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1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血液透析(HD)患者的贫血,8周后,贫血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共观察12周。血红蛋白(Hb)由51.4±9.3g/L增至88.4±4.7g/L(P<0.001),红细胞比积(Hct)由17.5±2.8%增至31.7±4.2%(P<0.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透析前贫血的疗效,探讨早期治疗肾性贫血的意义.方法患者分两组,治疗组应用r-HuEPO皮下注射,补充叶酸、铁剂,给予饮食疗法、大黄散、控制血压等措施.对照组不用r-HuEPO治疗,其它措施相同.观察症状、HGB、HCT、SCr和血清钾、钠、氯水平.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HGB、HCT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肌酐无明显升高.结论r-HuEPO能明显提高HGB、HCT水平,安全有效治疗透析前贫血,肾性贫血早期治疗值得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35例慢性肾衰患者用rHuFPO前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率的变化及其与红细胞SOD和血浆过氧化脂质浓度的相关性。结果:用rHuFPO的慢性肾衰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率明显增加,并与红细胞SOD呈正相关,与血浆过氧化脂质呈负相关。结论:rHuFPO能够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这与提高红细胞SOD、减少脂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 35例慢性肾衰患者用 r Hu FPO前后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百分率的变化及其与红细胞 SOD和血浆过氧化脂质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用 r Hu FPO的慢性肾衰患者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百分率明显增加 ,并与红细胞 SOD呈正相关 ,与血浆过氧化脂质呈负相关。结论 :r Hu FPO能够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这与提高红细胞 SOD、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7.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透析前贫血的疗效,探讨早期治疗肾性贫血的意义。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r-HuEPO皮下注射,补充叶酸、铁剂,给予饮食疗法,控制血压等措施。对照组不用r-HuEPO治疗,其它措施与治疗组相同。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Hb、HCT、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Hb、HCT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SCr无明显升高。结论r-HuEPO能明显提高Hb、HCT水平,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肾性贫血早期治疗值得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40例曾自栋,王学玉第一冶金建筑公司医院内科(430081)湖北医科大学一院肾内科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我们于1991年1月至1995年1月,应用人工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1966-2007年)、EMBASE(1984-2007年)、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7年)和截至2007年底的中文全文数据库(CNKI、VIP)。纳入针刺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包括2篇英文文献,所有纳入文献均存在一定方法学缺陷,包括随机方法描述不清、未进行分配隐藏等。与包括中成药、中药汤剂在内的6种不同对照组比较,结果均提示针刺在缓解疲劳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同时.针刺在改善疲劳以外的其他症状包括头痛(相对危险度1.37,95%可信区间1.07-1.75)和肌肉骨骼痛(相对危险度1.74,95%可信区间1.28-2.36)方面疗效优于中成药组。另外,有1个研究提示针刺在改善患者精神状况的2个方面包括恐惧(标准平均差-0.51,95%可信区间-0.94— -0.08)和精神病化(标准平均差-0.92,95%可信区间-1.37— -0.48)疗效优于中成药组。结论针刺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有一定近期疗效,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和更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选用前列腺素E1治疗该病提供循证药学证据。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PubMed(1966—2006年),CNKI(1996—2006年)等数据库,按Cochrane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3个研究(1547例)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用常规治疗相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对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改善肾功能效果更优。包括总体有效率[OR5.36,95%CI(2.11,13.61),P=0.0004];血尿素氮[WMD-4.50,95%CI(-5.93,-3.07),P〈0.00001];血肌酐[WMD-74.04,95%CI(-93.97,-54.10),P〈0.00001];内生肌酐清除率[WMD9.75,95%CI(4.45,13.05),P〈0.0001];血红蛋白[WMD2.39,95%CI(0.58,4.19),P=0.01];尿蛋白[WMD-0.62,95%CI(-0.95,-0.30),P=0.0002];但对改善尿量的效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90.95,95%CI(-123.50,305.41),P=0.41]。(2)前列腺素E1和黄芪相比,在降低尿素氮、降低血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尿蛋白效果方面均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轻微的血管疼痛和静脉炎,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列腺素E1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Issue 1,2011)、PubMed(1980—2011.7)、MEDLINE(1966—2011)、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1991—20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11.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1.7)、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1.7)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83—2011.7),同时手工检索4种中医杂志,检索时间均为2010.1—2011.8,语言限于中英文,收集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对偏倚风险的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RCT,均为低质量研究,共3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0,95%C(I1.09,1.54)],针灸配合药物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药物。结论: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有一定疗效,但由于纳入试验质量均较低,仍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灸与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针灸与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BMdisc(1978—2009年)、CNKI(1979—2009年)、VIP(1989—2009年)和万方(1998—2009年)、PubMed(1966—2009年)、EMBASE(1980—2009年)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Issue4,2008)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5.0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0.20软件。