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布比卡因最佳剂量。方法:选择90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三组:5μg舒芬太尼+6.0mg布比卡因组(SB6.0组)、5μg舒芬太尼+7.5mg布比卡因组(SB7.5组)和9.0mg布比卡因组(B9.0组),穿刺成功后以45s匀速将混合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记录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效果,肌肉松弛程度,牵拉反应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情况,新生儿1min和5min Apagr评分。结果:三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7.5和SB6.0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明显低于sB9.0组(P<0.01),且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9.0组(P<0.05);SB6.0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SB7.5和B9.0组(P<0.01),达到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sB7.5和B9.0组(P<0.01);SB7.5和SB6.0组牵拉反应、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B9.0组(P<0.01)。结论:5μg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7.5mg等比重液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和肌肉松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9)和观察组(n=79),两组均行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下的剖宫产术,对照组给予麻药为质量浓度为5 g/L的布比卡因,观察组为质量浓度为5 g/L的布比卡因+小剂量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术中预防寒战效果。结果观察组寒战发生率(16.64%)低于对照组(39.25%)(P<0.05);MAP、HR组内各时间点间有差异(P<0.05),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牵拉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与对照组的12.66%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进行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和舒芬太尼,对预防产妇术中寒战的效果的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成人患者行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症、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布比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50例.分别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于麻醉前、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各时点:(1)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2)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持续时间;(3)舒适程度;(4)牵拉反应;(5)不良反应.结果:(1)患者给药后1(T1)、3(T2)、5(T3)、15(T4)、30(T5)、60(T6)、120(T7) min时SBP、DBP、MAP、HR、SPO2、RR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阻滞程度、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舒适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有8例患者术中出现牵拉反应,占16%,而B组无1例出现牵拉反应;(6)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地用于成人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更好地增强和延长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提高术中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腰麻)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无腰麻禁忌、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81岁)90例,分为3组:单纯布比卡因组(B1、B2组)和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BS组),每组30例。B1组:布比卡因15mg;B2组:布比卡因10mg;BS组:布比卡因10mg+舒芬太尼5μg。分别于注药前及注药后各时段记录:①呼吸、循环及镇静程度的监测结果: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指数(BIS);②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到的最高平面、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持续时间;③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注药后3、5、15、30min时SP、DP:B2组、BS组与B1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感觉阻滞达到的最高平面:B1组、BS组与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1组与B2组、BS组比较在给药后各时间段运动神经阻滞评分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运动阻滞持续的时间也明显延长(P<0.01);④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BS组与B1组比较,术中麻黄素的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麻,可以更好地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及精准性,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布比卡因腰麻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5例.4组病人均用布比卡因15 mg腰麻,A、B、C、D组腰麻液中分别加舒芬太尼0、2.5、5.0、7.5μg.若术中血压高于麻醉诱导前的20%或心率快于100次/min、病人自诉不适及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镇静评分;记录副作用.结果 4组病人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A、B、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依次缩短;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B、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分别比A组减少7.1%、28.1%、34.8%,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少于A、B组(P<0.05).B、C、D组病人分别有4例(26.7%)、3例(20%)、6例(40%)腰麻后发生瘙痒.结论 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阻滞效应的影响与其剂量有关,蛛网膜下腔中舒芬太尼剂量越大,布比卡因阻滞效应越强,但不良反应越大.舒芬太尼5.0μg为较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7.
