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金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95+97-95,9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小肝癌患者与肝小血管瘤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小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小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密度,3/32为高密度;小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小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P〈0.05)。结论: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加系统性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32例均获得成功,胸腔闭式引流时间3~6 d,平均4.5 d;术后住院8~12 d,平均10 d;随访6~48个月,IIIa期有1例术后18月转移死亡.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安全可靠,对术后化疗有更好的顺应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小百部的甾体皂甙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怡  杨崇仁 《药学学报》1990,25(7):509-514
从云南产小百部(Asparagus filicinus Buch.-Ham)的根中分离到四个甾体皂甙,经光谱分析和化学降解,确定了结构,其中三个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小百部甙A(Ⅰ),小百部甙B(Ⅱ)和小百部甙C(Ⅲ)。另一个为已知皂甙Asp-Ⅳ的22-甲氧基化物(Ⅳ)。此外还分离到β-蜕皮甾酮(β-ecdysone,Ⅴ)。  相似文献   

4.
<正>小脑卒中包括小脑出血和小脑梗塞。小脑卒中因其部位的特殊性,使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在广大基层医院,脑卒中的首诊医生多数并非神经科专科医生,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易被误诊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5.
查阅国内外关于小飞蓬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各类型化合物进行整理分类,发现小飞蓬中主要含有吡喃酮类、三萜类、黄酮类、鞘脂类、咖啡酰类、生物碱类、甾醇类、挥发油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现目前小飞蓬的开发利用情况并作简要介绍,为今后小飞蓬的化学成分、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叙明 《淮海医药》2012,(4):339-340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实施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时间23~80 min,平均时间48 min;术中出血10~80 ml,平均46 ml;切口长度3~6 cm,平均4.6 cm;无1例术中延长切口,手术完成率100%。所有患者均在术后8~22 h内下床活动,随访愈后良好。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疤痕小、身体恢复快、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中有44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过度肥胖而扩大为常规切口;手术平均时间为(42.5±5.5)min;平均出血量为(46.5±4.5)mL;均在术后18~24h内进食流质饮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4±1.2)d;随访结果好。结论在严格掌握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以及保证手术操作规范的情况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38例小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脑梗死主要病因是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是最主要临床症状,头颅CT和MRI对小脑梗死诊断有重要帮助,头颅MRI确诊率100%,本组总体预后好;内科保守治疗33例,外科手术治疗5例,治愈率:55.3%(21/38),好转率42.1%(16/38),总有效率97.4%(37/38),死亡率2.6%(1/38),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疝。结论认识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可使患者获得正确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讨论内环小切口与腹膜后小切口两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科室收治的460例患者,把这4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30例患者实施内环小切口治疗,230例患者实施腹膜后小切口治疗方法。结果内环小切口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5.56)min,伤口的出血量为(14.45±7.45)mL,平均的卧床时间为(0.95±0.49)h;术后2个月对230例患者进行复诊,其中210例患者的病体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精液检查结果为:精子的数目和活力以及精子的正常形态有明显升高的患者210例,对其进行随访调查1年,结果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腹膜外小切口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5.26)min,伤口的出血量为(34.45±5.35)mL,平均的卧床时间为(6.95±1.39)h;术后2个月对230例患者进行复诊,其中212例患者的病体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精液检查结果为:精子的数目和活力以及精子的正常形态有明显升高的患者212例,对其进行随访调查1年,结果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结论内环小切口对患者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良好,且手术操作方便性高、手术时间较短、创伤小、康复快,是基层医院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小续命汤降脂作用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持续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鹌鹑30天,使其患高胆固醇血症,用9g·kg-1·d-1小续汤煎剂灌胃,可有效地防止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鹌鹑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急骤增高,提示小续命汤具有显著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赫木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50-151
目的:临床54例经脑CT或MRI证实的小脑梗死的分析探讨及预防。方法:治疗上抗凝、降纤、脱水、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活化脑细胞,防治并发症。结果:良性小脑梗死36例;假肿瘤型小脑梗死13例;昏迷型小脑梗死5例。CT扫描临床应用以前,小脑梗死的死亡率高。结论:这是因为当时小脑梗死多为解剖证实的缘故。随着CT、MRI的临床应用,小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及时发现和治疗小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小脑梗死能早期诊断,小脑梗死的预后多数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比较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水平,探讨三个指标在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检测中的敏感性。方法共检测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非小细胞肺癌78例,健康对照组60例,测定各组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比较各组差异。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CEA、NSE、Cyfra21-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SE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两组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对小细胞肺癌较为敏感,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较为敏感,NSE和Cyfra21-1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的影像手段,但小乳腺癌在诊断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为此,笔者回顾性分析所在院2006-01~2006-12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38例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以探讨超声检查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4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357例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效果观察。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效果满意,手术平均耗时15min,切口感染率1.7%,肠粘连1例,平均住院时间5d,随访半年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能谱CT增强扫描,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影的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病理已确诊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各20例,均用宝石能谱CT进行GSI扫描,在宝石能谱成像浏览器(GSIviewer)的软件上进行,得到能谱曲线含碘量图40-140keV能量水平的CT值及斜率值对比,最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增强扫描中40-140keV能量水平的CT值中,40-70keV能量水平的CT值小细胞肺癌组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能谱曲线肿瘤内40-70keV兴趣区(ROI)碘含量斜率各为(2.07+0.76)、(3.08+1.16),两组组间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能谱成像上碘含量不同的特征,可以初步区分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为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洪涛  张远平 《江西医药》2011,46(9):830-831
目的总结小脑梗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误诊及治疗情况。结果 (1)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是小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2)由于小脑梗死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及非特异性,误诊达58.82%。结论基层内科医师应正确认识小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减少误诊,及时进行诊断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小脑髓母细胞瘤合并小脑血管畸形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小脑髓母细胞瘤合并小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症状好转,取得理想疗效,恢复健康,回归社会。结论小脑髓母细胞瘤合并小脑血管畸形可以治愈,但要密切观察患者预后,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8.
秦海松 《江西医药》2011,46(10):954-955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对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肝癌,24例肝小血管瘤在低场MR的信号特征。结果在T1WI上,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以等信号为主;在T2WI上,小肝癌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肝小血管瘤表现为均匀显著高信号。结论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在低场MRT2WI上的信号特征,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明善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168-168,171
目的:分析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小瞳孔白内障摘除术的有效性及小瞳孔条件下的白内障手术技巧。方法:对50例(60眼)小瞳孔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表面麻醉效果及术中用黏弹剂分离粘连虹膜,旋转摘除晶体核法植入人工晶体60眼。结果:术后瞳孔基本保持圆形,无后囊破裂,术后1周裸眼视力≥0.2且〈0.5者为15眼(25%);≥0.5且〈0.8为30眼(50%),≥0.8为15眼(25%)。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小瞳孔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简便,效果肯定,适合在基层和放盲工作中推行。  相似文献   

20.
肖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122-123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20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6例患者均治愈平稳出院,手术时间平均为40h,术后6~24h患者即可下地活动,24h胃肠功能基本恢复,3~5d即可出院。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患者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减轻经济压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