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性休克(以下简称感休)是临床较常见而又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急重疾病。为了提高抢救的效果,交流经验,总结教训,辽宁中级医刊编辑部和中华医学会鞍山分会,邀请我省有关医务工作者,于1979年5月22日至24日在鞍山举行了关于防治感染性休克的专题座谈  相似文献   

2.
烧伤后"休克心"与早期损害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 烧伤后“休克心”由于烧伤早期出现的心肌缺血缺氧损害 ,以及由此诱发或使烧伤休克加重的现象称为“休克心”。以往认为 ,机体在休克等应激情况下 ,通过血流再分配 ,心脏等主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早期仍可得到保证 ,故烧伤早期一般不会出现心肌的缺血缺氧损害。近年来研究发现 ,烧伤后 30min ,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即减少15 % ,12h减少 6 0 % ,2 4h仍明显低于对照值 ,表明严重烧伤早期心脏的血供即显著减少 ,导致心肌器质性损害[1~ 4 ] 。心肌器质性损害的主要表现或证据 :⑴心功能降低。临床研究发现 ,烧伤 1/ 2d每搏量 (SV)、每搏指数…  相似文献   

3.
朱斌 《药物与人》2014,(9):204-204
目的:分析参麦注射液对于烧伤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用常规方法实施抢救,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87.10%,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休克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烧伤休克患者,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休克治疗的目的是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力争在1~4小时以内改善微循环,使重要器官如心、脑、肾以及肺脏得到良好的血液灌流,以免发生不可逆性器质性损害,减少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为此,必须采取以下紧急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小儿烧伤经常发生,我院自2008年至2012年8月共收治小儿烧伤110例,其中轻度烧伤63例,重度烧伤17例,特重度烧伤30例。由于小儿解剖、生理学特点,小儿治疗有其特殊性,和成人治疗有差异,现将30例特重烧伤的抗休克治疗做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6.
休克病人的处理原则包括:病因治疗,扩充血容量—在此基础上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给氧、纠酸、以及大量皮质激素。随着对休克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改变着休克的新概念,在治疗上亦有相应的变化。尤其在上述治疗原则基础上的辅助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纳洛酮、ATP—MgCl_2、抑肽酶、抑制三反应系、血浆渗透压等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因为交通、经济、烧伤知识贫乏等原因,很多大面积烧伤患者不能在伤后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我们接诊时病人往往已处于休克或接近于休克状态。特别是小儿,机体调节机能及对体液丧失的耐受能力更差,休克的发生率更是高于成人。接诊时我们往往期望在短时间内输入所缺液体,以使患儿血压、心率、尿量维持在理想状态,但往往由于补液不当,导致脑水肿的发生。所以延迟复苏患者如何进行容量复苏已越来越被我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2~1997年共收治小儿烧伤病人309例,其中男161例,女148例,年龄6个月至8岁。面积1%~85%,深度为Ⅱ度295例,Ⅲ度18例。治愈及好转306例,死亡3例。2护理体会2.1一般护理由于小儿无独立生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rrjk》2017,(23)
目的:对早期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具体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方法:将60例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进行分组,分为集束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种,前者案例数量为30例,后者案例数量为30例,随之比较集束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PACHE评分。结果:集束化治疗组患者在经过24h治疗之后,其APACHE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评分(P0.05)。结论:早期液体复苏为主要模式的感染集束化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早期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率和生存率,预后效果也十分良好,值得在临床操作中不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选择1993~2002年间严重烧伤2 h内入院的患者100例,分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复苏的同时应用抗氧化治疗,结果表明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1.
烧伤早期肠道营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60年代末,自静脉高价营养实施以来,静脉营养应用于严重烧伤病人一直受到重视;中心静脉营养的应用,应该认为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可是,在20多年实践中,中心静脉营养带来了“置管”、“代谢”、“感染”等方面的并发症。近几年来,随着肠道是外科应激中心器官以及...  相似文献   

