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患者的活检黏膜的组织学分级与临床分级和内镜下分级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分级的方法来描述133例AUC患者的病理、临床和内镜特征,采用记分方法描述各临床表现,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33例.AUC的组织学分级为I级29例,Ⅱ级45例,Ⅲ级37例,Ⅳ级22例;临床分级为I级85例,Ⅱ级39例,Ⅲ级9例;肠镜分级为I级8例,Ⅱ级30例,Ⅲ级16例,Ⅳ级79例。组织学分级与血便程度(r=0.49,P=0.000)、排便次数(r=0.30,P=0.001)、血沉(r=0.42,P=0.000)、临床活动指数(r=0.56,P=0.000)、临床分级(r=0.52,P=0.000)、结肠镜分级(r=0.35,P=0.000)均有正相关性,与血清白蛋白(r=-0.31,P=0.000)有负相关性,而与血红蛋白(r=-0.13,P=0.125)无明显相关。轻中度患者经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周后,在临床为完全缓解的68例中,组织学分级为0级仅19例,肠镜分级为0级仅16例,大部分患者仍有组织学与肠镜分级I级的改变。临床缓解和肠镜分级为0级的16例中,仍有7例组织学分级为I级。临床缓解、肠镜分级和组织学分级均为0级者仅有9例。结论.AUC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级、内镜分级的分布有不一致性。组织学分级与血便的程度、大便的次数、血沉、临床活动指数、临床分级和肠镜分级之间有正相关性;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性。在疗效评价中,组织学分级优于肠镜分级,肠镜分级优于临床分级。  相似文献   

2.
粪便钙卫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判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粪便钙卫蛋白测定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判断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性的价值,并与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客观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方法确诊的UC患者76例,在结肠镜检查前1周内留取5g粪便进行粪便钙卫蛋白测定,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同时检查血红蛋白、白蛋白、ESR和CRP,记录患者1周内的临床表现。疾病活动性根据内镜和组织学标准判断。取结肠镜正常的61例门诊患者粪便样本作为对照。结果活动期UC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515μg/g)显著高于缓解期(7.5μg/g,P〈0.01)和正常对照(5.7μg/g,n=61,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与活动期各级(Ⅰ、Ⅱ、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钙卫蛋白水平与活动期UC内镜分级显著相关(r=0.876,P〈0.01),CRP和ESR与内镜分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25(P〈0.01)和r=0.302(P〈0.01),低于粪便钙卫蛋白。结论粪便钙卫蛋白与UC内镜分级标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客观反映UC的炎症活动情况,比血清学指标ESR和CRP更敏感和特异;而且是一种方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弥补内镜检查痛苦大、价格高、不宜反复检查的不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核转录因子-kB(NF—kB)表达和肥大细胞的变化,以及三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2个黏膜标本取自行结肠镜检查的UC病人,并对UC的病理组织学炎症进行分级,Ⅰ、Ⅱ级12例,Ⅲ、Ⅳ级20例;对照组肠黏膜取白15名健康成人。半定量RT—PCR检测两组肠黏膜PAR-2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AR-2、NF—KBp65蛋白表达和肥大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组肠黏膜中PAR-2mRNA和蛋白过度表达,PAR-2mRNA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C组肠黏膜肥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肠黏膜无或微弱阳性PAR-2、NF—KBp65表达。病理分级Ⅲ、Ⅳ级肠黏膜PAR-2、NF—KBp65蛋白表达及肥大细胞数均较病理分级Ⅰ、Ⅱ级组明显增加(P〈0.05)。PAR-2与肥大细胞数量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PAR-2与NF—kBp65之间也呈正相关(r=0.56,P〈0.01)。结论UC的发生发展与PAR-2、NF—KBp65的过度表达及肥大细胞数量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5-脂氧合酶(5-LOX)蛋白及5-LOXmRNA的表达及其与UC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取32例UC患者结肠黏膜标本根据内镜及组织学进行分级,同时收集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标本2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法检测UC患者结肠黏膜5-LOX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32例UC患者内镜分级Ⅰ级10例,Ⅱ级19例,Ⅲ级3例 组织学分级1级19例,2级9例,3级4例.UC患者结肠黏膜5-LO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5-LO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加 5-LOX蛋白表达与内镜分级之间存在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之间不相关(P>0.05).结论 UC患者结肠黏膜中5-L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5-LO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度,可作为UC治疗的靶位,在UC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窄带光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肠镜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缓解期患者的黏膜血管形态(mucosal vascular pattern, MVP)分型对组织学愈合和临床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潍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2例临床缓解期UC患者被纳入研究并接受肠镜检查,采集白光和NBI内镜图像并进行活组织检查,依据白光下图像进行梅奥内镜评分(Mayo endoscopic score, MES),根据NBI下黏膜血管形态进行MVP分型,使用Nancy指数(NI)评估组织学愈合情况并对患者随访1年。计算MES和MVP分型与组织学愈合及复发的Spearman相关系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应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白光与NBI内镜诊断临床缓解期UC组织学愈合的准确性。结果 根据MVP分型标准,将142例UC患者进行分型,其中47例定义为清晰,63例定义为模糊,32例定义为不可见。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BI内镜下MVP分型与组织学愈合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549, P<0.001),MES与组织学愈合之间具有中度相关性(r=0.462, P<0.001);NBI内镜下MVP分型与临床复发之间具有中度相关性(r=0.451,P<0.001),MES与临床复发之间具有中度相关性(r=0.352,P<0.001)。NBI判断临床缓解期UC组织学愈合的AUC为0.809(95%CI:0.738~0.879),灵敏度84.6%(77/91),特异度64.7%(33/51),优于白光内镜,其AUC为0.763(95%CI:0.678~0.848),灵敏度81.3%(74/91),特异度66.7%(34/51)。结论 NBI内镜下MVP分型可以预测UC患者临床缓解期的组织学愈合,且优于白光内镜。  相似文献   

6.
