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小儿腹腔镜术后患儿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小儿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S组和D组.D组患儿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定压呼吸模式机械通气;S组患儿全麻诱导结束后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术,超声定位后推注0.25%罗哌卡因0.4 mL/kg.记录两组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予全身麻醉+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予全身麻醉+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疼痛评分(VAS)、术后麻醉恢复状况(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留观时间)、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HR和MAP切皮时(T2)两组均低于术前(T1)(均P <0.05),术毕(T3)对照组明显高于T1时(均P <0.05)。T2时,观察组HR和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T3时,观察组HR及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6、12及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留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舒芬太尼及丙泊酚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160例,依据麻醉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术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围术期HR、Sp02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躁动、恶心呕吐、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应用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100例(ASAI~II)行上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4组(各组n=25):I组用0.2%罗哌卡因,II组用0.25%罗哌卡因,III组用0.3%罗哌卡因,IV组用0.25%布比卡因。经神经刺激仪定位后注入局麻药,术中效果欠佳者辅助氯胺酮及咪唑安定。记录各组的生理指标、术后镇痛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采用疼痛指数(FLACC)评定术后24h镇痛效果。结果:0.2%罗哌卡因组镇痛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其余3组;其余3组镇痛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24h的FLACC评分4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均可安全的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但0.25%罗哌卡因浓度低,镇痛效应好,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小儿上肢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小儿发育性髋脱位术后早期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择期行单侧发育性髋脱位手术的患儿64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F组)和对照组(C组).全身麻醉诱导后,F组用0.2%罗哌卡因行患侧髂筋膜间隙阻滞;C组用生理盐水行患侧髂筋膜间隙阻滞.术中以静吸复合维持麻醉,分别记录术中及术后恢复室芬太尼用量,术后1、4、24h疼痛行为学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F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 (66 ±21) μg减至(51±l3) μg,P<0.05],术后1、4、24h疼痛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分别为2.3±0.8,2.0±0.6,1.2±0.4,P<0.05),家长满意度显著提高(3.4±0.6升至4.9±0.3,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2%罗哌卡因行单次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小儿发育性髋脱位手术后早期镇痛,安全性好,镇痛效果确切持久,实施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来源 《当代医学》2022,28(10):117-119
目的 探究小儿疝气术中腹横肌平面(TAP)神经阻滞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以0.25%浓度罗派卡因参与TAP神经阻滞,对照组以0.375%浓度罗派卡因参与TAP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4种不同镇痛模式对幼儿疝气术后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疝气修补术的幼儿80例,年龄2~4岁,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ransversusabdominis plane block,TAP)(T组)、骶管阻滞组(C组)、切口局麻药物浸润组(I组)和静脉控制镇痛组(P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喉罩全麻,T组患儿放置喉罩后在超声引导下以0.25%罗哌卡因0.5 m L/kg行切口侧的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患儿放置喉罩后以0.25%罗哌卡因1 m L/kg行骶管阻滞,I组患儿缝合切口时以0.25%罗哌卡因0.5 m L/kg行局麻药物浸润,P组患儿缝皮时连接曲马多8 mg/(kg·d)配置的静脉镇痛泵。记录患儿术前、术后1、2、4、6、8、12、24 h的疼痛评分和HR、MAP,并记录患儿术后有效镇痛时间、追加使用曲马多的次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时间、家属满意度和恶心呕吐、尿储留等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HR、MAP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组、I组、P组术后有效镇痛... 更多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引导下的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疝修补术的患儿术后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的优点。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股沟区手术患儿80例,分为INB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INB组是腹腔镜下进行疝修补术的患儿术后在腔镜引导下进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照组未行任何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由PACU护士对患儿进行监护,并采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疼痛评分评价镇痛效果(〈4分为有效)。记录患儿在PACU留观时间。术后2、4h再按FLACC法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同时对家长行满意度调查,并记录阻滞侧下肢的运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手术种类、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NB组在PACU、术后2、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NB组术后2、4h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NB组无1例患儿出现短暂的股神经麻痹现象。结论:腹腔镜引导下的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该是安全的,同时也为疝修补术提供了良好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喉罩吸入七氟醚复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斜疝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与传统氯胺酮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9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氯胺酮复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和喉罩吸入七氟醚复合神经阻滞组,每组30例,记录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体动和喉痉挛及术后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七氟醚复合神经阻滞组与采取传统氯胺酮麻醉方法的两组比较:清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喉痉挛及术中体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术后嗜睡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氯胺酮复合神经阻滞组与单纯氯胺酮组比较氯胺酮使用量减少(P〈0.05),但术中喉痉挛及术后嗜睡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喉罩七氟醚吸入复合神经阻滞在小儿斜疝手术的应用中更安全,且能明显缩短清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喉痉挛及术后嗜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静吸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6岁以上小儿疝气、鞘膜积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12岁ASA I级患儿120例,其中疝气80例,鞘膜积液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Ⅰ组选择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Ⅱ组选择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结果Ⅰ组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患儿各时点生命体征的比较:Ⅱ组患儿在切皮时,向近端游离鞘突牵拉时,MAP、HR较Ⅰ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比较:Ⅱ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明显多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较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有优越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能明显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吸入联合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择期手术的患有小儿疝气的患儿7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的患儿选择氯胺酮进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而治疗组的患儿则使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吸入联合的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副作用以及麻醉用药等方面。