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神经隐窝进路人工耳蜗植入术骨性通路的显微解剖和鼓阶开窗的立体定位方法,该手术进路骨性通路大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影响。方法对6例成人尸头12侧颞骨行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经面神经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观察和测量面神经隐窝进路骨性通路和鼓阶开窗口的大小以及鼓阶开窗处与面神经、镫骨头、锥隆起、圆窗、匙突等解剖结构的距离,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侧颞骨标本中,颞骨CT观察到面神经隐窝气房11侧(91.7%),1侧无明显气房。面神经隐窝进路骨性通路内外宽度为(2.94±0.28)mm,上下高度为(8.79±0.88)mm,深度为(3.54±0.17)mm,面积为(20.32±3.19)mm2;鼓阶开窗口直径为(1.27±0.21)mm,植入鼓阶内电极长度为(26.2±1.82)mm,鼓阶开窗点与面神经水平段、面神经乳突段、锥隆起、镫骨头、匙突的距离分别为(4.22±0.39)mm、(7.25±0.26)mm、(3.40±0.44)mm、(3.82±0.46)mm和(5.10±0.60)mm。结论颞骨CT可了解面神经隐窝气房情况,面神经隐窝进路骨性通路的大小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术电极插入,圆窗龛、圆窗、镫骨头、锥隆起、匙突等解剖结构可作为鼓阶开窗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面神经隐窝进路手术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开展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8例(16侧)成人尸头颞骨按照面神经隐窝进路行手术解剖,观察和测量面神经隐窝进路入口、面神经、镫骨头、圆窗、圆窗龛、锥隆起、匙突等解剖结构,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面神经隐窝进路骨性入口内外宽度为(2.94±0.32)mm,上下高度为(8.83±0.84)mm,深度为(3.51±0.17)mm。镫骨头与面神经水平段的距离为(1.38±0.21)mm,与面神经乳突段的距离为(6.94±0.47)mm,与圆窗的距离为(3.60±0.55)mm,与匙突的距离为(2.23±0.33)mm,与锤骨前韧带的距离为(4.93±0.61)mm。锥隆起与面神经水平段的距离为(1.05±0.09)mm,与面神经乳突段的距离为(5.63±0.41)mm,与圆窗的距离为(3.01±0.34)mm,与圆窗龛的距离为(3.29±0.44)mm,与匙突的距离为(4.13±0.51)mm。圆窗与匙突的距离为(5.11±0.61)mm,与面神经水平段的距离为(3.97±0.61)mm。圆窗龛与面神经水平段的距离为(4.13±0.38)mm,与面神经乳突段的距离为(7.28±0.29)mm。结论:面神经隐窝进路在现代耳显微外科手术中有重要地位,砧骨短脚、镫骨、锥隆起、匙突的解剖位置比较恒定,可作为术中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3.
人工耳蜗植入相关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部分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测量 ,找出与手术相关的因素 ,为临床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取成人颞骨 4 0侧 (左 2 3,右 17)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了锥隆起及面神经管的高度、面神经隐窝和鼓室窦的深度。结果 :锥隆起的高度为 2 .2± 0 .0 7mm,面神经骨管的高度为 3.8± 0 .1mm,面神经隐窝的深度为 1.8± 0 .0 9mm,鼓室窦的深度为 2 .9± 0 .11mm,统计学表明锥隆起与面神经隐窝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 :锥隆起不仅为后鼓室的重要解剖标志 ,也为面神经第二膝、茎突复合体、四个隐窝和五个骨嵴的解剖标志 ,并且锥隆起越高面神经隐窝相应的越深。本研究数据为中耳手术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信息。对手术中避免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识别上鼓室前部面神经管的可靠的骨性手术标志,适用于病变引起中耳解剖模糊时或进行面神经减压术时分辨面神经。这一结构是骨性界标(有时是骨性和膜性的),它形成上鼓室前壁且使其与发育过程中变异而来的上鼓室前部气房分隔开来。它从鼓室盖向上延伸到匙突,向下至鼓膜张肌腱,位于上鼓室内槌骨头的前面。这些特征可以在上半规管水平和面神经膝的颞骨标本横断面上表现出来。界标横跨上鼓室形成连续性屏障,稍下方处则和鼓膜张肌腱相并行,此一水平的界标多为膜性结构。由此界标可以把面神经水平部划分为上鼓室部和上鼓室前部两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多螺旋CT双斜位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进行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中涉及的面神经段及定位解剖标志同层重建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1具尸头标本上模拟经乳突-上鼓室面神经手术入路,观察面神经暴露的范围及定位解剖标志。利用双斜位MPR,对30具完整的成年国人尸体头颅标本进行经乳突-上鼓室面神经手术入路中涉及到的面神经段及定位解剖标志同层面重建,并对4个不同方位图像同层显示解剖标志的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经乳突-上鼓室入路可显露面神经垂直段、面神经锥段、水平全段、膝状神经节和迷路段远端,定位解剖标志有水平半规管、匙突、上鼓室前隐窝。