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帝内经》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是因地制宜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其理论和实践的阐述,使现代医家更加重视不同地理环境的疾病防治,在理论上予以完善、发扬,在应用上革新并加深对辨证论治的理解,同时对灵活应对复杂环境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现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固有特征,是人应于天地自然的结果;睡眠生理、病理认识源于阴阳、五脏藏神、经络、营卫气血运行等;提出营卫对睡眠的物质基础、生理机制、觉醒机制及病理机制有着深刻影响,并一直指导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天人相应-是睡眠基础,营卫和-寤寐觉醒机制:营卫常-寤寐、卫气阴出阳-觉醒、昼精夜瞑-良好睡眠;睡眠障碍实质是卫气运行异常,邪气厥逆阴,客于五脏六腑,足阳明阴蹻经脉不通、营阴不足,卫气不能从阳入阴。  相似文献   

3.
和法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分析,挖掘《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与《伤寒论》中和法的理论及应用。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和"有"和合"与"中和"之意,包括万物和谐、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心身和谐等各个层面,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和"观念与"和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内经》强调健康状态为平和、疾病状态为失和、养生宜自和、治病要求和,奠定了"和法"的理论基础。《伤寒论》创立了"和解"与"调和"之法,包括和解表里阴阳、调和营卫气血、调和脏腑气机等,为后世"和法"的广泛应用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中约出现了493次“死”字,不能一概理解为“生命终止”之义,结合《黄帝内经》文意与后世医家探究,笔者认为约414处“死”字应灵活解释为病情紧急、危重难愈或预后较差。同时还有部分字词,如“亡、尽、终、不治、不可治”等也通此义。通过分析《黄帝内经》相关论述,将“死”症的机理归纳为阴阳离决、邪盛正衰、脏气竭绝、脾胃气绝、神气衰亡、经气败绝6个方面,发现以上病机既可单一致“死”,亦可复合相加致“死”,其中脾胃之气的衰微在多种病机中均有体现,故而认为“脾胃气绝”是“死”症的核心病机,因此在临床对于危重病人的救治中要慎察脾胃之气的盛衰变化,时时固守,谨防败坏。明“死”之机理,方能在辨病治病、判断预后、养生康复等过程中把握关键、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中"气"的理论是中医学核心的基础理论之一,其内涵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自然界和人的组成、变化及关系,以及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等各个方面。中医学的整体观是"元整体观",而不是"合整体观",元整体的本原是混沌一元的整体,由整体产生出部分。"气一元论"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由混沌一元的元气分化演变而来,气分阴阳,阴阳生万物。中医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孕育和发展,"气一元论"贯穿《黄帝内经》始终。因此,只有明确了《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及其演变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观。  相似文献   

6.
“和营”治法是骨折中期治疗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中有关营气学说的挖掘,来探讨“和营”治法的内涵。通过对《黄帝内经》中相关条文的复习和挖掘,对营气、营血和营阴进行概念梳理后确立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物质特点和属性归类。(1)“营”是精微物质的本体,具有滋养的特性,而“气”是外在作用的表现。(2)“营”的物质属性是具有濡养、滋润功能的精微物质;营气与血遵循一定规律环绕并行于经脉之中;在经脉运行时发挥化生血液、助推血行和约束血不妄行的功能。(3)卫气者属阳,性走散质浊,循行脉外;营气者属阴,性内守沉净质清,循行脉内。营卫的功用上又兼有“浊阴”和“清阳”的物质特点。“和营”是骨折中期承上启下的重要治疗方法,骨折中期主要病机是“营血失和、筋骨不续”,“和营”治法可使残留瘀血得祛,经脉损伤修复,营气不随意溢于脉外,在行血中稳定化生血液发挥滋养功能,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健康观是人们对健康的根本认识,决定了人们追求健康的方法。从《黄帝内经》对生命的认知出发,以"和"为核心阐述了"健康是和""疾病是不和",同时也探讨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提出了应将"和"理念贯彻于健康管理全过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道”文化对《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可以溯源于诸子百家思想,尤其是"道"文化的影响。大生态医学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其阐述的医理,强烈表达了"医道同源"。可以说,"道"文化不仅与《黄帝内经》,而且与现代新医学模式的思想文化有紧密的关系。主要探讨"道"文化与《黄帝内经》的交融,重点是在生态医学中给我们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钱会南 《中医药学刊》2008,26(3):461-463
从内外调和,对生命常态之描述,得天地之和、自然生态与人体关联之印照;不和,对疾病状态的理性判读;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调治与摄生之法度,透视《内经》之“和”,解读人文理念在中医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郑秀青 《河南中医》2023,(12):1821-1824
自然之气有开阖升降,生命活动有其自然节律,与天地万物的生、长、收、藏规律一致。人与万物互通交感,春季阳气升发,养生宜顺应升发之性,以调达、通畅为主;夏季五行属火,主炎上,阳气外浮于体表,养生重在养长,既要防止阳气过盛,又要避免寒凉伤阳;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由浮转沉,养生须遵循“收”的原则,由开转阖,由浮转沉;冬季是四时阴气盛极之时,人体之气也应收敛而不妄动,以沉、藏为主。神乱则病,无论何季,均要安神定志,“虚己”和“精神内守”是调神的关键。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适度运动以养形;四气调神、精神内守、安神定志以养神,神足、气盛、形健,则形神皆养。  相似文献   

