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相差显微镜尿红细胞形态观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性及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的形态特征.方法 对196例临床血尿患者的病史及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和百分率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肾性组与非肾性组血尿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分布不同(P<0.01).结论 相差显微镜尿红细胞形态观察用于鉴别血尿的来源和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UF-1000尿沉渣流式细胞仪在尿红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液红细胞是尿液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鉴别尿红细胞的来源,或者明确尿红细胞起源于肾脏本身或肾脏以外的泌尿道,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血尿来源的不同可分为肾源性血尿、非肾源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当前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方法有普通光镜、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血液分析仪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1].我们采用UF-1000尿沉渣流式细胞仪对226例血尿患者进行检测,以鉴别血尿来源,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改变在血尿定位检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225例血尿患者进行尿红细胞的形态观察。结果:132例经临床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的患者中,光镜下尿红细胞形态以多形性为主,93例非肾小球性血尿光镜下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均达90%以上。结论:光镜下血尿红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对肾性血尿、非肾性血尿的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对指导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患者,采用尿液红细胞形态分型法,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22例肾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122例非肾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尿液红细胞形态和数量。结果肾性血尿患者尿液红细胞中的异常形态数量在80%以上,形态变化在2种以上;非肾性血尿患者尿液红细胞中的异常形态数量在20%以下,形态变化在2种以下。结论对尿液红细胞形态和分型进行鉴别,能够有效区分肾性和非肾性血尿患者,该鉴别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变形程度鉴别血尿来源。方法检测100份住院病人尿标本,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染色红细胞变形率,并计算其与临床诊断(包括部分病人肾穿病理确诊)的符合率。结果相差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变形率≥70%与临床最终诊断为肾性血尿的符合率为93.5%,敏感度为90.6%,而变形率≤50%与临床诊断为非肾性血尿的符合率为95.5%,敏感度为87.5%。结论相差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变形率作鉴别血尿来源的初步筛选,方法简便快捷、无创伤性、成本低,有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对血尿来源的判断,一直为临床所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用相差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的形态来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的报告较多,但其诊断临界值差异较大,为求其较一致的诊断临界值,我们对临床160例确诊血尿患者,用普通显微镜作红细胞形态检查,鉴别血尿来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晨尿与新鲜随机尿红细胞形态之间的差异,以发现不同尿液标本留取对鉴别血尿来源的影响。方法以肾活检作为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的金标准,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血尿红细胞形态,计算晨尿与不同放置时间随机尿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与晨尿相比,放置时间越短的随机尿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越高,误诊率越低,但其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降低,漏诊率升高,而随着随机尿放置时间延长,其结果越接近晨尿结果。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纠正留取晨尿作为尿液红细胞形态检查的方法,这会增加肾小球性血尿的误诊率,选择及时的随机尿行尿液红细胞形态的检查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1979年Birch和Fairley首先应用相差显微镜鉴别尿中红细胞形态,以区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形态已被作为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一个常用的诊断指标.尿中异形红细胞的存在代表肾性血尿,而正常形态红细胞则说明标本是非肾性血尿.但是,该法的可靠性受尿标本的渗透压、pH、离子比等因素均可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也受到检验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尿液红细胞形态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传海 《中外医疗》2009,28(6):159-159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改变在血尿来源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取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查滴在载波片上,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的形态。结果表明有2种以上形态变化的红细胞占尿红细胞80%以上即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20%以下为非肾性血尿,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均达90%以上。结论普通光学显微镜可鉴别尿红细胞形态及来源。  相似文献   

