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与氟哌啶醇肌注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流浪住院并按ICD-10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针剂治疗14 d。疗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计总分(PANSS-T)、PANSS中反映激越攻击行为的5个条目(PANSS-EC)、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安全性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第3、7、14天PANSS-EC、PANSS、MO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第7、14天PANSS-EC、PANSS-T、MO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第14天TE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联用丙戊酸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激越疗效更佳,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丙戊酸钠注射液和氯硝西泮注射液联合喹硫平控制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有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戊酸钠组30例,应用丙戊酸钠注射液0.4~1.2g/d静脉滴注,联合喹硫平50~750mg/d口服治疗.氯硝西泮组30例,应用氯硝西泮注射液2~6mg/d静脉滴注,联合喹硫平50~750mg/d口服治疗.两组均观察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激越评分(PANSS-EC)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PANSS-EC量表分数均有下降,治疗后第3天、第1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量表显示丙戊酸钠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硝西泮组. 结论 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氯硝西泮注射液联合喹硫平均可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越症状,但丙戊酸钠注射液联合喹硫平疗效更好、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小剂量丙戊酸镁与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效果。方法将2015-06—2016-08某院收治的110例存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喹硫平治疗),观察组(55例,喹硫平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AS评分和PANS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OAS评分及PANSS评分分别为(3.27±0.58)分、(41.32±6.32)分,低于对照组的(6.13±1.23)分和(58.73±5.90)分,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能有效改善攻击行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镁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方法:7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治疗后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SANS、BPRS和治疗后BPRS、TESS评分和无显著性差异,但SANS评分和临床疗效试验组较对照组满意(P〈0.05)。结论:丙戊酸镁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冯艳红 《大医生》2022,(24):13-15
目的 分析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攻击行为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平邑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利培酮、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并评估临床疗效、攻击行为、症状评分、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与治疗前比,治疗1、2、3个月两组患者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且各时间点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及总分等维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嗜睡、头晕及口干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80%,高于对照组的1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期间,应用利培酮、丙戊酸钠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合并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施加高压氧治疗,时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2、3月末分别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2月后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阴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2、3月末TESS评分,研究组均低于时照组,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压氧合并利培酮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按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行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PRS、NOSIE、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成时间更短,总应答数更多,错误应答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以及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疗法及平心定志汤,并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周期均为12周。采用住院精神病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MOAS评分以及重度暴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恢复其部分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10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氯氮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为(50.32±9.51)分,低于对照组的(60.63±9.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3%)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阳性症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丙戊酸镁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6例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总分>4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实验组采用丙戊酸镁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39/43),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攻击行为,提高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各45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或利培酮治疗,运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认知评定量表(PSD)、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2组。结果:齐拉西酮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认知功能评分、PANSS评分及TESS评分均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都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其中齐拉西酮的疗效更好,患者依从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给予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 h、6 h、24 h、48 h、72 h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评价疗效,并统计两组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后,研究组PANSS-EC总分明显降低,PANSS-EC减分率为50.99%,临床总有效率为52.46%,对照组PANSS-EC减分率为49.75%,临床总有效率为49.1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锥体外系中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视力模糊、扭转性痉挛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磺酸齐拉西酮能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激越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于2003-12/2005-12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科住院及门诊患者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87例。以接诊先后顺序编号分为两组,单号为丙戊酸镁组(n=43),双号为利培酮组(n=44)。丙戊酸镁组予以0.2g/d,1次/d,口服。视病情情况在1周内将丙戊酸镁加至0.6~0.8g/d,2次/d,口服。利培酮组予0.5mg/d,1次/d,口服。亦视病情情况在1周内将利培酮加至1~2mg/d,2次/d,口服。疗效评定采用CohanMansfield激越行为量表,临床总体疗效评定量表。安全性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2,4,6,8周末各评定1次。以治疗前后CohanMansfield激越行为量表总分减分率为疗效指标标准,8周末减分率>50%为显效。以治疗末临床总体疗效评定量表等级变化分析治疗前后两组间的差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组合,心电图于实验开始前和治疗2,4,6,8周末各检查1次。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量表评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丙戊酸镁组总有效率65%,利培酮组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治疗后两组激越行为量表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至第8周末激越行为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激越行为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丙戊酸镁组临床总体疗效评定量表由治疗前(5.27±0.93)分下降至(2.13±1.18)分,利培酮组由治疗前(5.26±0.89)分下降至(1.98±1.10)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③丙戊酸镁组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嗜睡、头晕等。多在服药前2周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利培酮组不良反应表现为锥体外系副反应、食欲减退、口干、嗜睡、便秘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5.58%,27.27%,P>0.05)。结论:丙戊酸镁和利培酮均能很好控制痴呆患者的激越行为,随着治疗的进展,丙戊酸镁不良反应越来越轻,较之利培酮有较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五氟利多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常德市康复医院收治的首发拒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五氟利多组(n=50)和利培酮组(n=50)。五氟利多组给予五氟利多治疗,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五氟利多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利培酮组(72.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5周及治疗后8周PANSS评分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利培酮组总不良反应率(25.00%)低于五氟利多组(40.00%),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五氟利多较利培酮口服液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每周1次,服用方便,价格底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症状(PANS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2例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每组各51例。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联合组采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SF-36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0.39%(41/51)高于奥氮平组60.78%(31/51),P 0.05;治疗后联合组SF-36评分高于奥氮平组,PANSS评分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舒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TESS评分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TESS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及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其中阿立哌唑副作用少,改善生活质量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利培酮与氯氮平合并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8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临床判断属于难治性患者,给予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疗程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两药合并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73.7%,PANSS阳性、阴性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ESS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对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各30例,合用组予丙戊酸镁缓释片合用奥氮平治疗,单用组单用奥氮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以症状量表(TESS)评定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合用组总有效率为93.33%,单用组总有效率为7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P〈0.05);治疗2周末起PANSS评分合用组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t=7.83,P〈0.01);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片能显著提高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分别用利培酮、氯氮平治疗8月。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生活质量和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与氯氮平组相当(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GQOLI总分明显增高(P<0.01),明显高于氯氮平组(P<0.01);利培酮组治疗后TESS总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1);GQOLI总分与PANSS总分、与TESS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优于氯氮平,与药物的副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双相躁狂患者应用奎硫平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治疗的87例双相躁狂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2)。对照组单独应用喹硫平治疗,研究组应用奎硫平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两组均规律治疗2月。对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躁狂量表(BRMS)、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执行能力量表(WCST)、言语记忆测评量表(HVLT-R)、持续操作、注意力测评量表(CPT)、不良反应量表(TESS)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痊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MO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RMS、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WCST、HVLT-R、CP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相躁狂患者应用奎硫平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控制患者阳性症状,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执行力,改善患者言语、记忆力,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持续操作能力和注意力,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