以上解剖标志在双斜位MPR重建图像中可同层显示,显示成功率均为100%,显示程度双斜位均优于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不同方位图像显示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斜位MPR可清晰同层显示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中涉及的主要解剖标志,结合手术进路及手术目的,利用双斜位MPR,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解剖标志的同层重建,能为术者提供更有使用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的解剖特征及其在中耳炎性病变时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正常耳和不同类型中耳炎患者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大小进行观察、测量。结果:正常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前后径为(3.83±1.28)mm,垂直径为(3.67±1.14)mm,高度为(3.76±0.36)mm,齿突长度为(2.84±0.38)mm,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乳突气化类型无关(P>0.05)。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前后径、垂直径与高度以及齿突长度)均与乳突气化类型无关(均P>0.05);本组有8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结构有确切的、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占40%(8/2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明显小于正常耳,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则可能影响中耳通气引流系统,进而于鼓膜局部逐渐形成内陷囊袋,最终形成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相关的幼儿面神经解剖学特点,为开展幼儿中耳手术及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提供参考数值。方法对14具(28侧)幼儿尸头颞骨面神经隐窝及后鼓室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相关的面神经解剖学特点和相关数值。结果面神经隐窝最小者1.82mm,但存在个体差异。鼓索神经到面神经锥曲段、垂直段的距离分别为(3.79±0.45)mm、(2.23±0.57)mm,锥隆起至面神经锥曲段、水平段、垂直段的距离分别是(2.79±0.60)mm、(2.17±0.42)mm、(3.90±0.59)mm,面神经垂直段至圆窗龛前缘中点的距离(4.83±0.70)mm。结论本文为幼儿中耳手术提供了有用的面神经相关参考数据,对手术中避免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颞骨解剖结合中耳手术体会,探讨面神经走行定位,避免中耳手术中面神经损伤.方法:用30侧颞骨标本,模拟面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步骤暴露面神经鼓乳段,确定面神经走行,用易见且恒定的标志进行面神经定位.结果:面神经水平段位于水平半规管与镫骨之间达匙突前上;垂直段位于鼓室后壁,垂直段后缘延长线与水平半规管后1/3相交,夹角为(117.04±2.42)°,其深度位于水平半规管及鼓环平面以下;外膝位于水平半规管前下方.水平半规管中点至面神经最短距离为(1.97±0.53)mm,砧骨短脚至面神经最短距离为(1.03±0.29)mm,匙突至面神经最短距离为(0.93±0.25)mm,镫骨头至面神经最短距离为(1.18±0.42)mm,前庭窗平面鼓沟至面神经的距离为(3.08±0.28)mm,圆窗平面鼓沟与面神经的距离为(2.13±0.34)mm.结论:水平半规管凸、砧骨短脚、镫骨、鼓环及匙突,是面神经鼓乳段理想的定位标志.熟悉面神经走行,可提高中耳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中耳内窥镜解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经不同途径的中耳内窥镜解剖所见。方法 :采用 0°,30°,90°的硬质内窥镜 ,对 17个颞骨标本进行了观察 (其中干标本 6个 ,湿标本 11个 ) ,内窥镜插入途径有 :外耳道 ;耳后切口 (包括乳突腔 鼓窦和乳突腔 后鼓室两条亚途径 ) ;中颅窝。结果 :外耳道途径 :采用 0°,30° ,90°的硬质内窥镜 ,所有鼓室结构都可看见 ,包括鼓室窦、面隐窝、上鼓室前隐窝等隐蔽处 ;乳突腔 鼓窦途径 :可以看见乳突腔、鼓窦、上中鼓室等结构 ;乳突腔 后鼓室途径 :可观察到乳突及中下鼓室结构 ;中颅窝途径 :可以观察到上鼓室、鼓窦、乳突腔及鼓室外侧壁的结构 ,中鼓室的大部分结构亦可观察到。结论 :经不同的途径行内窥镜术能清楚地观察到中耳各个结构 ,因此能减少胆脂瘤的复发率及评价术后中耳腔的状态 ,其中 30°的内窥镜提供的视野较好 ;但如经外耳道途径观察后上鼓室及经乳突腔 鼓窦途径观察后鼓室 ,则 90°内窥镜较适合  相似文献   

10.
伴有面隐窝开放的保留骨桥式乳突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胆脂瘤性中耳乳突炎的保留骨桥式乳突鼓室成形术(intact-bridge tympanomastoidectomy,IBM)术中面神经隐窝开放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3年随访3年以上的63例(65耳)IBM术中开放面神经隐窝治疗的脂瘤性中耳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在保留低位骨桥的解剖关系下,仍能安全开放面神经隐窝,有效清除后鼓室区域的隐匿病灶.结果 本组术后干耳时间4~13周,平均6.2周.62耳术后乳突腔上皮化良好,移植鼓膜愈合,干耳率95%(59/65).3耳耳漏及2耳胆脂瘤珠残留,经再次手术愈合.术后气骨导间距缩小值>10 dB 60耳;平均语言频率气导听阈提高值为(18.5±7.3)dB.结论 基于术前颞骨高分辨CT,结合术中所见,在IBM手术中应用面神经隐窝开放技术,适用于后鼓室区域的探查与病灶清除,有助于减少术中残留和术后复发、提高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