结果共纳入2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有20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24项HAMD减分率),针灸VS.盐酸氟西汀在第8周时有差别[相对危险度1.15,95%可信区间(1.07,1.24)],在第4、6周时没有差别。(2)有效率(17项HAMD减分率),针灸vs.盐酸氟西汀或阿米替林无差别。(3)24项HAMD评分情况,针灸vs.盐酸氟西汀在第1、4周时有差别[加权均数差-3.80,95%可信区间(-7.64,0.04)、加权均数差-1.34,95%可信区间(-2.67,-0.02)],在第2、6、8、24周均无差别;针灸VS.阿米替林有差别。(4)17项HAMD评分情况,针灸vs.盐酸氟西汀在第4周有差别[加权均数差-1.15,95%可信区间(-2.01,-0.30)],在第2、6周时没有差别;针灸vs.阿米替林没有差别。(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针灸vs.盐酸氟西汀或阿米替林有差别。(6)安全性,共有12项试验报道了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有2项试验分别采用TESS评分和SERS评分量表,其余为描述性分析,均显示针灸组不良反应要少于西药组。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与西药相比,优势尚不能确定,但不良反应少,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使用免疫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暴露前和暴露后的预防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Cochrane肝胆病组对照试验注册中心、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中心、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Online、Excerpta Medica Databas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手工检索3种中文杂志,收集免疫球蛋白预防甲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以甲型肝炎的发病率为主要结局,效应指标用相对危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表示.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567 476名患者),2/3的文献偏倚风险较高.对于甲肝暴露前的预防:免疫球蛋白与空白或安慰剂相比能够显著降低成年人及儿童6~12个月内的甲肝发病率(P均<0.05);随访第4周时免疫球蛋白与灭活甲肝疫苗相比在促抗-HAV抗体阳转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随访第8、12、24周时,灭活甲肝疫苗在促抗-HAV抗体阳转方面的效果优于免疫球蛋白(P均<0.05);高剂量与低剂量相比能够显著降低甲肝的发病率(P均<0.01).对于甲肝暴露后的预防: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效果优于安慰剂(P<0.01).13篇文献未报告明显的全身不良事件.结论 使用免疫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暴露前和暴露后的预防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发表年代久远及存在高偏倚风险,应慎重对待这一结论,应该设计更为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应用于早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时,对其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58例非透析的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小剂量rhEPO治疗,对照组26例不予注射rhEPO,两组均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并给予低蛋白饮食及口服降肌酐药物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B型尿钠肽(BNP)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Ccr)及心脏彩超检查等情况。结果 6个月治疗结束后,两组干预后各项检查指标分别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前各项检查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Hb、心脏指数(CI)、Ccr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干预后BNP水平、Devereux校正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房室瓣部位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E峰加速度(Eacc)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hEPO应用于早期CRF患者可改善其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鼽、针灸、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中、英文)为检索词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为针刺疗法,对照组为假针刺或药物治疗;以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应性鼻炎临床缓解持续的时间;改善症状的有效率为第一终点指标;以缓解药物的使用评分、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分泌物及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副反应情况作为第二终点指标。结果:共纳入8个临床研究。对其中3篇以鼻症状评分量表作为结局指标的文献采用Stata11.0进行Meta分析。对于其余终点结局指标的选择,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差异,且部分文献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报道缺陷,故对其余的这些结局指标仅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以鼻症状评分量表为结局指标的3个研究中,经合并后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642,95%可信区间(95%CI)为-0.942-0.360,森林图中菱形位于无效竖线左侧,表明针灸能降低变应性鼻炎的鼻症状评分量表分值,改善症状;对文献的定性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对于血清特异性IgE的改善,仅两篇文献报道,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仅一篇文献报道了针灸治疗改善嗜酸性粒细胞的情况。此外,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缓解药物使用情况无差异,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治疗能改善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于疾病实验室指标的改善还需更多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在国内开展高质量、内在真实性好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后慢性肾衰贫血患者Hb、RBC、HCT增高及临床症状改观情况。方法:采用美国AMGEN公司生产的EPO凉干制剂,治疗18例慢性肾衰贫血患者,并定期对Hb、RBC、HCT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肾衰贫血患者在应用EPO4周后,贫血得到纠正,各种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结论:慢性肾衰贫血患者主要是由于EPO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致,应用EPO可使患者血Hb、RBC、HCT增加,从而获得临床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2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病人(IR液透析维持状态15例,非透析病人10例)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6个月并进行了观察,用r-HuEPO 6~9周后有23例病人Hb达到理想水平,平均Hb 106±8 g/L,hct 0.331±0.029。透析病人和非透析病人各1例用r-HuEPO后无效。5例合并血小板减少和3例合并白细胞减少的病人用r-HuEPO 12周后各有1例恢复正常。病人一般症状明显好转。贫血改善后病人平均动脉压升高,血液透析病人用r-HuEPO前为12.5±2.39 kPa(94±18mmHg),用r-HuEPO 3个月时上升至14.36±0.74 kPa(108±5.6 mmHg,P<0.05);非透析病人用r-HuEPO前为12.77±2.26 kPa(96±17mmHg),用r-HuEPO 3个月时为14.89±0.89 kPa(112±6.7mmHg,P<0.05)。病人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钙、磷、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在用r-HuEPO后3个月和6个月与用r-HuEPO前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