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报告桥小脑角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和(或)选择性神经根切断术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22例行Ⅴ、Ⅶ、Ⅸ颅神经根减压、梳理及选择性切断术患者的并发症。其中半面痉挛164例, 96例行单纯面神经梳理术,68例行面神经梳理术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减压及选择性切断术128例;舌咽神经根减压术及切断术30例。结果:322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死亡2例(0.6%); 中-重度神经性聋21例(6.5%),听力完全丧失3例(0.9%); 脑脊液漏20例(6.2%)。结论:尽管显微血管减压术及神经根切断术是相当安全的手术,但仍可发生死亡及其他并发症。注重手术细节的处理对降低脑损伤及颅内出血的发生至关重要;尽量避免牵拉及触动耳蜗神经以及术中应用ABR监测可有效防止术后神经性聋的发生。参12  相似文献   

3.
桥小脑角神经根减压术的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报告桥小脑角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和(或)选择性神经根切断术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322例行Ⅴ、Ⅶ、Ⅸ颅神经根减压、梳理及选择性切断术患者的并发症。其中半面痉挛164例, 96例行单纯面神经梳理术, 68例行面神经梳理术+显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感觉根减压及选择性切断术128例;舌咽神经根减压术及切断术30例。结果 322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死亡2例( 0 .6% );中重度神经性聋21例( 6. 5% ),听力完全丧失3例( 0 .9% );脑脊液漏20例(6.2% )。结论 尽管显微血管减压术及神经根切断术是相当安全的手术,但仍可发生死亡及其他并发症。注重手术细节的处理对降低脑损伤及颅内出血的发生至关重要;尽量避免牵拉及触动耳蜗神经以及术中应用ABR监测可有效防止术后神经性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需扩展入桥小脑角。该作者于1962~1993年的30年间治疗19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其中完全局限于颞骨内10例及扩展入桥小脑角9例。其症状包括半面痉挛及进行性面瘫15例;耳聋、耳鸣及眩晕19例;疼痛及耳流脓6例,系胆脂瘤感染之故。颞骨X线摄片、CT和MRI伴Gd增强常可确诊和显示肿瘤的范围。应与听神经瘤、脑膜瘤、转移性癌、蛛网膜囊肿和胆脂瘤鉴别。本文胆脂瘤完全除净(包括其基底膜)18例及仅1例未完全除净,即掏空胆脂瘤及引流。术后14例面功能恢复正常;仅1例面功能未完全恢复;4例面神经移植后至少有60%的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认…  相似文献   

5.
桥小脑角胆脂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6.
桥脑小脑角胆脂瘤占颅内胆脂瘤的20~40%,占该区肿瘤6~9%,仅次于听神经瘤而居第二位。临床分为桥脑小脑角肿瘤型和三叉神经痛型两种。作者报告12例,半数以上累及听神经,其中10例为三叉神经痛型。早期仅有耳鸣、耳聋和面痛时,诊断比较困难,除进行神经系统体检、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外,还可采用后颅窝脑池碘油造影术。以往治疗多采用枕下径路开颅术切除,因距离较远,必须牵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在桥小脑角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内窥镜在桥小脑角手术中的应用张开文我科于1994年6~12月在35例(35侧)桥小脑角手术中应用内窥镜,取得良好手术效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35例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31~72岁;左21侧,右14侧;病程2~20年。半面痉挛...  相似文献   

9.
在桥小脑角手术中为了扩大暴露,减少术中误判,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在手术中配合应用了内窥镜。报道24例(半面痉挛11例、三叉神经痛9例、舌咽神经痛2例、顽固性外周性眩晕及听神经瘤各1例)内窥镜下桥小脑角(CPA)手术的体会。内窥镜扩展了对桥小脑角结构的暴露,提供较手术显微镜更加清晰的术野。可将窥镜推至病变神经根部仔细观察,利于查明责任血管。在不改变神经血管位置的情况下可方便地进行神经根减压梳理及选择性切断。介绍了内窥镜下的手术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认为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客观评价桥小脑角显微血管压迫和实施神经根手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内窥镜在桥小脑角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104例桥小脑角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重点分析了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结果 104例桥小脑角手术中,13例出现并发症,占12.5%,包括术中发生小脑肿胀2例,神经性聋1例,面神经麻痹1例,颅内感染5例,脑脊液漏3例,脑梗塞1例;经合理治疗,除1例神经性聋和1例面神经麻痹未愈外,其余并发症均治愈。结论合理规范的桥小脑角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借助硬质HoPkins杆状光导纤维内窥镜,对10例尸体作桥小脑角解剖学检查,分0、25和110度三种不同视角,卤素光源,窥镜直径4mm,经乳突进路沿小脑前缘插入,迷路后径路较乙状窦后径路为好,其优点是到达底池距离短,且对小脑压陷小。桥小脑角呈V形,底为脑桥臂,顶为小脑幕,在新鲜标本底地内的纤细网状结构浸浴于脑脊液中,取可塑性拉钩轻轻牵压小脑,使窥镜旁越蜘网膜层小梁顺利行人桥小脑角。为了便于阐明,将桥小脑角分4个层面记述:1.最上层容纳三叉神经和外展神经,三叉神经位置偏外,朝向美克耳氏腔;外展神经通过岩鞍韧带出依底…  相似文献   

