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性传播疾病,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多重HPV感染、HPV病毒负荷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病变程度及发展密切相关。HPV的致癌机制已经研究至分子生物水平,本文主要从HPV致癌的分子机制、检测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中除乳腺癌外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HPV感染能否引起宫颈癌的发生,受性激素水平、HPV感染逆转情况、宿主免疫状态、病毒DNA的存在形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就HPV感染引起宫颈癌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双露  欧阳耀灵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47-2148
子宫颈癌是女性高发恶性肿瘤,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我国则居首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根据HPV亚型致病毒力大小,可将其分为高危型如HPV16和18、低危型如HPV6和11。目前为止,高危型HPV感染致癌的分子致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4.
<正>宫颈癌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3位,全球每年有约27万女性死于宫颈癌~([1])。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HPV是一种乳头瘤空泡病毒,为球形DNA病毒,能引起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HPV,根据其致癌危险性不同可分为低危型(low-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LR-HPV)和高危型(high-risk  相似文献   

5.
曲蓓蕾  井明霞 《农垦医学》2010,32(4):338-340
近年来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就HPV致癌机制、HPV主要型别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HPV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癌发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梅  孟金秋  刘艳丽 《中外医疗》2009,28(24):174-174
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生物学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对H PV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基因特征和致癌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综述了近年来HPV主要型别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感染途径、感染的人群、致癌机理、HPV与机体的免疫状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高危型HPV(尤其是16、18型)感染的宫颈病变进展的危险性大于低危型HPV感染。目前普遍认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再加上宫颈微环境改变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致癌因素(如多产、性紊乱、吸烟等)的协同作用,抑制细胞凋亡,逃逸正常的免疫监视而最终导致细胞周期失控,使细胞永生化,促使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8.
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干预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染是宫颈癌重要致病因素。研究HPV病毒的致癌机制,筛查、监测并干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有利于预防及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统计,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且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因而HPV的相关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高危型HPV与官颈癌之间的关系及其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尹宝靓  潘莹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12):1055-1056,1060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趋于年轻化,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目前认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密切,本文就HPV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宫颈癌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宫颈癌筛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HPV亚型不同,其致癌力、与宫颈癌病理分型的关系,甚至宫颈癌的预后也不同。HPV检测方法很多,各种方法有其优缺点,第2代杂交捕获实验(HC2实验)是获得美国FDA惟一批准用于临床的HPVDNA技术。加入HPV检测可有效增加高度病变的检出率、降低阴道镜的转诊率。HPV检测可最大程度优化宫颈筛查和宫颈异常细胞学的临床处理。高危型HPV-第2代杂交捕获实验(HC2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恶性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有明确关系。自从1974年ZurHansen等〔1〕提出HPV与宫颈癌的发病可能有关的假设后,Walboomers等国内外学者就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自身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疾病。在宿主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并整合入宿主、宿主基因组的甲基化及体细胞突变等基因组及表观基因组特征变化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备分子分型、早期预警及指示预后的关键作用。因此,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HPV等分子检测及动态机器学习模型将更精准地预测真正可能致癌的患者,减轻反复筛查负担;与此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靶向定点切割将使HPV感染相关宫颈病变的治疗成为可能。本文回顾了HPV相关宫颈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提出未来我国宫颈癌精准防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特异性感染人类皮肤和黏膜,根据致癌性分高危型和低危型。现已证实HPV感染为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1-3]),不同种族、不同地区和不同研究人群感染的高危型HPV亚型的分布也有所不同~([4-6])。而不同亚型的感染情况下,采用的治疗与预防方式也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病变性质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95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HPV DNA分别进行检测。其中,尖锐湿疣62例,宫颈癌48例和正常对照85例,并对HPV感染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结果上述宫颈分泌物中的HPV的检出率分别为96.77%、97.92%和22.35%。宫颈各病变组中HPV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尖锐湿疣组中低危型HPV的检出率为61.29%,宫颈癌组中高危型HPV检出率为77.08%,两者HPV型别分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高度相关。尖锐湿疣常与低危型HPV感染有关;宫颈癌的发生则与高危型HPV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在易感女性主要累及生殖道,其次为肛门及呼吸道。所引发的生殖道疾病主要有无症状性或亚临床型HPV感染、湿疣、宫颈和外阴的上皮内肿瘤及浸润性癌。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尤其是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持续高危型HPV感染以及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宫颈上皮发生病变,并最终引发宫颈癌。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的成因、检测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第二大癌症,全球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达47万,其中23.3万人病死。然而,宫颈癌又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因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特别是HPV16/18型的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现就对于宫颈癌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的HPV16/18型的致癌机理,宫颈癌和HPV的检测及预防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进行HR-HPV测定证实的767例下生殖道HPV感染及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集中在生育及性活跃期,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等为主要影响因素,31岁~40岁为发病高峰期。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HPV感染关系密切,HPV高危型以16,18型为最常见类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最主要因素,HPV低危型以6,11型为最常见类型,一般只引起一些良性病变。结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且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降低宫颈癌的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11月520例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三部妇科就诊妇女为研究对象,取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HybriMax)法行HPV检测,同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明确HPV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 HPV总感染率为48.8%,30~39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为54.5%;组织病理学诊断慢性宫颈炎症、低级别病变(CINⅠ)、高级别病变(CINⅡ~Ⅲ)、宫颈原位癌或浸润癌中高危HPV感染检出率以42.2%、65.8%、95.4%、100.0%依次递增。结论宫颈疾病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引起宫颈肿瘤的最主要原因是高危型HPV感染,高危型HPV检测可作为宫颈癌的一种重要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至今已经分离鉴定出100多种HPV病毒的亚型,其中有40多种可感染生殖道上皮,约20种与肿瘤相关[1]。根据HPV亚型致病力大小或致癌危险性大小不同,可将HPV分为低危型、高危型两大类。低危型主要导致尖锐湿疣和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如HPV6、11、42、43、44等亚型;高危型除可引起生殖器疣病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