背景: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活动期UC患者尿MCP-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50例活动期UC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以ELISA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尿MCP-1水平,并与UC患者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活动期UC患者尿MCP-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24±16.84)pg/ml对(16.47±7.73)pg/ml,P〈0.05]。UC患者尿MCP-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营养风险相关(P〈0.05),但与疾病临床类型、内镜分级不相关(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尿MCP-1水平增高.且与UC疾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和营养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mad3和Smad7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UC患者的结肠黏膜及16例正常结肠黏膜(对照组)中Smad3和Smad7的表达.回顾性分析Smad3和Smad7的表达与UC临床分期、病变范围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Smad3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与病变范围无相关性(r_s=-0.192,P=0.141),但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_s=-0.283.P=0.029).Smad7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值均<0.05),且活动期显著高于缓解期(Z=2.097,P=0.036);其与病变范围无关(r_s=0.066,P=0.614),但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_s=0.453.P=0.000).相关分析结果提示,Smad3和Smad7在UC中的表达水平间呈负相关(r_s=0.420,P=0.001).结论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蛋白的异常表达与UC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Smad7有可能成为反映UC疾病活动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3,MMP-3)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复合法制备UC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中MMP-3和PPAR-γ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关系。结果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中MMP-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18/20)和55%(11/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MMP-3的表达在UC大鼠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74.79±7.75、88.07±7.05、98.77±6.87;UC大鼠Ⅰ级、Ⅱ级、Ⅲ级两两比较MMP-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AR-γ在模型组大鼠结肠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35%(7/20),在正常大鼠结肠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80%(16/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UC大鼠Ⅰ级、Ⅱ级、Ⅲ级PPAR-γ的表达分别为74.09±13.76、49.25±10.86、11.76±6.12;UC大鼠Ⅰ级、Ⅱ级、Ⅲ级两两比较PPAR-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大鼠结肠黏膜中MMP-3表达与PPAR-γ表达呈负相关(rs=-0.454,P=0.044)。MMP-3在UC大鼠结肠黏膜中呈过度表达,并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UC大鼠结肠黏膜中PPAR-γ表达明显下降,且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结论MMP-3与PPAR-γ不同表达在UC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协同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UC临床诊断及评估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C反应蛋白 (CRP)活性与尿白蛋白 (AU )含量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病情活动性与严重性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试剂盒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 2 5例缓解期UC患者、3 2例活动期UC患者及 3 0例对照组的血浆CRP活性及AU含量 ,并对活动期患者行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评价病情轻重程度。结果 活动期患者组血CRP活性和AU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 (P <0 .0 1) ,且二者与UC病情活动性、病情分型均呈显著正相关 ,与内镜表现分级呈中度正相关 ,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结论 血CRP活性和AU含量可作为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C反应蛋白反映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背景:临床上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方法有临床活动度、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等,三者常不一致。目的:探讨CRP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价值。方法: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80例克罗恩病(CD)、7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CRP与血沉、临床活动度、内镜表现活动性、组织学活动性、低白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升高的关系;比较临床严重度、病变部位和药物治疗对CRP的影响。结果:CD中CRP与血沉相关;UC中CRP与血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相关。CRP在活动性CD中显著升高(P〈0.01),重度CD和结肠CD中CRP升高较其他各组明显(P〈0.05);活动性UC中CRP亦显著升高(P〈0.01),重度组中CRP升高较其他组明显(P〈0.05)。药物有效控制临床表现时.CRP显著下降(P〈0.01),复发时重新升高(P〉0.05)。结论:CRP升高更适于反映中至重度结肠CD和UC的活动性:具有快速反映药物治疗有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