13.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gia,TN)是中、老年人面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桥小脑角手术已成为治疗TN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耳神经外科学的发展,不少资深耳科医生涉足这一领域,因为只要熟悉桥小脑角解剖、合理选择术式并注意操作技巧,就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 病因TN分症状性和特发性,临床上以特发性多见,但病因不十分明确。1934年Dandy在枕下开颅手术治疗TN患者时,首次发现三叉神经入根区有血管压迫,提出血管压迫神经根是致痛的原因之一。1959年Gardner和Miklos报道,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TN有效,从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文献中关于桥小脑角肿瘤切除后的病理学研究甚少。De Moura(1968)曾报道2例发现耳蜗有严重变性,全耳蜗骨管都有新骨形成;另有2例于颅后窝术后立即死亡,经病检在内耳道仍有较大的残余肿瘤,耳蜗亦严重变性。本文报道9例患者10个颞骨的术后组织病理学所见。患者3男6女;8例为听神经瘤(其中1例为双侧),1例脑膜瘤。手术方式:2耳取颅中窝经路,6耳经迷路,1耳迷路后径路,1耳为经迷路和枕  相似文献   

15.
桥小脑角手术中切断岩静脉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5年以来,我们在经乙状窦后入路行44例桥小脑角手术时,对20例挡住视线、影响操作的岩静脉,均予电凝后剪断。术中无出血及相应并发症发生。本文试就在桥小脑角手术中先处理好岩静脉的意义进行探讨,以供同道们参考。1资料与方法44例中,男17例,女27例;年龄33~76岁,平均58.6岁;病程1~20年,平均8.2年。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6例,肿瘤继发三叉神经痛8例,半面痉挛10例。在行桥小脑角手术中见:岩静脉单干28例,双干13例,3干3例。其中,18例的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外侧(包括脉瘤外侧4例),2例位于Ⅶ、Ⅷ颅神经外侧。此20例中,岩…  相似文献   

16.
17.
小脑桥脑角(CPA)肿瘤以听神经瘤为主,其他肿瘤少见。1981年至1994年间英国剑桥Addenbrooke医院手术治疗少见CPA肿瘤69例,占同期手术的全部CPA肿瘤(438例)的16%,均行神经放射学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其中脑膜瘤31例,原发性CPA胆脂瘤ic例,第见脑神经以外的其他脑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肿瘤14例,脉络膜丛乳头状瘤1例,后颅窝动脉瘤2例,侵入CPA的球体瘤(FisxchD型)5例,淋巴瘤3例,小脑星形细胞瘤、转移性肿瘤、第四脑室表皮样囊肿各1例。31例脑膜瘤中,除1例表现为耳息肉术前病理确诊外,22例…  相似文献   

18.
胆固醇肉芽肿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颞骨内气房阻塞后引起的一种炎性反应。慢性渗出性中耳炎、胆脂瘤、慢性肉芽型乳突炎、急性乳突炎等耳部病变可并发本病。发病原因可能与气房的通气引流不良有关,可发生于颞骨任何部位之气房内,但常见于中耳或乳突处。已有动物实验证明胆固醇肉芽肿的形成与气房引流不良和咽鼓管阻塞有关。作者报导罕见的2例发生于颞骨岩尖部的胆固醇肉芽肿,病变涉及内耳道及桥小脑角。其病变发展过程可能先是气房引流受阻,致岩尖处胆固醇肉芽肿形成。由于无引流通道,因此粘膜肿胀和肉芽形成等病理变化持续不愈,加上腔内  相似文献   

19.
自1995年以来,我们共开展乙状窦后入路血管减压松解梳理术治疗三叉神经痛64例。术中发现桥小脑角区域肿瘤12例,术前均常规行桥小脑角横断层面CT扫描,其中仅1例术前CT诊断为占位病变,余11例均报告无异常发现。本病术前漏诊率高,为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仅供参考。1 临床资料12例桥小脑角区域肿瘤的临床资料与漏诊及术后病理诊断见表1。表1 12例桥小脑角区域肿瘤临床资料编号性别年龄(岁)病程(年)术前CT报告术前诊断术中所见病理报告并发症1女6914无异常发现左三叉神经痛(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桥小脑角脑神经病变510例显微手术的经验,并对病因进行分析。方法 经乙状窦后入路进入桥小脑角,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有关神经构成压迫和各种病灶分别给予相应的减压等处理。结果 桥小脑角脑神经病变510例全部治愈。术中发现因责任血管压迫者466例,占91.37%;肿瘤15例,占2.94%;蛛网膜粘连者29例,占5.69%。结论 桥小脑角脑神经病变510例,致病因素以责任血管压迫为主,部分为肿瘤压迫,而蛛网膜粘连致病者亦占相当比例;蛛网膜粘连是引起舌咽神经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