10.
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本院检验系临床免疫组郝建华蚌埠市三院肾病科周勇血尿是泌尿系统病变的常见症状之一,引起血尿的病因大致可分肾小球性(简称肾性)和非肾小球性(简称非肾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相差显微镜法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化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相差显微镜在血尿鉴别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的变异程度,鉴别血尿来源。方法:采用差显微镜,观察门诊和住院部共53例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及变异率。结果:尿红细胞变异率>80%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有显著意义;尿红细胞变异率<20%对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有显著意义。结论:相差显微镜对鉴别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血尿有重要价值,对临床确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婵  倪妮 《中华实用医学》2004,6(19):105-105
目的讨论肾性及非肾性尿中红细胞形态的特征。方法对38例临床血尿患者的病史及相差显微镜下红细胞形态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肾性患者均有G类红细胞。结论肾性血尿是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滤膜时,受到了挤压损伤,在通过各段肾小管的过程中又受到不同的pH和不断变化渗透的影响,从而造成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Hb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试验鉴别血尿来源一般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尿液红细胞形态作为鉴别指标,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易受尿液标本采集、离心标准、观察视野等因素的影响。笔者采用Sysmex-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肾性血尿和非肾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的变异程度来鉴别血尿的来源.方法:用相差显微镜计数分类100个尿红细胞.结果:尿红细胞变异率>80%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有显著意义;尿红细胞变异率<20%对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有显著意义.结论:相差显微镜对鉴别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价值,对临床确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媛媛  王冰  梁凌云  李莹  信宏伟 《医学综述》2012,18(23):4074-4076
目的探讨UF-1000i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1200份尿液标本,同时用UF-1000i手动进样模式、Uritest-500B检测,再将标本离心取沉渣镜检,将三种方法检测结果分组对比,分析UF-1000i检测尿液中红、白细胞的准确性。通过UF-1000i对97份血尿标本的红细胞形态提示与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两者鉴别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对比仪器提示的34份非均一性血尿与52份均一性血尿的红细胞散射光参数,评价UF-1000i鉴别血尿来源的诊断价值。结果 UF-1000i联合Uritest-500B同时检测尿标本与显微镜检查结果不相符标本,假阴性份数极少,假阳性份数较高;UF-1000i仪器提示非均一性血尿与均一性血尿荧光参数相比,非均一性血尿组的RBC-P70 Fsc明显小于均一性血尿组。结论 UF-1000i联合Uritest-500B检测尿液,可提高有形成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其对红细胞形态的提示可辅助临床医师判断血尿来源。  相似文献   

16.
韦常丽  吴延佳 《微创医学》2006,25(4):614-616
目的 探讨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50)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UF-50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的尿标本,对UF-50检出红细胞提示信息(RBCinfo)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UF-50红细胞提示信息中的小细胞性、正常红细胞性和分类不明分别与超高倍显微镜中的非均一性、均一性和混合性红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UF-50检测中的红细胞信息,能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1995年起对62例血尿病人用光学显微镜作红细胞形态检查,同时用相差显微镜做对照比较,以鉴别血尿来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受检血尿病人62例,其中经肾活检确诊为肾小球性血尿32例,经B超检查确诊为尿路结石引起的非肾小球性血尿30例。1.2方法。用试管取新鲜尿液10ml,以水平离心机离心5min,弃上清,将沉渣混匀,取样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后置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按照Birch和Fairley的诊断标准血尿分为均一红细胞血尿,即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但有时可见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与普通光学显微镜联合应用在血尿来源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10份血尿患者尿液标本,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相关参数,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同一份标本中红细胞形态.结果 对于肾性血尿,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敏感性(97.7%)高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敏感性(86.3%);对于非肾性血尿,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特异性(91.0%)高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特异性(82.1%)(P<0.05).结论 实验室鉴别血尿来源,需联合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19.
范宏兵 《华夏医学》2007,20(6):1361-1362
尿液红细胞形态检测是诊断血尿来源的重要手段,被称为“体外的肾活检”。目前鉴别血尿来源的方法很多:有普通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电镜、血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等。电镜由于价格昂贵,难以普及于临床;血液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体积有客观、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但易受其他微粒的干扰,尿中管型、大量结晶等容易使仪器堵孔;1995年日本推出的以流式细胞技术为原理的尿液分析仪U F-100,可将尿中成分做荧光染色后加以识别,是目前较为推崇的检测方法。笔者收集本院256份血尿标本(其中肾性血尿110例,非肾性血尿146例),同时用U F-100尿沉渣分析仪…  相似文献   

20.
韦常丽  吴延佳 《医学文选》2006,25(4):614-616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50)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F-50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的尿标本,对UF-50检出红细胞提示信息(RBCinfo)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UF-50红细胞提示信息中的小细胞性、正常红细胞性和分类不明分别与超高倍显微镜中的非均一性、均一性和混合性红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UF-50检测中的红细胞信息,能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