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联合家属全程陪伴孕妇待产及分娩对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等的影响.方法:孕妇在临产过程中,允许一位家属进入温馨产房陪伴孕妇度过临产、分娩的全过程.抽取50例陪产者为观察组,再抽取50例无家属陪产者为对照组,对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程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产程较对照组显著短,产后出血量少,难产率明显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改革待产制度、设立温馨产房家属全程陪产是必要的,可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属陪伴产妇分娩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产妇在待产的过程中,允许一位家属穿产房专用衣、裤,戴口罩及帽子进入家庭分娩室陪伴产妇分娩,每位产妇由1名助产士负责全程监护、接生。随机抽取180例有陪产者的产妇为观察组,抽取180例无陪产者的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分娩方式及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减少显著,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降低,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结论在医院环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属陪产是必要的,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温水沐浴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缓解疼痛的有效性.方法 5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0,观察组在第一产程宫口开4 cm后进行温水沐浴,家属陪伴,宫口全开后上产床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对两组第一产程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感染率等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第一产程中,观察组疼痛程度、产程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水沐浴待产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第一产程的分娩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长,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水中待产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38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活跃期后进入温水池中浸泡待产,宫口开全后离开水池上产床分娩,随机取同期38例同等条件的初产妇为对照组,单纯导乐陪伴分娩,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的镇痛有效率、活跃期时间、总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待产可有效缓解分娩疼痛,而且产程缩短,提高阴道分娩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适用范围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陪伴待产及调整待产姿势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85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待产分娩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陪伴待产及调整待产姿势模式,就两组采用不同方法下的剖宫产率及药物引产率等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4.65%)、药物引产率(11.63%)相比于对照组[(19.05%),(30.95%)],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陪伴待产及调整待产姿势模式,可降低剖宫产率,并实现药物干预的有效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对分娩期孕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0例全程陪伴分娩组及76例未全程陪伴分娩即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心理状态、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量.结果:全程陪伴分娩组心理承受能力强、产程缩短、剖腹产率低、产后出血少.结论:全程陪伴分娩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导乐陪伴与自由体位联合应用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02年3~1 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在产妇临产后的第一产程中由专职助产师(士)担任导乐员,同时家属也进行陪产,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即卧、走、立、坐、蹲、跪、趴等,由产妇自由选择,同时随机抽取2001年未开展导乐陪伴与自由体位的住院分娩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产程中一般以平卧位为主.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产程中用药、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明显缩短,产程中用药减少,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导乐陪伴与自由体位联合应用可使自然分娩率提高,手术产率下降,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导乐陪伴与自由体位联合应用对促进自然分娩 ,降低手术产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 2 0 0 2年 3~ 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2 5 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 ,在产妇临产后的第一产程中由专职助产师 (士 )担任导乐员 ,同时家属也进行陪产 ,产妇采取自由体位 ,即卧、走、立、坐、蹲、跪、趴等 ,由产妇自由选择 ,同时随机抽取 2 0 0 1年未开展导乐陪伴与自由体位的住院分娩产妇 2 0 0例作为对照组 ,产程中一般以平卧位为主。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产程中用药、新生儿 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明显缩短 ,产程中用药减少 ,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第一产程导乐陪伴与自由体位联合应用可使自然分娩率提高 ,手术产率下降 ,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温馨陪产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的240名初产妇随机分为温馨陪产组(陪伴组)和常规分娩组(对照组)各120例,观察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自然分娩产程时间和产后2 h内出血量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陪伴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2 h内出血量显著降低 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温馨陪产增加了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保证了母儿安全,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是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秀红  马敏  孙晶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68-3669
