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疗效的临床比较。方法:择取接诊的63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膜透析组31例实施腹膜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组32例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腹膜透析组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腹膜透析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透析治疗,无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均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在钙、磷代谢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每组50例,分别行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两组透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钙、磷代谢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血液透析组透析患者低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较腹膜透析组更低,高甲状旁腺激素、高磷发生率较腹膜透析组更高(P0.05),而两组低磷、低钙、高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磷水平均明显高于腹膜透析组,血钙水平均明显低于腹膜透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钙磷乘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中,腹膜透析能更好地控制钙磷代谢,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透析方式,合理饮食,以此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150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透析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B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C组采用联合透析治疗,观察三组患者透析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化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联合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B两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透析组透析后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A、B两组患者,白蛋白指标高于A、B两组患者。结论: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可调整患者体内环境,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且存活率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钾的影响。方法对97例血液透析及45例腹膜透析均治疗3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血钾、血钠、血氯测定和比较,并调查当月患者的尿量及住院情况。结果腹膜透析组的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5.6%、37.8%,而血液透析组分别为2.1%、4.1%、1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的高钾血症发生率为28.9%,而腹膜透析组为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钾、血氯分别为(5.076±1.093)、(99.660±3.889)mmol/L ,腹膜透析组分别为(4.435±0.99)、(96.910±3.646)mmol/L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量>500ml者腹膜透析组占55.6%,血液透析组占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组低钾血症发生率高,血液透析组的高钾血症发生率高,需要对不同透析方式的患者饮食状况进行相应的指导,不能忽视患者在使用一些药物时对血钾异常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住院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报警发生率、健康认知量表评分及生存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红蛋白、血尿酸与血白蛋白水平更高,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2.1%、12.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健康认知量表评分和生存率更高(P<0.05);研究组、对照组报警发生率分别为28.6%、6.2%,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报警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降低自动化腹膜透析机报警发生率,进而可保证治疗安全性,对提高认知量表评分和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对照组(n=20)与研究组(n=20),研究组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超滤系数:15 mL/(h·mmHg);对照组进行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超滤系数:5.5 mL/(h·mmHg),比较两组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1、3年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组透析过程中发热、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75%),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P0.05);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 0.05),无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8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50%),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推广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9,(12):912-915
目的探索应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健康教育模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7),观察组运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针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及不良事件进行重点干预,对照组则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的效果,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改变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透析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效果更优;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2.15±2.56)分和(36.71±3.0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腹膜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12.3%(8/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对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干预,可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焦虑和抑郁状况明显好转,腹膜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教育及管理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服务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随访5年,比较两组的1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测定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年、5年生存率(80.49%、56.10%)高于对照组的(58.54%、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和血尿酸(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后者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指标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使用腹膜透析)和对照组(使用血液透析),每组4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情况(包括低钙、高钙、低磷、高磷、低甲状旁腺激素、高甲状旁腺激素),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的血钙、血磷和钙磷乘积。结果:两组患者高钙、低磷、低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高磷和高甲状旁腺激素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发生低甲状旁腺激素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比于血液透析对于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水平,促进肾功能恢复,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观察组应用腹膜透析,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临床指标[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血白蛋白(ALB)]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BUN、Scr、iPTH、血磷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应用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临床指标水平,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K~+、Na~+及Cl~-]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透析后,两组Scr、FPG、BUN水平和24 h尿量均较透析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透析后的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2种不同的透析方式对尿毒症病人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尿毒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膜透析组病人28例,血液透析组病人24例,测量病人治疗不满1个月(治疗0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甲状旁腺激素、血磷、血钙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2组透析病人的异常情况发生率.