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进行rt-PA溶栓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1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溶栓治疗,临床症状整体有好转,溶栓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有改善,于24h后观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2例出现继发脑出血;有2例分别死于脑出血和脑疝。结论 rt-PA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选择,严格掌握溶栓指征,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对急性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AMI患者溶栓组17例和同期对照组25例。除AMI常规治疗外,溶栓组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4周病死率。发病后3-4周,对存活病人行核素心血管造影、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症状限制粒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溶栓组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为82.4%,能明显改善患者急性期左室功能,减少室性早搏发生,提高运动耐量,并降低死亡率。未见严重出血副作用。结论:新型溶栓剂rt-PA治疗AMI冠脉再通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急性期预后,且无严重出血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患者经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年龄≥75岁的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溶栓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0.9 mg/kg,1/10静脉推注,余9/10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1 h内静脉滴注,溶栓24 h后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常规对照组只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结果溶栓组总有效率为83.3%,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溶栓组不良反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结论早期静脉应用rt-PA治疗急性高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rt-P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溶栓治疗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在发病6 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适应证者应行溶栓治疗,推荐药物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对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69-107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h内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是否可接受溶栓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后对照组给予抗栓、调节血脂、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入院立即启动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给予调节血脂、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溶栓24h后无出血,再给予抗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57.5%),且NIHSS评分与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对ACI高龄患者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高龄ACI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纤溶酶原激活剂有组织型和尿激酶型两类(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两者均属丝氨酸蛋白酶家系,通过水解纤溶酶原为纤溶酶参与血栓溶解。嵌合纤溶酶原激活剂(chimeric plasminogen Activotor,CPA)是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t-PA和u-PA分子中的不同功能区域融合后得到的具有激活纤溶酶原活性的嵌合蛋白。 相似文献
8.
李春富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10)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发病〈6h的ACI患者给予rt-PA(0.6mg/k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及溶栓后30min、24h、14d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给予修订的RanRin评分(mRS)和日常生活能力Barehal指数(BI)评分,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溶栓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3个月时NIHSS≤1分者29例,mRS0~1分者35例,BI95-100分者32例。脑出血发生率:〈36h3例,36~72h1例。3个月内死亡5例。结论ACI发病6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中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蛋白分解酶在扁桃体炎发展和转归中所起的作用.方法:运用纤维蛋白平板的方法对19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组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慢性扁桃体炎的扁桃体组织中有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平均比活性值为(228.847±227.905)mm2/μg.结论:提示抗纤溶疗法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很有潜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同时对其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并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减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rt—PA治疗,总剂量0.9mg/kg,最大剂量90mg,先在1min内静脉注射10%的剂量,其余90%的剂量连续静脉滴注,共计60min。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h及3、7、14、30、90d时均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及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SS及BI均明显改善(P〈0.01),且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血发生率低。结论:应用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病〈6h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是90年代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进展之一。它不仅能降低AMI病死率,还能缩小梗塞范围,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对新型溶栓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i-PA)治疗AMI报道较少[1]。我们于1994年1月-1997年8月对确诊为AMI的见例患者随机分为rt-PA治疗组或尿激酶(UK)溶栓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以此比较rt-PA和UK治疗AMI的疗效。现将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死见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52-7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关于AMI诊断标准。rt-PA治疗组12例… 相似文献
13.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稳定斑块、抗脑缺血。同时控制血压和血糖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t—PA静脉溶栓,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mg。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并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和预后。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90d,NIHSS评分由(11.85±1.30)分下降为(8.92±4.53)分,改良Rankin评分临床转归良好7例(35%);脑出血1例,症状性出血转化率5%;死亡2例,病死率1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90d,NIHSS评分由(11.80±2.23)分下降为(5.38±3.77)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8);改良Rankin评分临床转归良好16例(53%);出血转化8例,其中1例为症状性出血转化,症状性出血转化率为3%;死亡3例,病死率10%。结论: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h内的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并可以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脑细胞活化剂、钙通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及甘露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t-PA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先于2min内静注10%,余量60min内静滴[1]。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2组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评价溶栓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7.5%,溶栓后合并非症状性脑出血1例,牙龈出血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牙龈出血3例。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h时间内给予rt-PA(0.9mg/kg)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40例接受rt-PA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再通、死亡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较高,NIHSS评分、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rt-PA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逐瘀通脉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评定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逐瘀通脉胶囊;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8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疗效评定;测定t-PA和PA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生活能力(AD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逐瘀通脉胶囊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20.
张茂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3)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天津市西青医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和观察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根据NIHSS评分标准及Barthel指数(BI),评估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BI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