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患者6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接受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观察组以及接受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疗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治疗可以缓解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扩血管、活血、抗凝、降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9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补阳还五汤加减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34%,低于观察组的有效率(9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5,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所好转,患者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于西医常规治疗:拜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以及降压调脂、抗凝、溶栓等药物应用及对症处理。并每日对患者进行言语、肢体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1.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之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自拟益气活血颗粒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入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采取随机平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益气活血颗粒能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的7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联合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减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开展临床研究,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对2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虚血瘀性头痛患者78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症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能明显缓解症状,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和miR-151a-3p、miR-2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6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以单双号形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43例,常规西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APTT长于对照组,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iR-151a-3p水平低于对照组,miR-2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并有效改善miR-151a-3p、miR-210表达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对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重庆市东南医院在2018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6,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虚血瘀型患者通过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升患者运动能力,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s-CRP、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积分为(6.22±1.54)分低于对照组(7.49±1.83)分,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可有效降低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恢复动脉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血栓通单一用药;试验组35例,采用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项评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仅85.71%;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风病积分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均比对照组低,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比对照组高。结论: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采用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凝聚、扩张脑血管和促进脑细胞生长的西药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可促进患者脑组织生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和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淤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用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淤型偏头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丹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7):751-75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光泽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气虚血瘀型CI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摸球法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80.49%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半身不遂、舌歪语蹇、气短乏力)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应用于气虚血瘀型CI恢复期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CRP、PCT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FM、ADL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FM、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关于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来自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及门诊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气虚血瘀型)和对照组(非气虚血瘀型)各1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针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和血脂水平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病理生理可作为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判定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91例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1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ADL评分。结果经比较得知,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的观察组患者在疗效及AD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