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小儿进入熟睡、疼痛完全消失的时间与对照组的患儿对比有差异,而在术后清醒的时间和发生术后嗜睡的例数对比无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使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吸入联合在小儿疝气手术当中的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不仅可以帮助患儿更好更快的熟睡,而且术后也较容易清醒,因此值得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髂腹下神经(IHN)-髂腹股沟神经(IIN)阻滞复合氯胺酮全麻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全麻,B组采用单纯氯胺酮全麻。观察手术切皮时患儿MAP、HR变化,术中氯胺酮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B组手术切皮时MAP、HR变化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多于A组(P〈0.05),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结论: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全麻,在较浅全麻下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氯胺酮用量,有利于患儿的术中管理和术后尽快苏醒,是小儿腹股沟疝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柳英  王世萍  叶玲  郭小文  吕晨 《浙江医学》2017,39(5):391-393,40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腔隙阻滞/持续镇痛方案应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信封法分为L组和H组,每组8例。L组在髂筋膜注入0.375%罗哌卡因0.7ml/kg,H组注入0.5%罗哌卡因溶液0.7ml/kg,两组均置管持续镇痛至48h。阻滞后15、30、45、60、90、120min和24、48h静脉抽取3ml血液,LC-MS/MS法测试血浆总和游离罗哌卡因浓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术后镇痛效果。结果L组和H组均提供了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L组和H组各有3例患者罗哌卡因血浆总浓度在某些时间点超过2200ng/ml,最高点分别达到3191.5ng/ml和3362.6ng/ml,但均未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中毒征象,H组48h时点血液浓度(1401.22±648.34)ng/ml明显高于24h时点(1098.15±570.30)ng/ml,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腔隙阻滞/持续镇痛在老年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术后镇痛和安全性,临床中单次大容量加持续注射镇痛应尽可能采用低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的影响。方法:行全髋置换术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49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右美托咪定组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6μg/kg混合液共30 mL,对照组仅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稀释液30 mL。应用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EC50,第1例患者使用罗哌卡因的浓度为0.5%,相邻患者罗哌卡因浓度的比值为1∶1.2,若前1位患者苏醒后6小时疼痛VAS评分<3分,则下1位患者降低一个浓度梯度;若前1位患者苏醒后6小时VAS评分≥3分,则下1位患者增加一个浓度梯度,直至出现7个交叉点为止。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罗哌卡因EC50为0.217%(95%CI:0.198~0.238%),低于对照组的0.248%(95%CI:0.218~0.2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中右美托咪定能一定程度降低罗哌卡因使用浓度,且不增加不良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效果和并发症,评价其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6例择期腰麻下行单膝关节置换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连续髂筋膜腔阻滞(FICB)和神经刺激针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术后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0.4ml/kg,背景剂量0.2%罗哌卡因5ml/h,冲击剂量2ml/min,保留镇痛48小时.记录术后6、12、24、48小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24、48小时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和肌力评分.结果 FICB组在守候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期间VAS评分明显低于CFNB组(P<0.05).肌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腔内阻滞对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垂直和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行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40 例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30 min 随机在超声引导下行垂直腹股沟平面入路(实验 组)或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对照组)髂筋膜腔阻滞,分别注射0.25% 罗哌卡因30 ml。术后采用静脉患者自 控镇痛(PCA),记录术后2、6、12、24、36 和48 h 静息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PCA 追加次数及不良反应。 结果 实验组术后2、6、12 和24 h 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PCA 追加次数在6 ~ 12 h 和 12 ~ 24 h,也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垂直腹股 沟平面入路行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优于水平入路,这可能与药液向头端扩散增加,更 充分阻滞了手术区域内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的痛觉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3月于安徽省黄山首康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80例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分析两组术前6 h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38例.A组术后超声引导下给予0.125%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组(髂腹下—髂腹股沟及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和S组(蛛网膜下腔阻滞),每组48例。N组在超声图像上确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神经,注入0.375%罗哌卡因进行阻滞;S组采用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记录两组T0、T1、T2、T3、T4的MAP、HR、SpO_2及VAS评分等情况,记录2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甲氧明使用情况及术后48h并发症(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发生情况、麻醉方式发生改变的例数、术后2、4、8、24h的VAS评分。结果:T1、T2、T3时,N组MAP明显高于S组(P<0.05);N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均长于S组,术中甲氧明使用率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48h,N组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24h,VAS评分N组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髂腹下—髂腹股沟及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较蛛网膜下腔阻滞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派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TAP)阻滞在小儿疝气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5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L组)和对照组(H组),各25例。L组采用0.250%罗派卡因0.5 mL/kg进行TAP阻滞,H组采用0.375%罗派卡因0.5 mL/kg进行TAP阻滞。比较2组患儿麻醉前、置入喉罩后、切皮前、切皮后1 min、术毕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麻醉时间、FLACC量表评分、有效镇痛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腹胀便秘、下肢麻木患儿例数。结果2组MAP和HR在麻醉前、置入喉罩后、切皮前和切皮后1 min 4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毕时L组MAP和HR均高于H组患儿(P<0.01和P<0.05);2组手术时间、FLACC量表评分、术后有效镇痛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H组的32.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0.250%罗派卡因0.5 mL/kg行TAP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泵使用,可以满足小儿疝气术后镇痛的需求,不良反应少,是多模式镇痛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