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实质疾病伴发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00034)齐慧茹1)于力杨霁云儿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以少尿型多见。但近年来发现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并非少见。现将我科1994年收治的3例肾实质疾病伴发非少尿型ARF报告...  相似文献   

2.
造影剂(contrastmedia)引起肾损害的最早报道至今已60余年,但对造影剂所致的肾损害至今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常称之为造影剂肾病(contrast nephropathy,CN)、造影剂相关肾病(contrast medium—associated nephropathy,CAN)、造影剂肾毒性(contrast nephrotoxicity)等。一般认为CN是指在能除外其他因素导致肾功能减低的前提下,因应用造影剂后所出现的急性肾功能损害。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中造影剂的应用日益增多,造影剂导致肾损害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据统计,CN已成为当前医院内发生的急性肾衰竭的第3位常见原因。有关儿童CN的报道尚少,但也可出现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现就CN的有关临床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致小儿药物性血尿的主要因素,尽早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时采取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208例均行尿常规、离心后镜检等检测。结合患儿用药史、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血尿的前3位药物为解热镇痛药79例(38.0%)、抗感染类68例(32.7%)、中草药类26例(12.5%)。病例均有离心镜下血尿,肉眼血尿69例(33.2%)。肾功能不全或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者18例,急性肾衰竭6例,尿毒症2例。除1例死亡,1例转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外,肉眼血尿24 h内消失28例,其余在8 d内全部消失;镜下血尿3 d内消失89例,〉3-7 d消失92例,其余病例在7个月内消失。随访6个月-2 a血尿无复发。结论小儿药物性血尿若早期发现、及时停药及正确处理并发症,多预后良好。对药物所致肾损害的后果不能忽视,预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后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 a来本院肾内科11例HUS患儿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2岁。重症10例,轻症1例。其中8例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每例2、3次,术后应用泼尼松(1.0~1.5 mg.kg-1)或甲泼尼龙(1 mg.kg-1)维持;其中1例联合血液透析治疗,1例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轻症1例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1例重症HUS外院进行血液透析1个月余转本院继续血液透析治疗。1例重症HUS外院采用大剂量丙球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后继续甲泼尼龙1 mg.kg-1治疗和肠道透析。结果 19例次血浆置换治疗均顺利实施,无明显并发症;8例血浆置换后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者中7例肝酶、心肌酶、肾功能恢复正常,尿常规镜下血尿或并轻中度蛋白尿出院,追踪观察2~26个月,复查肾功能均正常,尿蛋白阴性,5例镜下轻微血尿[RBC(9~36)×106L-1],1例感染后轻微镜下血尿,1例尿常规正常。轻症1例出院时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门诊随诊38个月尿常规正常。2例外院治疗的重症HUS患儿转入本科时病程1周~1个月,血小板已恢复正常,Hb无继续下降,尿常规示肉眼血尿和中量蛋白尿,处于肾衰竭期。其中1例血液透析6次,肾功能稍好转、肉眼血尿并中量蛋白尿,放弃治疗出院。1例经肠道透析和口服激素等措施后放弃治疗出院。结论重症HUS患儿宜早期应用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治疗后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可改善重症HUS患儿预后,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的临床特征及与肾脏疾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临床表现有血尿和(或)蛋白尿且B超提示胡桃夹现象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80例诊断胡桃夹现象的患儿中, 9例(11.2%)合并IgA肾病,5例(6.25%)合并紫癜性肾炎, 1例(1.25%)合并薄基底膜肾病, 1例(1.25%)合并C3肾小球肾炎, 1例(1.25%)合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1例(1.25%)合并多囊肾, 2例(2.5%)合并感染后肾炎, 18例(22.5%)合并直立性蛋白尿, 31例(38.75%)合并孤立性血尿, 11例(13.75%)合并孤立性蛋白尿; 其中31例孤立性血尿中有19例行肾活检: 13例为轻微病变, 6例为轻度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11例孤立性蛋白尿有2例行肾活检, 均为轻微病变。结论 NCP可与多种肾小球疾病并存, 亦可仅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和(或)孤立性蛋白尿, 在排除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后, 需考虑血尿/蛋白尿可能与NCP相关, 必要时需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多中心协作化疗方案(MCP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O)患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序贯入院实施MCP化疗的ALL33例和NHL19例患儿肾功能进行多参数监测。包括血清BUN、Cr,Ccr,血、尿β2-MG、尿Alb,TRF,IgG,RBP等。结果:同化疗前比较,化疗后患者血BUN,Cr,Ccr大正常,仅9例出现镜下血尿或轻度蛋白尿;血、尿β2-MG及尿Alb,RBP显著升高(P<0.05),而尿TRF和IgG则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MCP方案对ALL和NHL患儿的肾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以尿RBP含量各高为主要标志的肾小管损害为主,但均处于亚临床状态;是否呈可逆性改变,有待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小儿特发高钙尿症是病因不明的尿钙排泄增多的疾病,近年来有关报道日益增多。临床上约占小儿特发性血尿的25%~40%[1],应及时诊断早期防治。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患儿15例,男周例,女5例,年龄3岁~12岁。诊断标准1.原因不明的血尿尤其反复发作的无痛性血尿oZ.尿钙、尿肌肝比值>0.21;24h尿钙>4mg/kgl3.排除由应用钙剂治疗、维生素D中毒、长期用类固醇治疗、恶性肿瘤等因素所引起的继发性高钙尿症。二、临床特点15例患儿均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就诊,其中一过性血尿(肉眼)2例,反复发作镜下血尿9例,持续镜下血尿4例。病科2…  相似文献   

8.
儿童C1q肾病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儿童C1q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确诊为C1q肾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结果4例患儿临床表现及病理均符合C1q肾病诊断标准,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难治性肾病,1例为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1例为肾炎性肾病、高血压脑病及肾功能异常。光镜下2例呈轻至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表现,1例为轻微病变,1例呈硬化性肾炎。免疫荧光下2例呈满堂亮表现。电镜下均未见明显电子致密物沉积。1例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患儿加服泼尼松1年后痊愈;1例难治性肾病予足量泼尼松并加用CTX治疗4个月,临床仍无效。1例表现为肾炎性肾病及高血压脑病患儿予泼尼松、骁悉、洛汀新等治疗,随访17个月,肾功能逐步恶化,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另1例失访。随访末患儿自身抗体及血补体均正常。结论C1q肾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肾脏生理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数周)急剧衰退,不能维持机体在摄入和排泄间平衡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废物在体内积聚。大多数患儿伴少尿(每日尿量<250 mL/m2),但少数病例可无少尿表现(非少尿型肾衰),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衰,少尿可不明显。本病是儿科危重病症之一,病死率高,应引起儿科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分型及治疗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1 过敏性紫癜肾炎 (HSPN)的临床分型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分型各家报道不一 ,但基本上是依本病中主要的 4项病理生理变化的各种临床表现 (即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受累 )的程度或其不同组合而予以分类。例如RichardHRWhite分为 :①镜下血尿 ,②肉眼血尿 ,③持续性重度蛋白尿 (常伴镜下血尿 ) ,④肾炎综合征 ,⑤肾病综合征 ,⑥肾炎 肾病综合征[1 ] 。Meadow根据起病 3个月内的症状分为 5型 :①只有镜下血尿 ,②无症状血尿及蛋白尿 ,③急性肾炎综合征 (血尿伴高血压、氮质血症、少尿 3项中至少2项 )和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