12.
相作峰 《工企医刊》2005,18(5):29-30
我院烧伤整形科在2000年1月~2002年1月两年间,共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15例,其中8例行休克期切痂植皮治疗(以下简称治疗组)另7例为非休克期切痂植皮治疗(以下简称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补液、抗休克、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及各生命体征监测,除对照组1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山莨菪碱在烧伤休克病人中的用药效果,采用分组对照法,用药组在补液的同时加用山莨菪碱40mg/6h,对照组单纯补液,结果对于及时入院的病人,在相同补液情况下,用药组较非用药组肾功能明显好转,红细胞形态异常率明显下降.说明山莨菪碱在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可逆性障碍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早期感染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8月医院进行治疗的23例早期感染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2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方案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的血清肌酐(C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及总多巴胺使用量、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 h的血清Cr(105.6±10.9) μmol/L低于对照组,MAP(72.3±3.5)mmHg、CVP(10.6±1.5)mmHg及SaO2(96.2±3.2)%水平高于对照组,总多巴胺使用量(178.5±25.4)mg小于对照组,MODS(21.74%)、ARF(8.70%)发生率、死亡率(8.70%)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早期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好,显效快,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贾芸玲  孙杰 《职业与健康》2004,20(2):123-124
烧伤休克复苏过程中,尿液观察是休克监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上往往借此判断烧伤后血容量的变化情况,并且尿的质和量也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机体对休克复苏治疗的反应,因此尿液观察对休克复苏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将我院收治的3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阶段的尿液观察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是指烧伤后 ,由于交通不便、医疗条件或医疗水平所限等原因 ,致使伤后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补液治疗 ,入院时已出现严重休克者。随着复苏治疗时间的延迟 ,纠正休克所须的时间亦延长 ,全身感染率增加 ,脏器损害发病率增高 ,是烧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按常规复苏方案进行补液治疗效果大多不佳 ,需要在严密监护下进行快速复苏[1 ,2 ] 。本文就我所收治的 2 0例烧伤面积 >40 %的病人开展休克延迟快速复苏的护理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8例 ,女 2例 ;年龄 15~ 45岁 ;烧伤面积 ( 5 9 3± 17 4) %,无其它…  相似文献   

17.
烧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均常见,它是指各种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始于皮肤、由表及里的一种损伤。临床上分为轻度烧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特重度烧伤四种。近年来,我科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的救治。即在抗休克,切痂、抗感染、治疗败血症以及护理等方面,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些临床成功,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为在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救治和护理不及时或不得法而引起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现象在临床上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早期救治与康复一体化的烧伤治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跃生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0):1297-1298,1301
1 我国烧伤治愈率多年来已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自 195 8年全面系统的烧伤救治研究以来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 ,认识了烧伤的基本发展规律 ,特别是对烧伤早期处理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适合国情、中西医结合、比较完整的烧伤治疗措施[1~ 5] :⑴早在上世纪 60年代 ,即提出“从整体出发 ,维护伤员自身抗病能力”的烧伤治疗指导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 ,改进了许多烧伤治疗措施 ,特别是在烧伤早期救治方面。例如 :尽可能在烧伤事故现场附近的医疗单位进行早期救治。技术力量前伸 ,避免长途运送和颠簸伤员 ;根据大量伤员伤情严重…  相似文献   

19.
疤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的必然产物,任何创伤的愈合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疤痕形成。但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由于全身或局部及治疗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异常的修复。特别是深度烧伤疤痕增生与挛缩常会破坏人体表面的完整性或伴有各种程度的功能障碍。笔者经过对1858例深Ⅱ度,烧伤面积在5%~64%和566例Ⅲ度,烧伤面积在3%~26%的烧伤伤员的住院病历分析中认为,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有些是由于严重深度烧伤直接破坏所致,  相似文献   

20.
特大面积烧伤早期创面真菌感染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的降低及创面的特点等使创面早期发生真菌集结并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多。文献显示,发展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例,其死亡率高达72%。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中有7例发生创面真菌感染。经积极治疗,除1例因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获成功救治,现将其治疗及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发生真菌感染的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在21~54岁间,烧伤面积为72%~99%,创面深度为深Ⅱ°~Ⅲ°,Ⅲ°创面在30%~70%之间。其中热水泥烫伤2例,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