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调脏腑推拿法结合健康宣教对儿童过敏体质状况的改善效果以及脾虚证与儿童过敏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就诊于小儿推拿门诊的过敏体质儿童7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通过健康宣教方式给予家长防治过敏的常规及膳食指导并要求记录饮食日志和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调脏腑推拿法加以干预,3次/周,并同时指导家长用摩腹捏脊法进行家庭保健。2组均干预8周。于干预前后进行过敏体质和脾虚症状测评,计算积分值的变化,并对过敏体质和脾虚症状积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干预8周后2组过敏体质状况的积分值、脾虚症状积分值都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过敏体质状况与脾虚症状积分值有显著相关性(r=0.710,P0.01)。结论:脾虚与儿童过敏体质状况密切相关,脾虚症状的改善有助于过敏体质状况的改善。健康宣教可改善儿童的脾虚和过敏体质状况,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调脏腑推拿法可进一步改善儿童脾虚状态和过敏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是“体质可调论”的重要依据,机体免疫功能失衡与过敏性疾病发生关联密切,维持免疫平衡有助于调整过敏体质的偏颇。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是一类新兴的免疫细胞,以多种角色参与过敏反应,在主导性、交互性、整体性、转化性方面均体现出改善“体质土壤”的思想。以ILC2s为切入点研究过敏体质的调治方案,有助于阐明“体质可调论”的生物学机制,丰富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郑州市387例0~12岁儿童中医体质辨识情况,为健康管理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郑州市387例0~12岁儿童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对比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情况。结果0~12岁儿童中以心肝火旺质、肺脾气虚质、脾胃伏火质3种偏颇体质最为常见,占比分别为70.54%、60.72%、51.16%。机体均衡体质人群中,偏颇体质类型倾向以脾胃伏火质(18.35%),特禀质(17.57%)、脾虚湿盛质(16.80%)为主。不同性别对比,女生肺脾气虚体质明显高于男生(P<0.01),男生特禀质体质比例高于女生(P<0.05),其他几种偏颇体质,男女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机体均衡体质人群中,不论总人数还是男女生比例,偏颇体质类型倾向均是以心肝火旺体质、肺脾气虚体质和脾胃伏火体质为主。结论0~12岁儿童偏颇体质比例较高,不同性别的主要偏颇体质不同,临床应针对儿童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施建新  李红敏  吴淞  陈芳 《陕西中医》2022,(11):1609-1612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的难治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研究发现本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名中医吴淞临证发现,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核心病机是肺脾虚弱,其中脾虚生湿是基本特征,发作期易夹风邪,迁延期易阴虚血虚。临证治疗吴老师主张治病求本,兼顾整体、三因制宜,根据患儿症状分别论治,发作期患儿病因病机主要为肺脾虚弱、心火亢盛、外邪侵袭,治宜健脾除湿,清热疏风。迁延期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血虚风燥,治宜肺脾双补,健脾除湿,滋阴养血,祛风止痒。吴老师通过多措并举疗效显著,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晖主任中医师认为过敏体质属特异性复杂体质,往往兼患多种过敏性疾病,或先后患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更为复杂,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程漫长,临床表现繁杂,往往虚实错杂,病因多端,病机复杂,很难归类到八大偏颇体质,甚至用混合体质也不能归纳解释,不能简单沿用非特异性体质的病因病机理论,也不能单一的从肝从风,从伏邪,从营卫失和论治。王师发现过敏体质多为阴虚质燥之体,营血中又有湿热内伏,易受风、热、湿、毒等戾气影响而发病;血分湿热,日久进一步耗伤阴血,化燥生风,尤其对于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阴血亏虚,生热生风。王晖认为过敏体质本质是阴虚阳亢,提出过敏体质的基本病机为阴虚血热生风,夹湿夹毒。防治过敏性疾病、调整过敏体质、把控过敏体质基本病机是关键,不能一厢情愿寄希望于阻挡过敏原进入人体,应通过调整体质,调节机体异常免疫机能,使过敏原从“有害”变为“无害”。创立调体脱敏汤(乌梅、五味子、生地、银柴胡、黄芩、防风、羌活、蝉蜕、僵蚕)。针对一体多病,病机复杂患者,提出要始终把握基本病机,动态掌握阶段病机,精细梳理兼夹病机,细心探索潜伏病机,果断处理即时病机的治疗原则。附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相似文献   

6.
正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特点,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基础。其形成与地域气候、文化背景深刻关联。岭南的湿热环境及人群偏嗜湿冷的饮食习惯,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岭南人独特的脾虚体质。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病位在骨,其本在肾,但也与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合肌肉主四肢"等生理机能相关联,脾虚作为OP发病的重要环节正逐渐被众多医家所重视。笔者现基于岭南人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偏颇体质与疾病之间存在类似病机特点,并互相影响。基于此提出“体质病”理念,即综合分析偏颇体质状态形成前后的病机特点及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进而进行不同体质的个体化干预。“体质病”理念揭示了偏颇体质存在特定病机,是需调、可调、能调的。阐释了偏颇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明确了偏颇体质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指导疾病全过程的防治。同时,以体质病理念为指导,结合湖湘气候、饮食特点,建议在防治时应兼顾湖湘多虚、多湿、多热的“体质病”特点,助力建设健康湖南、健康中国。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疾病与风邪、毒邪及体质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与风邪特点一致,起病突然;食毒、药毒在古代同属一类,药物或食物过敏是药毒或食毒的一种典型表现;过敏反应与个体体质特征密切相关,过敏体质与遗传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小儿顽固性咳嗽临床多见,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健脾化痰法为主治疗本病,能取得理想效果。因脾为生痰之源,健脾能堵绝生痰源头;肺为贮痰之器,化痰则清利贮痰处所。脾健肺清,痰除咳止,病能自愈。从小儿顽固性咳嗽的病机看,脾肺气虚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痰鸣迁延不愈的根本原因。咳嗽病变在肺,但发病与脾的关系极为密切。小儿肺常不足,形气未充,脏腑未坚,腠理疏松,表卫不固,肺主皮毛,风邪上受,首先犯肺。小儿脾常不足,脾主运化,肺气有赖于脾所运化之水谷精气充养,若久病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而酿湿成痰,…  相似文献   

