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凶险,常由于广泛性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病死率几乎100%。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具有人工心和人工肺功能,是指将静脉血引流至体外,  相似文献   

2.
体外膜肺氧合院前救治1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丽珍 《护理学报》2009,16(4):53-54
报道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成功为1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室颤动及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救护的体会.成立ECMO小组,合理进行人员分工,迅速有效建立ECMO;在救护过程中认真做好护理配合,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注意检查泵管、ECMO管道是否完好、固定,防止管道接头脱落;重视置管后的固定;转运途中密切观察ECMO机各参数值的变化,转流的过程血流速是否稳定,避免管道异位、扭曲等而引起血流量的改变,严密监测基础生命体征,并做好肢体的保暖;同时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有无僵硬、肿胀、苍白,观察皮温及动脉搏动;整个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置管处的渗血情况、患者神志、瞳孔及其他各种出血征象.本例患者成功实施ECMO呼吸循环支持进行院前救护,后接回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对体外膜肺氧合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躁动、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体外膜肺氧合患者采取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暴发性心肌炎(FM)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采用ECMO治疗的33例FM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发生院内死亡7例,存活26例,存活率为78.7%,脱机病人均顺利痊愈出院。护理过程当中实时监测和处置心律失常、败血症、肾衰竭、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脑出血、肢体缺血等各类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过程中未发生导管脱落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败血症7例,肾衰竭16例,肺部感染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6例,脑出血3例,肢体缺血4例。[结论]对FM病人应用ECMO治疗期间的护理应注重ECMO管道的护理、循环系统、心律监测、呼吸系统、凝血功能的监测以及ECMO系统监测等,做到预见性护理,以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并发症做好相关的护理操作。护士的细心护理、精密监测、实时调整护理措施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本质是改良的体外循环,它可以在体外为机体提供有效的心肺功能支持.ECMO用于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治疗国内报道较少[1],我院2008-01和2008-07采用ECMO成功救治2例急性重症暴发性心肌炎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暴发性心肌炎(FM)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5年10月入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病医学科的8例FM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常规治疗疗效不佳,遂立即行静脉-动脉模式ECMO(VA-ECMO)辅助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血乳酸、心胸比例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并根据股动静脉置管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外科手术组及超声组,每组4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6例患者心功能恢复正常,成功撤机,2例患者由于心功能无法逆转最终死亡。ECMO辅助治疗后肌酸激酶[(586 ± 461)U/L vs.(90 ± 38)U/L,t = 2.721,P = 0.042]、血肌酐[(153 ± 70)μmol/L vs.(966 ± 20)μmol/L,t = 3.866,P = 0.012]、血乳酸[(6.25 ± 3.67)mmol/L vs.(1.23 ± 0.29)mmol/L,t = 3.236,P = 0.023]及LVEF[(0.21 ± 0.16)vs.(0.47 ± 0.05),t = 4.416,P = 0.007]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外科手术切开直视下股动静脉置管方法,所需时间为(72 ± 10)min,超声引导下紧急留置了股动静脉管,所需时间为(24 ± 5)min。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7.908,P = 0.004),且无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ECMO是抢救FM的一种有效机械辅助方法,且联合超声引导下的股动静脉置管技术救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心肌炎中以感染性心肌炎最为常见,普通心肌炎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暴发性心肌炎会出现心衰等循环不稳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本文对我科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救治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个案报道。  相似文献   

8.
吴海燕  陈薇  查婷 《护理与康复》2015,14(3):231-233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儿科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是严密监测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活化凝血时间、心功能等指标,观察和调整呼吸机参数,做好各类管道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管理,监测并记录每小时出入量,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例患儿4例痊愈出院,1例患儿因创口出血致右下肢严重缺血出现运动障碍,1例死亡。  相似文献   

9.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治疗8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1月使用ECMO技术救治8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病情观察及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治愈6例,死亡2例,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结论作为抢救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一种有效手段,ECMO所提供的心肺支持,为患者原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但在护理过程出现一系列的护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尽可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路星星  龙连铁 《全科护理》2024,(8):1579-1581
总结1例暴发性心肌炎青少年频发电风暴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抢救护理过程。护理要点:电风暴风险预见与急救护理;ECMO治疗与护理;阶梯式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实施;家庭式参与改善病人负性情绪。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措施的精准实施,44 d后病人康复出院,持续随访6个月,目前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张某,男,50岁,因"胸闷、心慌伴四肢湿冷5d"2014年12月30日23时50分急诊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5d前因劳累受凉后出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中等发热,严重时不能平卧,无明显心前区疼痛。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补液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转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急诊科有过短时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紧急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术后转入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多突然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阿-斯综合征,病情危重且急剧恶化,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1]。而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为心脏、肺脏病变治愈及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时间[2,3],它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其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到人  相似文献   

13.
2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爆发型心肌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丽  张文芳 《天津护理》2010,18(3):132-133
通过对2例爆发型心肌炎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在充分药物支持的情况下,使用经股动静脉插管,V-A模式ECMO辅助,其中l例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nPump,IABP)辅助支持。在护理中,采取专人监护、加强呼吸道管理、管道护理、密切观察循环系统变化并加强基础护理,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2例患者经ECMO辅助支持后均顺利脱机,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15.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临床谱从心肌局灶性炎症引起的无症状心肌炎到心肌弥漫性炎症引起的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临床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6.
叶卫国  夏柳勤  王婷  朱明丽   《护理与康复》2018,17(10):44-47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联合心肺复苏治疗暴发性心肌炎不可逆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做好系统治疗及护理,积极预防及处理并发症。5例患者心功能恢复正常,2例患者由于心功能无法逆转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1岁,因发热3 d,畏寒、恶心、呕吐、胸闷伴阵发性呼吸困难2 d,于2008年11月2日收治于我院心内科.查体:患者神志清,面色苍白,血压10.0/4.4 kPa.心电图示:持续室速,间歇性Ⅲ度AVB,心率最慢30次/min.床旁超声心动示:左心功能不全,室壁运动普遍减弱且不协调,EF 33%.X线胸片示两肺大片炎性改变.临床诊断: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左心衰,Ⅲ度AVB.立即予使用IABP并安装临时起搏器,予升压、抗感染、抗病毒、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大剂量维生素C、极化液营养心肌.  相似文献   

18.
19.
20.
陆奕 《护理与康复》2015,14(10):991-993
<正>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指将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过氧合后注入静脉或者动脉,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恢复赢得时间[1]的一项医疗技术。ECMO起源于体外循环技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BP),最初是通过体外血液气体交换来治疗可逆性的呼吸衰竭,继而成为手术室外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