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成药新药复元胶囊对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气虚血瘀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对基础疾病的治疗上,对照组加用心血康胶囊2粒,1日3次;治疗组加用复元胶囊5粒,1日30,疗程8周,分别观察处理前后患者的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复元胶囊对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龙克栓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龙克栓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龙克栓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30例,并与消栓口服液3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组药物对血脂影响不大;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仅用活血化瘀药是不够的,应在此基础上注重补气,说明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在中风先兆证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发病进程中的检测及与其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关系.方法:观察16例痰瘀阻络型和14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风先兆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中风先兆证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中风先兆证的病情发生、发展及预后观察等方面指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合利脑心胶囊治疗老年人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1周内的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3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合利脑心胶囊治疗,中药对照组给予利脑心胶囊鼻饲或口服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的改善,以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结合利脑心胶囊用于老年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风复元口服液治疗气虚痰浊内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风复元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积分值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值进行比较,两组均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复元口服液是治疗气虚痰瘀内阻型中风患者的有效方药,且安全无毒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复方三七口服液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复方三七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30例,并设单硝酸异山梨酯2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心绞痛治疗线总有效率为90%,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7%,心电图总有效率53.3%,对照组分别为95%、90%、55%。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三七口服液对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我院经血液流变学化验确诊异常的MS患者164例,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调脂、降血糖、生活干预等治疗,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1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M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血脂有影响,同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PD)寒凝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PD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在PGF2α、PGE2、VA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PD寒凝血瘀证患者,可通过调整患者血液前列腺素浓度,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气病致瘀证候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特征临床实验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血液流变学、心血管功能测定等方法,对58例表现为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证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的分级观察,并以健康级来对照,结果证明两种证型均有明显血液流变学改变,但两种证型的心功能测定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别,气滞血且与正常对照组相近,气虚血瘀组同变化较大,说明后者心功能受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参芪汤对气虚血瘀型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芪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气虚血瘀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遵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常规用药,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参芪汤.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气虚血瘀证候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总有效率53.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汤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对气虚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和力竭游泳的方法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边造模边给药,各组给药干预60 d后,采用半自动血流仪测定大鼠血液及血浆黏度,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4项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PT显著升高(P0.01),APTT以及Fbg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纳豆+自拟方药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200 s-1和50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P0.05),显著降低PT时间(P0.01),升高Fbg含量(P0.05)。结论食品纳豆不能显著改善大鼠气虚血瘀模型,但有改善的趋势,且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可显著改善大鼠血黏度和凝血功能,具有很好的补气益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68例作为治疗组,并与常规西药治疗62例作对照,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症状和血脂指标。结果 治疗组胸闷气短改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6%,P<0.05);治疗组心悸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7.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70.97%,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6.5%和58.06%,2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降低作用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为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HDL-C、ApoA1、ApoB、LP(a)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方法将8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高眼压型组、正常眼压型青光眼组,并与24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对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组相比,高(VH)、中(VM)、低(VI)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表现为红细胞压积升高(P<0.01)。其中肝郁气滞证和肝肾亏虚证组分别与正常组相比,高(VH)、中(VM)、低(VI)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升高;痰湿泛目证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压积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组相比,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臂-脉络膜充盈时间(A-CT)、臂-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A-AT)、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A-V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表现为A-CT、A-AT、A-VT延长。其中肝郁气滞证、肝肾亏虚证组与痰湿泛目证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的血瘀病理改变,而正常对照组的血瘀改变不明显。在中医证型中,这种血瘀病理以肝郁气滞证最明显,肝肾亏虚证次之,痰湿泛目证最轻,呈现肝郁气滞证>肝肾亏虚证>痰湿泛目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紊乱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CKD 5期中医辨证属于脾肾气虚、湿浊瘀血内阻的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用加味益肾活血方口服。8周后采集CKD患者的血标本和粪便标本,采用PCR测定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的菌群浓度;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等;ELISA法检测微炎症指标浓度。分析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肾功能、微炎症指标、肠道微生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cr、BUN水平有所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2组主要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肠道内有益菌群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属细菌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肠道内有害菌如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属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加味益肾活血方可明显改善CKD患者肠道微生态紊乱状态,同时可改善CKD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肾脏功能、改善微炎症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5月~2009年10月106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52例,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心悦胶囊;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2组心功能疗效.结果:①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15%,对...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提供辨证依据。方法:对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求治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影像学、生化及神经心理学检查。根据脑卒中后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抑郁症组和脑卒中组,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评价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对危险度,以及中医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组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及气郁化火证积分显著高于脑卒中组(P〈0.05,P〈0.01)。脑卒中组主要以单证居多,而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症组患者中,以3证及以上的复合证居多,其中肝气郁结证合并气郁化火或阴虚火旺证的比例较高,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症组患者肝气郁结证的比例显著高于脑卒中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的最危险的中医证候是气滞血瘀证,脑卒中组心脾两虚证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和抑郁症的主要证候特征是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及气郁化火,其中脑卒中患者心脾两虚证具有年龄依赖性,而气滞血瘀证可以作为脑卒中后抑郁症独立的危险因素,证候越复杂,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7.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心脉通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接受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联合心脉通胶囊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脂、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显示美托洛尔联合心脉通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心功能、血浆黏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而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美托洛尔联合心脉通胶囊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比单独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更明显(P<0.05)。因此,美托洛尔联合心脉通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异常的血脂、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韦氏活血通络方对气虚血瘀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视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观察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AION患者,纳入患者需同时符合AION和中医证型气虚血瘀型的诊断标准,共纳入患者63例99眼,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51眼,对照组31例48眼。试验组给予韦氏活血通络方中药配方颗粒剂冲服,对照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及甲钴胺片口服。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的视野平均缺损(MD)、丢失方差(LV)、平均敏感度(MS)、最佳矫正视力(BCVA)、化验指标等,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患者视野缺损的形态主要包括以水平线为界的上方或下方近半盲(42.4%)、神经束样(含扇形、象限性)缺损(27.3%)、中心/类中心暗点(13.1%)等。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G2程序检测的患者平均缺损(MD)值中位数分别为7.1?dB及10.8?dB,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丢失方差(LV)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试验组MD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LVC程序检测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平均敏感度(M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头或眼刺痛、气短、倦怠懒言、舌淡或瘀斑、脉细涩等症状出现频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结论?AION的典型视野损害特征为水平半盲、神经束样缺损及中心/类中心暗点,韦氏活血通络方治疗可改善部分气虚血瘀型AION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视力、视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扶正活萎汤治疗气虚络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气虚络瘀型CAG患者根据SPSS软件随机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扶正活萎汤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和病理疗效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及胃泌素(G-17)等结果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胃镜疗效、病理学组织学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GⅠ、PGR水平明显升高(P<0.05),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1.8%,高于对照组68.8%(P<0.05)。结论 扶正活萎汤能够有效缓解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促进黏膜修复,其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GⅠ、PGⅡ、PGR、G-17等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本院自制汤剂冠心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介入术(PCI)后残余病变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介入术后残余病变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冠心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西药方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冠心汤组(5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冠心汤,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代谢(TC、HDL-C、LDL-C)和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的水平,观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心绞痛复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在心绞痛复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等方面较前改善(P<0.05~0.01),冠心汤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冠心汤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1)。2组hs-CRP、TC、LDL-C均显著下降(P<0.05~0.01),冠心汤组降低更明显(P<0.05~0.01);2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TIB均较前降低(P<0.05~0.01),冠心汤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 冠心汤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后残余病变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心肌缺血,调节血脂代谢,减少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