结果:腹膜透析组治疗0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血磷均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腹膜透析治疗0个月时甲状旁腺激素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P<0.01).腹膜透析组的高磷发生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P<0.01);2组病人低磷、高钙、低钙、高甲状腺旁激素、低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病人而言,采用腹膜透析的方式,可对残肾功能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有效控制钙磷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苏彩芳  郭井娟 《中国病案》2011,12(12):41-42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探讨适合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透析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某中心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32例,规律腹膜透析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并行健康生活质量SF-36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MAP、血肌酐、血白蛋白、血红蛋白、Ca、P、iPTH、等临床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要优于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组的生命活力要明显优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好于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沈清  甘华  杜晓刚  李正荣 《重庆医学》2006,35(2):140-141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以提高ESDN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方法31例ESDN血液透析患者和同期透析的42例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n-ESDN)血液透析惠者相比较,回顾性分析了死亡率、死亡原因、并发症、营养状态及血生化改变。结果ESDN组1、3年死亡率分别为19.3%和41.9%,3年死亡率明显高于non-ESDN组。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47,4%)和感染性疾病(26,3%)。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94%)。两组营养状态评估(SGA)均差。但ESDN组的血浆清蛋白明显低于non—ESDN组。结论ESDN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non—ESDN组高。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营养状态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钙磷代谢的影响。 方法 纳入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10 例尿毒症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各 55 例。 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6 个月后微炎症状态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PR)],营养状态相关指标(血肌苷、血白蛋白、尿量)以及钙磷循环(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结果 透析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 hs-CPR、IL-6、TNF-α 水平均较透析前显著降低(P 均<0.05),且腹膜透析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 均<0.05);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尿量均较透析前降低(P 均<0.05),血白蛋白水平均较透析前升高(P 均<0.05),腹膜透析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 均<0.05);腹膜透析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均较透析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血钙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下降,血磷水平明显上升(P 均<0.05);两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 均<0.05),且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均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相比之下腹膜透析改善效果更佳,且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调节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邢安  张红  吴文武  花日红  吴丹萍 《海南医学》2014,(24):3680-3682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透析方式不同将52例患者纳入腹膜透析组(CAPD组),88例患者纳入血液透析组(HD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体重、尿量、血压、肾功能、血脂等临床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2月,两组患者的体重、血钾、血糖、血脂等指标无显著变化,而肾小球滤过率(GFR)、总蛋白、白蛋白水平等部分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异明显。两组患者透析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HD组血浆白蛋白水平较透析前显著性升高(P〈0.05),而CAPD组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尿量显著降低(P〈0.05),CAPD组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透析后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透析前下降,但CAPD组收缩压下降较HD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贫血症状均得到改善,CAPD组血红蛋白较HD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HD组, CAPD组PT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显著低于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5例患者转为腹膜透析治疗,CAPD组1例转血液透析治疗;HD组并发症以内瘘阻塞、充血性心衰、高钾血症为主,CAPD组以腹膜炎多见,HD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CAPD组(P〈0.05)。结论 CAPD可改善贫血、钙磷代谢紊乱,不足在于感染率较高;HD优势在于可改善GFR,纠正低蛋白血症,不足在于心血管并发症,内瘘阻塞率较高。两种透析方式各有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内科住院进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每组63例,透析治疗1年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情况,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采用满意度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透析前,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年后,腹膜透析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为(47.8±6.4)分和(45.2±7.3)分,血液透析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为(53.5±8.9)分和(54.6±6.9)分,与透析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膜透析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低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生理机能、健康状况、躯体疾病、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得分均高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的面对评分为(20.3±2.0)分,高于血液透析组的(18.5±1.7)分,回避和屈服分别为(15.9±1.5)分和(9.5±1.8)分,均低于血液透析组的(17.4±1.6)分和(11.5±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8.9%,高于血液透析组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改善面对疾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张治平 《中外医疗》2014,(29):112-113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肾病患者68例,根据治疗时间(单号入院,双号入院)不同进行随机分组。41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27例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将其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年前后的血压、尿量、血磷、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透析1年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液透析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分别以(19.0±6.5)、(630.6±237.1)mmol/L明显优于腹膜透析组的(22.2±4.4)、(733.8±20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血磷下降、白蛋白、血浆总蛋白下降较为明显,两组患者在血磷下降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方法优、缺点并存,要充分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以46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将入选患者按建档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透析后静注左卡尼汀;对照组23例,透析后静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低血压发生率及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水平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低血压发生率(8.70%)显著低于对照组(30.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静注左卡尼汀可有效减少低血压发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意外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