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以腹痛、腹部不适、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精神状态异常等为特征。临床上大致分为腹泻性(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不定型(IBS-U)4种类型[1]。本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治疗上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对所有IBS病人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特征是没有感染或炎症的存在,常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多见于中青年女性。IBS可分为腹泻为主型(IBS—D)、便秘为主型(IBS—C)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作者自2003年5月至2006年3月用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r syndrome,constipation—predominant,便秘型IBS)患者27例,并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我管理模式在社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饮食调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1]。IBS在全球有较高的发病率,西方人群患病率约为10%-20%[2],我国患病率约为5%[1],且好发于20-50岁的中青  相似文献   

4.
左旋咪唑佐治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赛利 《临床荟萃》1996,11(23):1102-110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可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种类型:腹痛型、腹泻型和餐后腹痛型,腹泻型IBS在功能性腹泻中是最常见的。我们自1992年来用左旋咪唑与思密达、谷维素合用治疗腹泻型IBS,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醛缩酶A(ALDOA)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情况,探讨IBS发病的新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ALDOA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情况。结果 ALDOA在IBS-D组乙状结肠、IBS-C组乙状结肠及IBS-D组盲肠表达量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的相应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DOA在IBS患者结肠的表达异常提示着IBS-D、IBS-C患者结肠存在能量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肠道运动和感觉异常、中央神经功能紊乱、心理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1-2]。精神心理因素在IBS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  相似文献   

7.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本病的具体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1]。治疗上,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存在副作用大、容易反复等缺点。一些临床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两种亚型的肠黏膜免疫激活情况及其肠道微生态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IBS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BS 2种亚型分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组86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组90例.比较各组粪便性状评分、肠道菌群数目、肥大细胞数目、...  相似文献   

9.
胡复兴 《临床荟萃》1995,10(7):303-30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IBS)是一种以平滑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20~50岁之间,女较男多见(约2:1)。临床上以腹痛(或腹胀)、便秘、腹泻、粘液便、便后腹痛减轻或消失为特征,而系统检查不能发现有器质性病变。作者自1991年4月~1993年12月用中西结合方法诊治肠易激综合征200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解释的症候群。近年来,IBS发病率逐年增高,占胃肠门诊的25%-50%。其特点是女多于男,年轻人多于老年人,知识分子干部多于工人农民。根据临床症状,IBS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3型。目前认为IBS的发病与内脏感觉过敏、脑肠轴的改变、胃肠动力学异常、精神行为异常、肠道感染后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IBS的药物治疗主要从调节内脏敏感性和胃肠运动功能,调整脑-肠轴稳态,消除患者精神障碍等多角度入手,常用的有钙通道阻滞药、促胃肠动力药、肠容积性泻药、调节精神药物及对症治疗。近年来我们应用黛立新治疗了4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1]。在我国,IBS患者在消化专科门诊中就诊的比例达20%~50%[2],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可分为便秘型、腹泻型、便秘腹泻交替型,其中腹泻型是临床较常见病症。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 IBS),又称结肠功能紊乱,是一种以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腹痛等 [1]。自 1996年始采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 12例,女 26例;年龄最小的为 15岁,最大的为 73岁,平均 38岁;病程最短的 2个月,最长 24年,平均为 3年。 诊断标准:以 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讨论会制定的 IBS临床诊断标准为依据 [1]:( 1)以腹痛、腹泻、腹胀及便秘为主诉,伴全身神经…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功能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IBS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3型,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多见。自200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社会支持的调查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是由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胃肠功能性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人群发病率在20%~30%,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常见[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有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参与IBS的形成,许多lBS患者存在心理方面的异常,I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选择性肠道钙离子拮抗剂(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其对回盲部肥大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治疗IBS的可能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IBS患者80例,应用肠道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前后观察疗效以及检测回盲部脱颗粒肥大细胞的数目变化。结果应用选择性肠道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前后回盲部脱颗粒肥大细胞数目有变化。结论应用选择性肠道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腹泻型IBS有效,可能抑制了肥大细胞的活化,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谷维素佐以山莨菪碱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儒  杨翠玲 《临床荟萃》2004,19(1):10-10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异常有关的功能性肠病 ,是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和 (或 )便秘 ]、粪便性状异常 [稀便、粘液便和 (或 )硬结便 ]、腹痛及腹胀等临床表现症候群 ,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 ,目前尚无一种药物或单一疗法对IBS完全有效。我们采用大剂量谷维素佐以山莨菪碱治疗 2 4例IBS患者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院门诊患者 4 7例 ,诊断条件符合 1998年罗马Ⅱ诊断标准 ,并均为腹泻型患者 ,不包括便秘型及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男 2 1例 ,女 2 6例 ,年…  相似文献   

17.
刘怡 《护理研究》2013,27(3):250-25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等可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本病治疗相对有些困难,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我国以腹泻型肠易激亚型(IBS-D)最常见。IBS的发生被证实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粪菌移植(FMT)指将供体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改善肠道菌群,重建正常肠道微生态,进而改善临床症状。目前,关于粪菌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一定临床疗效。文章就肠道菌群与IBS-D的关系及IBS-D粪菌移植治疗的治疗作用、安全性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西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良秀 《临床医学》1996,16(2):44-44
肠易激综合征(IBs)十分常见。临床分为便秘型、腹泻型和混合型,其中便秘型占70%~90%。近年报道治疗IBS的药物大多对便秘型疗效不理想。我们用西沙必利治疗便秘型IBS23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与方法:按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科研病例选择标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祥云 《临床荟萃》1996,11(23):1062-106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慢性反复发作的常见消化道非器质性疾病,约占消化道门诊的1/3。临床上以无规律的腹痛、腹泻、腹胀、大便性状改变及排便次数多等为主要表现,又合并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目前认为与精神因素,肠道动力学改变,结肠分泌及吸收功能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现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本文将IBS的药物治疗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