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代学者的古医籍语词训诂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为当今研究古医籍中的语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总结近代学者对古医籍中语词训诂的研究概况,认为近代学者从运用形、音、义相结合的传统训诂学方法训释词义,从医理角度进行训释,解释命名理据,并提出新见解以开拓思路,为现代中医训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涉医性状词是中医词汇中颇具特色的一类,指用于描述与中医相关的性质或状态的词。涉医性状词的词义相对空泛,即便有古代训释,也通常训释得比较模糊,且常见误释,因此有必要运用多种训诂方法对这些词汇进行训诂考据。这些训诂方法包括:因形求义的训诂方法,以"嘿嘿"为例说明;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以"施"为例说明;因源求义的训诂方法,以"几几"为例说明;因文求义的训诂方法,以"漐习"为例说明;因实求义的训诂方法,以"翕翕""蒸蒸""熇熇""暍暍"等词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这里是一组争鸣短文。作者对本刊以往发表的一些文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些问題是历来就有争论的。作者敢于直抒己见,有理有据,值得欢迎。整理和研究古医籍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组短文大都是有关训诂的,我们期望通过争鸣,引起读者重视了解和掌握音训、义训及汉语音、形、义变迁的知识,从而形成认真扎实的学术空气,提高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新中医》1982,(12)
祖辉同志所提的这个问题颇大,在这里只能扼要谈谈。将古医籍译成白话文,以便于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运用,这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但是要想把古医籍准确地译为白话文。实非轻而易举的事,它牵涉到文字、词义、语法、句读、训诂、校勘等等方面的问题,它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广泛的学问,是很难把这一工作做好的。  相似文献   

5.
中医古籍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具体体现。前人总结积累的丰富的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主要寄存于这些古医籍中。由于现存诸多古医籍,远者已有千余年,近者亦有数百年或上百年,经多次传抄翻刻,或散失后重新整理,或整理人随意笔削损益及妄加改动,加之语言文字的变迁及政治因素的干扰等,使许多古医籍不同程度地存有失真之处,给后来的读者,增加了许多困难,甚至造成某些理论上的错误。整理研究,使其尽可能恢复或接近本来面貌,乃是对古医籍正确理解与运用的首要条件,而校勘则是古医籍整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下面就校勘问题,加以简议。  相似文献   

6.
"五仓"条是《通雅·身体》篇中的一条,主要内容是方以智对于"藏"的阐释。试从训诂学角度对该条文进行分析,首先针对原文对其训诂材料进行整理,然后从"字""词""义"3个层面对其训诂工作进行分析。在"字"的层面探讨"藏"的字形变迁;在"词"的层面,探讨"藏"的造词理据和"藏"的同源词类聚比较;从"义"的层面,探讨"藏"的实体意义和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7.
音训是一种训诂方法。了解与掌握这种方法,有助手解决阅读古医籍中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训诂最基本的功能是解释词义。解释词义的途径可以不同:直接解释词义者谓之“义训”从字形结构的分析来说明词义者谓之“形训”;以字的读音为线索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古医籍有关中风病康复治疗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基于本体的古医籍知识获取研究,旨在探讨建立具有自然语言功能的中医古籍专题文献数据库和检索方法.通过搜集古医籍中有关中风病康复治疗的文献,用基于本体论的方法建立数据加工平台整理数据,建立同义词表以实现古今术语表达汇通,设计多功能文献检索平台,建立了利用计算机有效获取古医籍知识的方法,并建立中风病康复治疗古医籍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9.
古代医籍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训诂。注字音,释通假,正字形,解词义,详出处,明句义:这六个方面都属于训诂的范围。如果说训诂学奠基于汉代,一方面是由于汉代的文字、语音、词义与先秦相较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学称之为"经断前后诸证",在古医籍中无单独记载,但与其症状相一致的描述散见于"年老经断复来""脏躁""百合病"等病证中,是以肾气虚衰、天癸竭为生理病理的妇科常见病。因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紊乱有关,亦属内分泌科常见病。笔者在临床侍诊过程中发现李真教授对该病的治疗有独特见解,运用二仙汤、二至丸合开瘀消胀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异文关系,结合具体语境,对古医籍中的常见词"循循"、"翕翕"进行辨析,归纳出这两个词皆有多种涵义,对其理解不可拘于习见之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中医》1982,(12)
医古文部分古医籍的通借字问题古医籍中,使用通借字之处颇多,不明通借,遇之必捍格难通或误解其义。清代学者王引之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所以阅读古医籍,要明通借之理。所谓通借字,是指古籍中有一些音同或音  相似文献   

13.
于恒 《西部中医药》2010,23(2):68-70
探讨古医籍中常见的谦称用法,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礼仪,在古代尤其讲究尊卑等级,称呼别人要使用尊称,言及自己则要用谦称。常见的谦称多用"臣""妾""仆""奴"等表示奴隶、奴仆意义的词称自己,或在人称词或事物词前冠以"家""舍""不""小""贱""微""愚"等词称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及事物。  相似文献   

14.
张灿玾教授从事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数十年,为古医籍的整理研究、中医文献学科理论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经典医籍的研究方面,颇具心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本文重点介绍了先生对<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伤寒论>等经典医籍的研究心得,以及运用经典医籍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的经验,以期对研读经典医籍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产后风湿病,是妇女分娩或人流术后因保养不当,感受风寒湿邪等导致畏寒肢冷、惧风,关节肌肉疼痛、酸楚,伴自汗、盗汗,精神抑郁或烦躁,失眠或多梦等症状的一种风湿病。本文对古医籍"产后中风""产后腰痛""产后遍身疼痛""产后鸡爪风"及二十多种现代病名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使用"产后痹"中医病名和"产后风湿病"中西医结合病名的建议,认为本病命名的规范对临床诊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医古籍释词     
古医籍训诂中的难点,就字词方面来说,一是早期的通借字没能认出,一是六朝以前文字形体的讹误不能辨别,而这两方面往往纠缠在一起,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7.
异体字处理是古籍整理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对异体字的整理规范以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称《一异表》)为主,并有两次修订。古医籍整理工作中异体字的处理原则分别从全同异体字和非全同异体字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古医籍中特殊异体字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知识传承体系中,医虽列为方技之属,医家社会地位并不高,但因其本身承载有祛疾保健功能,使这门技术承载了更多"道"的成分,故"医虽小技,近乎道""医乃大道"等论述较多,尤其在古医籍序跋中含有大量关于医者入门之道、临床实践技能养成之道、医家职业自律之道的论述,但是这些内容分散在大量的古籍文献中,一直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挖掘。鉴于此,笔者以明清医籍序跋为对象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旨在为中医药知识传承规律的再认识、人才培养路径的再思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古医籍中"风瘙痒""痒风""瘾疹""血风疮"症状描述和病机的查阅和分析,探究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可能的中医病名及其演变和发展,认为中医"风瘙痒""痒风""瘾疹""血风疮"病名内涵广泛。将中医"风瘙痒""痒风""风行身体如虫行候"作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医病名,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的研究,提高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施奠邦(中医研究院院长,京津片古医籍整理负责人):毛主席曾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遗产和宝,大部分蕴藏在古医籍中,因此,整理中医古籍,是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步骤。目前,中医队伍还存在着后继乏人乏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