目的:探讨在导乐陪伴分娩的过程中实施拉玛泽分娩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3月分娩实施导乐全程陪产的产妇中,随机抽取81例产妇为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随机抽取75例为对照组,未给予指导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观察两组产妇产时疼痛情况、产程的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时疼痛程度降低,缩短了产程的时间,降低了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的过程中实施拉玛泽分娩法,可明显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有明显的镇痛效果,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导乐陪伴分娩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春玲  高宝香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62-1763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分娩过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105例初产妇(观察组)与同期进入活跃期后仅由家属陪伴的100例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导乐陪伴分娩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及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母婴健康。结论:因此,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导乐(Dou la)陪伴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5年6月~12月对本院76例初产妇(观察组),在家属陪伴的同时采用导乐陪伴式分娩,与同期78例(对照组)仅有家属陪伴分娩的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对产痛明显减轻,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11.8%,对照组为2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式分娩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降低了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燕飞  陈静 《中国保健》2008,16(15):637-638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68例,其中234例参加过孕妇学校培训为观察组,未参加孕妇学校培训2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母乳分泌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对照组显著缩短,初乳分泌比对照组显著提前.结论孕期健康教育可提高产科质量,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乳喂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待产体位对足月头位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和美妇儿医院收治的足月头位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产妇入院后不限制其待产体位,采用自由舒适的体位待产,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待产体位。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806,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脐带脱垂。研究组产妇失眠、头晕、胸闷、心慌和纳差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125、9.624、15.908、14.400、16.151,均P<0.05),研究组产妇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前流出羊水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9.559、5.295、15.687,均P<0.05);而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086,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导尿次数、粪便污染、新生儿窒息以及产褥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足月头位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采取自由体位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产科医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43-2444
目的:探讨现代产科医学模式。方法:取2003年12月~2004年10月该院足月、单胎、头位行导乐陪伴分娩产妇1 592例为观察组,并取2003年2~12月间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且非导乐分娩足月、单胎、头位的产妇1 3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室息率、产妇满意度。同时将观察组中参加孕妇学校732例产妇与未参加孕妇学校的860例产妇进行对比,比较其剖宫产率及经阴道助产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比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孕妇学校、陪伴导乐分娩能降低分娩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符合以产妇为中心的现代产科医学模式,能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有利于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的应用,为产妇提供人性化的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将在我院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正常足月妊娠孕妇(除外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及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随机分为陪伴分娩组200例、传统分娩方式200例进行分析。结果200例陪伴分娩组孕妇的剖宫产率、胎吸助产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陪伴分娩组孕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模式在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缩短产程、减少母婴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分娩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娩球运动方式待产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娩球运动对正常分娩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7月入产房分娩的待产妇60例,条件为:孕期已学习分娩球运动而且自孕妇临产开始,产科检查无异常,胎膜未破,排除妊娠期并发症的待产妇。按入院单双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由助产士按正常观察产程监护,让待产妇在第一产程使用分娩球,包括坐式、前倾式、背/坐靠式及伴侣支持等待产方式。对照组临产后采用常规体位待产方式,如平卧位、交替左右侧卧位。结果观察组手术率降低,疼痛减轻,缩短产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使用分娩球运动能提高分娩率,减轻疼痛,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18.
待产时间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住院待产时间与剖宫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产妇的资料,内容为分娩方式、待产原因、住院待产时间。结果:待产原因对分娩方式无影响(P>0.05),剖宫产产妇住院待产时间与阴道分娩产妇住院待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在医院待产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无医学原因剖宫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分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专人陪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专人全程陪伴,对照组按产房常规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长短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助产士陪伴孕产妇分娩与家属陪伴分娩效果,为助产士陪伴孕产妇分娩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医院妇产科孕产妇30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纳入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家属陪伴分娩、观察组采用助产士陪伴分娩。观察和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和第一、二、三产程、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舒适度、新生儿Apgar评分、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2.00%,剖宫产率为18.00%,对照组分别为44.67%和5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分娩前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陪伴分娩优于家属陪伴分娩,该照护模式能显著改善孕产妇分娩体验、降低剖宫产率、促进母婴健康,因此助产士陪伴孕产妇分娩是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