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S)的价值。方法 42例血管迷走性晕厥病人(VS组)及20例无晕厥史健康人(对照组)先行基础倾斜试验(BTTT),阴性者再做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TTT)。结果 BTTT阳性诱发率VS组为24%(10/42)对照组为0;两组病人无1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VS组和对照组SNTTT阳性诱发率分别为47%(15/32)、10%(2/20),药物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2.5%、10%,两组病人仅有1例出现头痛,但能坚持试验。结论 SNTTT对V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省时,是一实用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1年第22卷第2期20320011264倾斜试验加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诊断血管迷走性.厥/李中莉…刀中国医刊一2000,35(8)一28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的倾斜试验57例中,临床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晕厥43例,无晕厥14例。所患者先做基础倾斜试验(B TTT),试验结果阴性者,行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结果:43例晕厥病人中,3例BTTT阳性;40例完成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的病例中,29例阳性,阳性率73%。无晕厥14例对照组硝酸甘油倾斜试验阳性率21%。BTTT敏感度7%,特异度100%,诊断价值30%,硝酸甘油倾斜试验以及敏感度78%,特异度78%,诊断价值74%(P均<0.01)。…  相似文献   

3.
倾斜试验加硝酸异山梨醇酯舌下含化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了解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TTT)加硝酸异山梨醇酯舌下含化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方法96例血管迷走性晕厥病人及72例无晕厥病史的健康人分成ITTT加服硝酸异山梨醇酯舌下含组(ITTT+ID)和单纯ITTT组。结果ITTT+ID组敏感性(86.5%与67.5%,P<0.01)明显高于ITTT组,前者诱发晕厥所需时间(4.53±2.86分钟与6.27±4.11分钟,P<0.05)及实验总时程(24.84±5.15分钟与35.70±6.28分钟,P<0.01)明显短于ITTT组。结论ITTT加硝酸异山梨醇酯舌下含化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节时的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vasovagal syncope,VVS)的价值.方法 30例无晕厥史的健康人与8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1周内先后进行基础结合硝酸甘油诱发和基础结合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HUTT,比较两种方法对V...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应用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为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3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的73例人员,所有人员均采取基础倾斜试验,并对阴性人员采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比较硝酸甘油倾斜试验阳性检出率、不同试验诱发阳性反应所需时间、观察组硝酸甘油倾斜试验阳性类型以及试验期间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基础倾斜试验与硝酸甘油倾斜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基础倾斜试验诱发阳性反应时间超过硝酸甘油倾斜试验(P<0.05);硝酸甘油倾斜试验阳性以血管抑制型为主,倾斜试验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硝酸甘油倾斜试验可用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临床诊断,整个倾斜试验期间所需时间短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的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表现为低血压伴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综合征。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多阶段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重要诊断方法,本研究比较口含硝酸甘油和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在激发试验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的影响。对 190例病人分成三组进行了试验。结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提高 6 0 .4 6 %的VVS阳性率 ;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能提高 51.2 5%的VVS阳性率 ,尤其增加了血管抑制型晕厥病人的比例。硝酸甘油激发试验阴性的患者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可以阳性 ,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8.
对饮酒后发生晕厥的12例患者先后进行基础倾斜试验、硝酸甘油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倾斜试验。结果:基础倾斜试验全部阴性,硝酸甘油诱发阳性2例,异丙肾上腺素诱发阳性11例。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倾斜试验对饮酒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阳性病例多。  相似文献   

9.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和正常人对直立倾斜试验的反应(摘要)罗杰李俭春张静梅李露言秦丽萍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提供了较可靠的方法。本试验主要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和正常人直立倾斜时的心率、血压变化及对异丙肾上腺素(ISO)的反应,探讨晕厥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 (TTT)前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 (ISDN)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方法 :将 6 0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分成基础倾斜试验 (BTTT)组和ISDN舌下含服激发倾斜试验 (TTT加IS DN)组。结果 :BTTT组敏感性 37.5 % ,TTT加ISDN组敏感性 77.8%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TTT前舌下含服ISDN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硝酸甘油激发实验对老年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选取202例不明原因晕厥的病人和76例无晕厥病史的正常人作为对照,按年龄>60岁和<60岁各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基础倾斜试验(BTTT),BTTT阴性者再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激发试验(GTTT).  相似文献   