许庆  张巍  瞿煦临  王晓瑛 《上海医学》2013,36(2):106-108
目的研究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急诊单胎产妇80例,孕周>37+1周,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复合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0.5%布比卡因6mg加舒芬太尼5μg和0.5%布比卡因10mg在L2与L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给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记录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记录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阻滞平面及达到阻滞平面的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记录产妇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布比卡因组在T1至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复合组在T1至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布比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组内及组间各时间点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复合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阻滞平面显著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两组间达到阻滞平面的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的麻黄素使用率及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布比卡因组(P值均<0.05)。两组间麻醉效果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0.5%布比卡因6mg复合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满意,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宝华 《当代医学》2022,28(1):62-6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48),观察组予以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对照组予以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比较两组给药后3 min(T0)、给药后10 min(T1)、术毕(T2)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变化情况及围术期产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T0、T1及T2时,两组MAP与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产妇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不同给药途径对剖宫产术患者腰麻效果的影响。方法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90例,孕周>37周,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组(IVS组)和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组(ITS组),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ED50的比较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2.5μg可明显增强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田国锐  夏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2):1757-1760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剖宫产产妇80例,ASA Ⅰ~Ⅱ级,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 3组,其中A、B组各27例,C组26例。麻醉药,A组0.5%盐酸罗哌卡因10 mg+舒芬太尼5 μg;B组0.5%盐酸罗哌卡因11.25 mg+舒芬太尼5 μg;C组0.5%盐酸罗哌卡因12.5 mg+舒芬太尼5 μg。结果3组产妇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达T8及以上的比例及阻滞平面达T8以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麻醉效果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比例,C组高于A组和B组(P < 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时间因素、组间因素、时间因素和组间的交互效应的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盐酸罗哌卡因的适宜剂量为11.25 mg,可以满足剖宫术麻醉起效快、效果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赵军孝  孔雅君 《吉林医学》2011,(11):2168-216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硬脊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的镇痛、肌松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0例剖宫产患者,常规硬脊膜外麻醉下手术,每组100例。观察组注入麻醉液为0.7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按0.02ml/kg计算用量,对照组0.75%盐酸布比卡因1 ml加10%葡萄糖1.0 ml加1%麻黄碱1 ml,共3 ml,全部注入。采用针刺法测定麻醉平面,分别于注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45 min各测1次后;并用HP78352-C监护仪监测心电图、心率、SpO2及血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体重计算布比卡因用药量,能调整因患者体重方面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少剂量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进行研究,这40例患者均为ASAI~Ⅱ级,单胎,且无任何妊娠并发症,心肺功能均正常。将这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使用布比卡因进行腰麻,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少剂量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进行腰麻。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以及质量和麻醉操作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呼吸抑制现象,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阻滞及感觉神经阻滞时间缩短明显,运动神经恢复时间也得到缩短(P〈O.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减少,术中腹腔牵拉反射明显减少。结论:剖宫产患者采用少剂量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的腰麻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平稳,感觉运动神经恢复早,术中腹膜牵拉反射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并与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8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芬太尼组(镇痛药物为布比卡因加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组(镇痛药物为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镇痛期间疼痛相关指标,对产科质量及各产程时间的影响。结果两组助产士记录的镇痛效果、产妇自行评估的镇痛效果,镇痛显效时间及首次患者自控镇痛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次给药有效按压次、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及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分娩及胎儿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在连续臂从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合适浓度。