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群(fQRS)与T波峰-末间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1例无症状健康体检者,采集静息状态的常规心电图,并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的Ⅱ、V2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进行测量,分析fQRS与T波峰-末间期的关系。结果 67例(16%)检出fQRS,其中84.5%(56/67)的fQRS分布于肢体导联,另15.5%(11/67)分布于胸前导联。两组间Ⅱ导联Tpe/R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T/RR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心电图fQRS主要分布在肢体导联,有fQRS者较无fQRS者的T波峰-末间期增大。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的T波峰-末间期(Tep(RR)(1/2))的临床意义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量并计算186例AMI患者(AMI组)的Tpe和Tep(RR)(1/2),与100例无心脏病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MI组Tpe和Tep(RR)(1/2)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组显著高于生存组,生存组入院时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室性心动过速组Tpe和Tep(RR)(1/2)明显高于室性期前收缩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1)。Tep(RR)(1/2)≥150ms者病死率、多发心肌梗死、心功能Ⅲ、Ⅳ级、室性心律失常、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Tep(RR)(1/2)<150ms者(P<0·01或<0·05)。结论:Tpe对判断AMI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Tpe离散度(Tped)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之预测价值。方法对82例ANI者按是否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分剐测量其入院24h内首次心电图的R—R间距、Q—T间期、Q—Tp、Tpe以及Tped,并进行分析。结果Tpe及TpedA组较B组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及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及0.01)。结论在AMI者中,A组ripe及Tped均较B组明显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望成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薛洁  张博  文博  李亮  李灿灿  余贵洋  丁莉 《心脏杂志》2014,26(4):437-43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e)测量的最佳导联。方法:纳入2011~2013年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AMI患者232例,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2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中全部导联的Tpe值并进行比较。结果:AMI组中V2导联的Tpe值最大,与其它各导联上的Tpe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V2导联的Tpe值,除与V3导联无统计学差异外,均大于其它导联(P0.05)。AMI组中各导联的Tpe值均大于对照组相应导联的Tpe值[(113±16)ms vs.(87±18)ms,P0.05]。结论:在AMI患者和正常人中,测量和分析T波峰末间期时,选择胸前区导联可能更具可靠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上T波峰末间期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手工测量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急性期和恢复期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的T波峰末间期(Tp-Te),并按心梗急性期是否发生过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对比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心梗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Tp-Te间期的差别。结果心梗急性期的Tp-Te显著长于心梗恢复期的Tp-Te(P<0.01),但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e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e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表心电图T波的Tp-Te能够反映急性心梗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但目前要有Tp-Te评价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易患性还需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者T波峰-末(1协)间期及Tpe离散度(Tped)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预测价值。方法对149例DCM者按是否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而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分别测量其入院后24h内首次心电图的R—R间距,Q—T间期,Qrp(Q为自QRS波群的起点至正向T波的顶点或负向的T波最低点的距离),并测算出T波顶.最至T波终点的距离,即Tpe(P—e=QT—QTp),以及Tped(即:最长Wpe与最短Tpe之差)。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A组Tpe较B组明显延长(140.938±22.196ms〉93.833±25.91ms)。A组Tped也较B组明显延长(60.313±9.327ms〉34.083±12.866ms)。结论在DCM者中A组Tpe及Tped均较B组明显延长,表明A组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具有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Tp-Te/QT比值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心电图、脑电图二室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4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分为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72例;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340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Tp-Te间期、QT间期,计算出Tp-Te间期、QTc间期及Tp-Te/QT比值,并对两组患者Tp-Te间期、QTc间期及Tp-Te/QT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e间期、Tp-Te/QT比值均较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增加(P0.001)。结论 Tp-Te间期、Tp-Te/QT比值增加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与参松养心胶囊联用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的影响。方法 9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4例),观察组以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及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倍他乐克口服,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Tpe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Tpe间期、Tpe离散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Tpe间期,Tpe离散度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参松养心胶囊联用能缩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pe,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之普通体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Tp-e)的变化,评价Tp-e的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34例冠心病患者与等量非冠心病患者的体表心电图Tp-e值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Tp-e平均值为125.54±21.74ms,非冠心病组为90.48±14.34m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19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Holter和体表心电图记录有频发和/或成对室性早搏,短阵性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心电图之Tp-e延长更为明显。结论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之Tp-e值明显延长,且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更为明显,心电图之Tp-e间期有望应用于临床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用对室性早搏病人T波峰-末间期(Tpe)的影响。方法86例经24h动态心电图证实的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4例),观察组以稳心颗粒(1包,每日3次)及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倍他乐克口服,疗程为5周。治疗前后以动态心电图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室早个数和Tpe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Tpe间期、Tpe离散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Tpe间期,Tpe离散度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68.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用不仅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而且能缩短Tpe,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