10.
荨麻疹辨证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质、病因、病位三方面分析荨麻疹中医辨证要素。认为荨麻疹的体质有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血虚体质、血瘀体质、蕴毒体质等五种基本类型 ;导致荨麻疹的六淫病邪主要有风、寒、热、湿之邪。另外 ,情志所伤、饮食不当和病理产物性病因亦是荨麻疹发病的重要原因。荨麻疹的发病部位在肌表营卫 ,涉及肺肝脾肾四脏 ,其中急性荨麻疹的发病多与肺脾二脏有关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相似文献   

11.
董玲  杨璐  李维彬  郑珊  何素蓉  曹霞 《新中医》2018,50(12):270-272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发生的一类神经精神疾病。因患儿体质不同故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及病变倾向性也存在差异。作者探讨了运用体质辨识,调理肝亢风动质、气郁化火质、脾虚肝旺质、阴虚风动质四型患儿的体质偏颇,降低其易感性及病变倾向性,以达到防病及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探讨炎症性肠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中医之"脾"是后天物质基础和体质功能的代称,"脾"之功能失调对脾胃疾病具有决定性影响;本类疾病虽病位在肠,但对比脾肾、肝脾、心脾、脾与大肠等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得出其病机关键在脾虚,治疗关键在健脾。临床应重视健脾治则,重用性质较为平和的健脾药物,坚持长期用药,对于控制病情活动、减少复发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导致其体质状态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偏颇体质状态常见气虚体、阳虚体、痰湿体、积滞体、肝火体、热盛体、高敏体、怯弱体等,并从定义描述、主要表现、非健康倾向、机制阐释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开展小儿体质的研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维护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池教授认为肝性胸水病位多在肝脾肾,涉及肺,波及气、血、水分,其病性多以虚为本,以实为标,虚实夹杂[2]。故治疗应遵《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基础,着重扶正健脾益气,使脾旺不受邪。同时还应注意畅通三焦。  相似文献   

15.
试述小儿体质与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体质分为5型,其中痰湿型体质容易患毛细支气管炎风寒闭肺型,而患病3—4天后容易出现腹泻等并发症,使病情更为复杂严重。笔者用中药平喘兼健脾利湿止泻治疗本病,不但可避免发生腹泻还能改善患者体质类型,使痰湿型体质逐渐为正常体质。  相似文献   

16.
总结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肝常有余,脾弱肾虚,虚多实少,残阴暮阳,老痰顽瘀。其治疗原则是解郁疏导,健脾益肾,滋阴补阳,中病即止。老年人肝肾不足,肝阳易亢,重在柔肝养血;脾肾亏虚,重在顾护脾肾;阴阳平衡失调,重在益阴温阳,不可偏颇;对于老痰顽瘀,用药中病即止,切忌攻伐太过。  相似文献   

17.
1061例小儿体质调查及体质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中医对小儿体质特点的认识,从阴阳消长结合五脏,通过小儿形色、功能及心理的日常特征,将小儿体质分为均衡质(阴阳相对均衡)与不均衡质(阴阳相对不均衡)两大类。而在不均衡质中又具体分为肺脾质Ⅰ、Ⅱ型;脾肾质Ⅰ、Ⅱ型(Ⅰ型为阳多阴少型、Ⅱ型为阴多阳少型)四种体质类型,并以此对1061例小儿进行体质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小儿群体中的确存在着这些不同的体质类型。并研究分析了不同体质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是临床上一种病因病机未明的疾病,中医一般从调补肝脾肾,祛风化痰瘀为主论治,而王琦教授临床上发现有些偏头痛与过敏体质有相关性,针对此类疾病主以“调理过敏体质”为主配合“辨体-辨病-辨证”三辨模式,用“乌梅,蝉衣,首乌,野生赤芝”四味药改善过敏体质状态,加“土茯苓”并随证加减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笔者从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偏头痛与过敏的相关性及王琦教授治疗偏头痛的思路出发选取两则验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杨洪涛教授治疗小儿蛋白尿的经验。杨教授提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外邪、湿、浊、瘀、毒。小儿脾肾亏虚是蛋白尿发病的病因,肺虚易感是本病复发的关键,脾虚致精微物质吸收分布失常,肾病迁延日久则易致肾虚,故本病多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水、湿、热、瘀等兼证为标。治疗上遵循健脾补肾之原则,同时应注意固护肺卫之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民国以前中国历代医学古籍中更年期体质文献的研究,发现体质影响绝经年龄,同时绝经也影响更年期时女性的体质。女性更年期时体质的共性特点为肾虚、冲任不足及血少气余。通过调理肾、脾、肝三脏脏腑及经络可以有效地改善更年期时体质的偏颇状态,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已有疾病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