12.
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HUTT)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准金标准,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aseline head—up tilt table test,BHUT)阳性率仅36%,将药物作为激发因子提高检查阳性率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在众多激发因子中,硝酸甘油因副作用少、舌下含服方便而逐渐被推荐在临床使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ublingual nitroglycerin tilt table test,SNHUT)在成人已取得较好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加用或不加用硝酸甘油行诱发试验,持续监测心电和血压,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3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阳性21例(61.76%),其中基础试验阳性6例(17.65%),硝酸甘油诱发阳性15例(44.11%)。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础直立倾斜试验(HUT)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SN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2年共61例不明原因晕厥,并高度怀疑VVS的患者(晕厥组)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并以22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晕厥组61例患者中倾斜试验阳性57例,阳性率达到93.44%。其中HUT阳性16例(26.23%),SNHUT阳性41例(67.21%)。22例健康对照组也同样进行这两试验,其中HUT阳性1例(4.54%),SNHUT阳性3例(13.63%)。晕厥组SNHUT阳性率高于HUT的,但无显著差异(χ2=0.175,P=0.683)。结论:直立倾斜试验是目前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种无创,重复性强,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的较好方法。配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可提高试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倾斜试验(NUTT)和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倾斜试验(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VIP、CNKI、CBM和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倾斜试验(NUTT)和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倾斜试验(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0月.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及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RCTs,晕厥患者1054例.Meta分析结果示:N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真阳性(OR=1.16,95%CI:0.90~1.50,P=0.24)、真阴性(OR=1.50,95%CI:0.74~3.03,P=0.26)以及诱发晕厥所需时间(SWD=-0.30,95%CI:-0.78~0.18,P=0.22)与IUTT相似,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OR=0.31,95%CI:0.18~0.54,P<0.001);NUTT与IUTT的灵敏度分别为0.64(95%CI:0.59~0.69)和0.59(95%CI:0.54~0.64);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1~0.93)和0.83(95%CI:0.76~0.8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和0.82;SE分别为0.05和0.05.结论 N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灵敏度、特异度、诱发晕厥所需时间与IUTT相当,但可明显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本研究纳入的原始文献质量偏低,影响研究结果的论证强度,有待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RCT,以求进一步验证NUTT与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硝酸甘油诱发倾斜试验血管抑制型阳性反应患者病因诊断方法。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我科行硝酸甘油诱发倾斜试验并出现血管抑制型阳性反应的患者70例纳入本次研究,探讨能否通过卧立试验、硝酸甘油卧立试验及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倾斜试验这三种诊断方法进一步鉴别及明确诊断,避免漏诊和误诊,以提高倾斜试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40例为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4例为体位性低血压晕厥,6例为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合并血管抑制型迷走神经性晕厥,6例为硝酸甘油所致体位性低血压晕厥,14例为硝酸甘油所致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合并血管抑制型迷走神经性晕厥。结论每一个可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需要行倾斜试验的患者,可先行卧立位试验及硝酸甘油卧立试验排除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及硝酸甘油所致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后再行基础加硝酸甘油诱发倾斜试验,避免漏诊或误诊,使患者得到有效的针对性治疗,降低医疗费用,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提出对晕厥患者进行倾斜试验以明确病因的方法。着重研究了有关影响因素如不同原发疾病、不同异丙肾上腺素给药浓度、不同倾斜持续时间以及不同抑制晕厥发作药物对该试验的影响及意义。结果显示,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讨论舌下含服消心痛直立倾斜试验(sublingual isosrbld dinitrate head up tilt testing,S.ISD-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与静脉泵入异丙肾上腺素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直立倾斜试验的326例患者。其中行基础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129例(硝酸甘油组),行基础加静脉泵入异丙肾上腺素直立倾斜试验197例(异丙肾上腺素组),比较两种药物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诱发阳性反应时间、血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硝酸甘油组阳性率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46.9%vs 30.7%,P<0.01)。硝酸甘油组诱发阳性反应时间(7.8±3.6)分钟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5.6±1.5)分钟,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总试验时间硝酸甘油组明显短于异丙肾上腺素组[(37.8±3.6)分钟vs(72.6±7.3)分钟,P<0.01]。硝酸甘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异丙肾上腺素组低(0.9%vs 11.7%,P<0.01)。结论: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有较高的阳性率,操作方便,完成试验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90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心率变异和倾斜试验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Ang)和醛固酮(ADS)等交感神经-体液活性因子进行分析,探讨直立倾斜试验中心率变异和体液因素在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