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冠状切口在治疗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冠状切口由 Obwegeser(1 985)首先提出并用于颅颌面畸形的治疗 ,后被口腔颌面外科广泛采用。临床实践证明 ,它是良好暴露额、眶、鼻、颧、上颌骨上端的切口。我科自 1 996年以来应用此切口施行面中部骨折手术 81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81例 ,男 67例 ,女性 1 4例 ;年龄2 0~ 46岁 ,中位年龄 37岁。单纯性颧弓骨折 5例 ,颧弓合并眶外侧缘骨折 30例 ,颧弓伴发眶下缘眶壁骨折 8例 ,颧骨颧弓复合骨折 2 8例 ;颧弓伴发上颌骨骨折 1 0例。 81例均采用发际内半冠状切口 ,加用附加切口 5例。1 .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颧骨颧弓骨折的分类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分类与应用。方法 参照Knight和North分类方法,对130例颧骨颧弓骨折病例进行分类。结合不同类别、手术切口入路、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总结分析。结果 Ⅱ类骨折龈颊沟切口入路,Ⅲ-Ⅳ类附加冠状切口、眉弓外切口、眶下眶周切口入路。复杂或陈旧颧骨颧弓骨折应选用半冠状切口入路。结论 根据不同类型骨折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是达到完善解剖复位及精确内固定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总结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本组病例72例,分别为Le FortI、Le FortⅡ、Le FortⅢ型骨折,部分合并颧骨、颧弓骨折及单纯颧骨、颧弓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分别或联合采用口内切口、眶下缘切口及头皮冠状切口进路,暴露骨折端复位骨折,选择不同规格的小型或微型钛板固定。有骨缺损者切取颅骨外板移植修复。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面形、开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骨折固定方法,提高了骨折固定稳定性,保证了效果,能早期促进骨折愈合,为面中部解剖结构的重建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径路治疗上颌骨、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克服了传统手术径路治疗这类骨折手术视野小、骨折复位固定不佳的缺点。这种手术径路可充分显露上颌骨上部、颧骨、颧弓,有利于骨折的复位与固定,且手术切口隐蔽,颜面部无手术瘢痕.本组7例采用这种手术方法,均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点固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通过冠状切口及上颌前庭切口,暴露眶下缘、眶外侧壁、颧弓以及颧牙槽嵴骨折端,复位后对后3处骨折端行钛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3~12个月,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其面形、咬合功能及局部感觉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冠状切口联合上颌前庭切口能充分显露颧骨复合体骨折部位,三点固定能有效恢复面部三维结构,减少睑下附加切口的手术操作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皮半冠状切口结合钛板坚强内固定早期治疗颧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2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加眶下小切口下完成骨折复位及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头皮半冠状切口结合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切口隐蔽、安全及固定可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径路治疗上颌骨,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克服了传统手术径路治疗这类骨折手术视野小,骨折复位固定不佳的缺点,这种手术径路可充分显露上颌骨上部,颧骨,颧弓,有利于骨折的复位与固定,且手术切口隐蔽,颜面部无手术瘢痕,本组7例采用这种手术方法,均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骨折骨不连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颧眶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改良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用于颧骨骨折伤度分析的初步研究;颌骨骨折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经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治疗复杂面中部骨折  相似文献   

9.
<正> 对于颧骨骨折合并有上颌骨眶下缘处及颧弓部位的粉碎性骨折,应用了沿下眼睑缘的切口,向颞侧延伸至颧弓部位,对颧骨骨折的治疗既方便又隐蔽,现介绍如下: 1.在0.5~1%普罗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沿下眼睑缘下3mm处作一平行切口、达睑颞侧皱纹处,沿此皱纹向颧弓上缘处作一切口,共计长约8~10cm。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眼轮匝肌后,暴露眶下缘和眶外侧缘,颧骨颊面和颧弓,此处要注意保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颧骨、颧弓骨折通常需要冠状切口、下睑切口和口内切口进路,逐一进行裂开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简便而可靠的修复方法。方法 针对颧骨、颧弓骨折其内侧相邻的上颌骨结构稳定、颧骨的近中骨折端移位不明显的6例患者,采取半冠状切口,按顺序复位固定的方法,由后向前做颧弓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核查眶外壁颧额缝和颧蝶缝的衔接无误,最后完成颧额缝处骨折的固定。不需做下眼睑、口内切口以及眶下缘颧上颌缝的固定和口内颧牙槽嵴的骨折固定。结果 本组6例病例均顺利完成骨折复位与固定。术后CT扫描显示各个骨折断端,包括上颌窦后外壁、眶外壁等,都获得精确的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两侧面部宽度和颧骨突度基本对称,面形恢复满意。开、闭口功能正常。未发生颞下颌关节损伤、视力损害及面神经额支损伤。结论 应用近中骨折端稳定的颧骨骨折的简略复位固定技术,可恢复颧骨、颧弓的解剖位置。  相似文献   