方法:上肢手术患者90例,采用套管针行改良肌间沟法连续臂从神经阻滞,并保留套管针术后接患者自控镇痛泵。A组0.4μg/ml舒芬太尼加0.125%左旋布比卡因术后镇痛;B组0.5μg/ml舒芬太尼加0.125%左旋布比卡因术后镇痛;C组0.6μg舒芬太尼加0.125%左旋布比卡因术后镇痛。3组背景剂量均为4ml/h,自控药量每次2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镇静程度、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镇痛效果较B、C两组差,B、C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3组运动阻滞程度、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即可获得满意镇痛效果,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联合注射舒芬太尼及布比卡因对重度子痈前期剖宫产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药物剂量:对照1组(B1组)0.5%布比卡因1.8ml,对照2组(B2组)O.5%布比卡因1.5ml,观察组(s组)O.5%布比卡因1.5ml+舒芬太尼5μg,均行腰一硬联合麻醉。比较患者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记录腰麻阻滞不全及不良反应情况;术后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S组感觉阻滞平面达T8水平的时间、感觉阻滞消退时间与B1组相似(P〉0.05),与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15rain,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B1组、S组相似(P〉0.05),较B2组高(P〈0.05),而下肢运动恢复至Bromage评分≤1分时所需时间,S组快于B1组(P〈0.05);B2组硬膜外用药及静脉用药率明显高与S组、B1组(P〈0.05);麻醉后B1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B2组、s组(P〈0.05),而S组瘙瘁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S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较B1、B2组高(P〈0.05)。结论鞘内注射舒芬太尼能增强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能安全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黄泽汉  陆荣臻  韦忠良 《重庆医学》2012,41(18):1821-1823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呱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5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5例。A组:0.75%罗呱卡因15mg(2mL);B组:0.75%罗呱卡因10mg(1.3mL);C组:0.75%罗呱卡因7.5mg+舒芬太尼5μg(0.75%罗呱卡因1.0mL+舒芬太尼0.1mL)。B、C两组均加10%葡萄糖溶液至2mL。观察3组给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黄碱用量。结果麻醉后A、B两组MAP和心率明显下降(P<0.05),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B组间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A、B组(P<0.05);B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短于A、C组(P<0.05),而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高于A、C组(P<0.05),而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短于A、B组(P<0.05);C组Bromage评分低于A、B组(P<0.05)。C组术后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麻黄碱用量明显低于A、B组(P<0.05)。3组患者所产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呱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确切、对患者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不良反应少,是剖宫产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应。方法择期剖宫产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2组,A组为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mg混合舒芬太尼10μg;B组为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mg混合芬太尼25μg,观察指标为:①感觉阻滞效果;②运动阻滞效果;③胎儿娩出Apgar评分。结果舒芬太尼组的感觉阻滞效果优于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感觉阻滞效果优于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的感觉阻滞效果,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盐酸氢吗啡酮与枸橼酸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对肛肠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ASAⅠ级~Ⅱ级择期行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氢吗啡酮组(H组).蛛网膜下腔注药后评估镇痛和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记录头晕、恶心、呕吐、瘙痒、寒颤,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H组患者注药后6 ...  相似文献   

19.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胜  吴新文  张佳君 《现代医学》2006,34(3):195-197
目的观察剖宫产时舒芬太尼复合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4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年龄20~40岁,ASA为Ⅰ~Ⅱ级,根据硬膜外麻醉用药不同随机分成2组,Ⅰ组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组(n=20),Ⅱ组为罗哌卡因组(n=20)。观察两组产妇BP、心率、SpO2、术中镇痛效果、术后镇痛维持时间、下肢运动阻滞(B rom age评级)、新生儿即刻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术中镇痛效果:探查、取胎时点Ⅰ组分别有19例(95%)、18例(90%)为优,高于Ⅱ组13例(65%)、11例(55%)(P<0.05),其他时点差异无显著性;镇痛维持时间与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分的时间Ⅰ组分别为(5.2±1.5)h、(7.6±2.1)h,长于Ⅱ组(4.1±0.9)h、(5.7±2.3)h(P<0.05)。最高感觉阻滞平面Ⅰ组高于Ⅱ组(P<0.05)。结论用于剖宫产术,复合舒芬太尼可改善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提高术中镇痛质量,延长术后镇痛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探讨罗哌卡因理想剂量。方法:选择120例单胎、足月妊娠,需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每组40例,选择L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腰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药为舒芬太尼5μg复合0.75%罗哌卡因,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A组1.1 ml(8.25 mg),B组1.0 ml(7.5 mg),C组0.9 ml(6.75 mg)。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平面达T6~T8的例数,A组高于B组、C组(P<0.05);麻醉效果A组、B组高于C组(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C组(P<0.05)。三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5μg复合0.75%罗哌卡因1.0 ml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提供满意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蛛网膜下腔阻滞中比较理想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