存活组(P<0.05),存活组患者的Δ%IL-6、Δ%IL-10、Δ%TNF-α、Δ%PCT及Δ%CRP均显著大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6(D0)、IL-10(D0)、TNF-α(D0)、PCT(D0)、Δ%IL-6、Δ%IL-10、Δ%TNF-α、Δ%PCT、Δ%CRP预测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2、0.802、0.859、0.637、0.903、0.954、0.965、0.919、0.768,其中Δ%TNF-α的AUC最大,敏感度为92%,特异性为100%。结论 炎症因子及其变化值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以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前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56例CHF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治疗.TNF-α、IL-6、TGF-β1采用ELISA方法检测,CHF患者于入院第2天和抗心力衰竭治疗15 d后空腹采血,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采血.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CHF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心功能改变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尤其在心功能Ⅳ级组升高最明显.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1=-0.58,r2=-0.61,r3=-0.59,P均<0.01).不同病因CHF患者TNF-α、IL-6、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与CHF病因无关.TNF-α、IL-6及TGFβ1可以作为判断CHF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脐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母体、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早产孕妇及早产儿各93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母体炎症反应不同时期的脐血细胞因子水平,胎儿炎症反应不同分型的脐血细胞因子水平,不同早产预后的脐血细胞因子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脐血细胞因子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母体炎症反应≥2期者的IL-1β、IL-6、IL-8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炎症反应与1期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炎症反应与1期者,而1期的IL-1β、IL-6、IL-8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炎症反应者,IL-10明显低于无炎症反应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2型炎症反应的IL-1β、IL-6、IL-8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炎症反应与1型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炎症反应与1型者,而1型的IL-1β、IL-6、IL-8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炎症反应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炎症反应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的早产儿脐血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评价相关性可知,IL-1β、IL-6、IL-8及TNF-α分别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均呈正相关(P<0.05),而IL-10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以及早产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脐血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分别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呈正相关,而IL-10与母体或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TNF-α、IL-6和IL-8在重型肝炎(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5例SH并发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TNF-α、IL-6和IL-8含量,其中腹水感染组30例,腹水非感染组15例。发现SH并发SBP组血清和腹水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腹水非感染组(均为P<0.05),其升高水平与血清胆红素(SB)、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与血清胆固醇(T-ch)呈负相关(P<0.01)。感染控制后血清和腹水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下降,但仅能降至非感染组水平(P>0.05),经治疗无效死亡组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和IL-8的初始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均为P<0.05)。结果表明TNF-α、IL-6和IL-8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和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检测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和IL-8含量变化对SH并发SBP的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一氧化氮(NO)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8例正常组(NC)、28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DM)及21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DN)血清中TNF-α、IL-1β、IL-2、NO中的含量,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DM组TNF-α、IL-1β均较NC组高(分别为P<0.05,P<0.01);IL-2较NC组低(P<0.01)。DN组TNF-α、IL-1β、NO较DM组高(分别为P<0.001,P<0.001,P<0.05);DN组IL-2较DM组低(P<0.001)。结论:TNF-α、IL-1β、IL-2、NO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02-604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血清NT-pro BNP)及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75.00%)明显升高,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LVEF在两组患者均获得了明显升高LVEDd及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在两组患者均降低明显,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使用米力农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6、8(IL-17、IL-6、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以上因子在COPD发生及发展中可能所起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OPD患者100例(COPD组),同期门诊体检无异常的中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6、IL-8、CRP、TNF-α水平.结果 COPD组血清IL-17、IL-6、IL-8、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7、IL-6、IL-8、CRP、TNF-α水平均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COPD组患者血清IL-17、IL-6、IL-8、CRP、TNF-α间均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17、IL-6、IL-8、CRP、TNF-α异常增高,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以上因子可能参与了患者气道急性炎症反应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史亮  彭观景  赵晟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02-103,111
目的:探讨肾移植前后血清中CRP,IL-1,βTNF-α的水平与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将5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术后稳定组,急性排斥反应组及抗排斥逆转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 ISA)法动态监测移植前后血清CRP,IL-1,βTNF-α水平。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CRP,TNF-α及IL-1β表达显著高于术后稳定组(P<0.01),而术后稳定组与抗排斥治疗逆转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RP,IL-1,βTNF-α进行监测,可反映肾移植受者的免疫反应状态,并为排斥反应的监测和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第三代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的影响.方法:将98例CHF患者分为常规抗心衰治疗组(48例)和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组(50例),ELISA法测定所有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分析比较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6min步行距离差异无显著性,卡维地洛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对CHF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1β水平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IL-6、TNF-α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IL-1β可能作为一种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继发性HSPN患儿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肾脏未发生损伤的HSP患儿(P<0.05)。结论血清中的IL-6、IL-8及TNF-α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发病的整个过程,对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细胞因子进行监测,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为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1β水平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IL-6、TNF-α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IL-1β可能作为一种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王英  廖英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52-1354,139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07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颅脑损伤组,同期4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颅脑损伤患者随访6个月时,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进行评估;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S100B、IL-1β、IL-6对颅脑损伤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颅脑损伤组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比较,重型>中型>轻型颅脑损伤组(P<0.05);随访6个月时,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71例,预后不良(GOS评分2~3分)25例,死亡11例,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比较,死亡组>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P<0.05),且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与GO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08、-0.425、-0.35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100B、IL-1β、IL-6三者联合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或死亡的AUC为0.844(95%CI:0.769~902),分别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明显上调,且与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此三者联合检测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