11.
发际内头皮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头皮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中重建骨骼形态的效果。方法:应用发际内头皮冠状切口进路对21例颧骨颧弓骨折病例进行复位和固定,分析其治疗方法的优越性、效果、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21例患者术后面型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头皮冠状切口对颧骨颧弓三维结构的重建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好,操作方便,复位精确,面部不遗留疤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颌间牵引钛钉在颌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翼外肌一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的探讨;颌面部交通事故伤237例临床分析;发际内头皮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眶底骨折钛网修复13例临床分析;颧眶骨折合并眼球内陷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颧骨颧弓联合骨折手术中,探寻一种优于头皮冠状切口的手术进路。方法:改良耳颞手术切口,用于颧骨颧弓骨折开放复位病例35例,观察该手术进路的术区显露程度,术中出血情况,术区皮肤弹性及神经功能情况,了解患者对手术切口的满意度。结果:35例患者均可显露整个颧弓上部及眶外侧缘,满足颧骨颧弓联合手术的显露需要,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没有出现颞区麻木及面瘫症状,术后半年皮肤弹性良好者33例,达94.29%。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100%。结论:改良耳颞手术切口优于头皮冠状切口的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4.
经半冠状切口应用微型钛板治疗颧骨颧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杂的颧骨颧弓骨折,采用半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半侧冠状切口入路,于发际后2.0cm左右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在直视下使骨折处达到解剖复位,用微型钛板固定,从而恢复良好的外形和功能。结果:运用该方法治疗复杂颧骨颧弓骨折患者46例,均Ⅰ期愈合,术后3~6个月复查,两侧面部对称,张口度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好。X线显示:骨折断端愈合良好,面形和功能恢复理想。结论:半侧冠状切口使术野暴露清楚,在直视下便于操作;切口隐蔽安全,不影响美观,微型钛板固定稳定,组织相容性好,是治疗复杂颧骨颧弓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颧骨复合体损伤占面中部骨折的45%,作者推出一种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微创疗法。 患者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6.11~1997.11经治的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男45例,女7例,平均37.9岁),其中颧骨骨折44例,颧骨伴颧弓骨折4例,眶—颧骨折2例,颧骨粉碎性骨折2例,所有病例接伤后1周内和1周后手术分2组。全  相似文献   

16.
颧骨位于面中部,参与面部宽度和突度的形成,是面部结构、功能和美观的关键标志。因其体表位置较突出,易受外力作用发生骨折。又因其参与眶外侧壁、眶底及颧弓的构成,故颧骨的骨折常波及上述邻近骨而引发颧骨复合体骨折。根据最小侵袭理论,采用合理的手术切口,应用恰当的内固定材料,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临床具体病例,运用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检索的方法对1例颧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冠状切口结合小钛板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例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患者,采用半冠状切口暴露骨断端,精确复位后以小钛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并发证。随访3个月~1a,患者对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半冠状切口结合小钛板固定治疗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具有切口隐蔽、安全、固定可靠及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科对颧骨、眶骨部位的骨折,采用头颅冠状切口进路的方法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病例报告 孙某,男性,34岁。因左面部外伤入院。检查:左眼突出,眶下区、颧骨、颧弓塌陷,张口受  相似文献   

19.
颜面中份陈旧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1986年1月至1998年11月采用新手术方法治疗76例颜面中份骨折,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男68例,女8例。年龄20~45岁。单纯颧弓骨折31例,眶下缘眶壁骨折9例,颧骨骨折26例,陈旧性上颌骨骨折10例。本组76例均经手术治疗。颧弓、颧骨及眶外侧壁骨折采用发际内半冠...  相似文献   

20.
颧上颌复合体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颧上颌复合体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之一,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在面中部骨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骨折后不仅引起局部凹陷畸形,甚至导致开口受限、复视等功能障碍。作者结合文献复习和临床经验,对颧上颌复合体骨折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认为眉侧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入路,可以避免冠状切口的种种弊端。此法可在直视下开放复位,较好地暴露颧骨、上颌骨连接处及眶下区骨折,切断颧骨咬肌附丽,松解颧骨骨折块,再进行内固定,效果良好。手术后瘢痕小,面神经功能无损伤,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