11.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之一,"和"思想贯穿于《黄帝内经》阴阳、五行、脏腑气血、养生等,是"和法"的理论基础,亦是中医理论及临床的核心思想之一。《黄帝内经》"和"思想对原发性肝癌的预防、治疗及瘥后防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田凤霞 《光明中医》2011,26(8):1538-1539
在妇科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情志与妇科疾病发病及疾病的转归有明显的关系,所以调节患者情志是治疗中重要的一环。《灵枢.本脏》中说:"意志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提出"志意和"的思想,"和"即调和,使七情保持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3.
"四时五藏阴阳"是《黄帝内经》医学理论的核心,其五脏调控系统是时藏阴阳理论对人体生命活动核心结构与机制的概括。时藏阴阳理论五脏调控系统具有整体地把握人体生命、重视系统内部的关系、重视系统的功能联系和动态平衡观等特点。五脏调控系统所具有的认识特点提示,在利用科学手段来研究《黄帝内经》医学理论观点时,必须从人的整体性出发,着重于人体内部的各种关系,来探讨五脏系统之间相互协调控制的机理,从而揭示其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基于这一认识而提出的"以时测脏"的研究思路,是对藏象概念科学内涵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毒药"和"甘药"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药物分类概念,反映了药物应用发展的早期面貌。性味有偏、作用峻猛、能够祛邪除病、对人体有刺激或毒副作用的药物称作"毒药",而性味甘美、作用平和、功在补虚、对人体没有刺激及毒副作用的药物则称作"甘药",这种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知方式无疑与秦汉时期盛行的籍服食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的道家神仙之术有关。《内经》中"毒药"、"甘药"的药物分类方式在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确体现了早期中药理论和道家养生理论相互吸收、相互为用的学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方法: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查阅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佐证提出的论点。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直接指导着饮食养生观。倡导"上工治未病",倡导生态养生,饮食自然,不凝固在食物的事实,而在于身心与天地人社会文化的合和之妙。趣味在审美,止于大化与自然的包括精神的、躯体的健全生命。  相似文献   

16.
从内外调和,对生命常态之描述,得天地之和、自然生态与人体关联之印照;不和,对疾病状态的理性判读;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调治与摄生之法度,透视<内经>之"和",解读人文理念在中医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阴火”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理法概念之一,李东垣既然抛开《黄帝内经》众多“火”的概念,在火字前冠以“阴”字,则说明经典中已有“火”的概念不足以表达其本质内涵。通过探讨《黄帝内经》与“阴火”理论的立论关系,可以得出“阴火”概念的指向为“病起于阴者”。“阴火”理论重要的病理机制是:“少阳春生之气”升发不及,导致“脾胃之气下流,湿气闷塞其下”,其核心病机正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在中焦脾胃的具体体现。李东垣论治“阴火”的理法思维与“甘温除大热”不同,当加以区分,组方之法为“辛甘温为主,佐助用苦”,代表方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体系与“阴火”理论的关系,笔者认为,“阴火上冲”的病理状态符合厥阴病的病理机制,李东垣治疗“阴火”之方药与麻黄升麻汤和奔豚汤在理法思维上具有相同的方证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