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惠州市人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免疫的抗体水平,及时了解和观察本市犬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IgG)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评价目前本市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质量,为今后的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及制订科学完善的防患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惠州市人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咬伤后),抽取全程接种五针疫苗1个月后自愿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人员静脉血,按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惠州市1186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检测阳性率为96.1%。其中男性97.2%,女性94.5%。不同年龄组抗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不同厂家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0、3、7、14和28d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96.1%以上的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还有3.9%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进一步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2.
曹亮  朱劼  刘红  唐海波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493-1494
目的 了解嘉禾县2009-2011年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的效果. 方法 3036例暴露者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15 d后,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狂犬病抗体. 结果 经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的3036例暴露者中,抗体阳性2908例,阳性率为95.78%.抗体阳性率与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055,P=0.000),与接种的年份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要检测抗体,才能保证免疫效果,以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达100%。目前唯一有效的途径是疫苗接种或同时应用抗血清。而狂犬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常规程序为5针注射,该程序免疫后狂犬病毒抗体产生的高峰期至少也需30d。目前我市对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多采用疫苗全程免疫后30d左右的血清进行狂犬病毒抗体的检测。这对潜伏期短的狂犬病例显然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为了了解狂犬疫苗接种人群早期狂犬病抗体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1563例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分析合肥市卫生防疫站(230061)郁华犬咬伤注射全程狂犬疫苗后,检测血清抗体水平时监测处理狂犬病例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地预防狂犬病,探讨较合理的免疫程序,我们对1563例被犬咬伤者完成全程疫苗后第10天进行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了解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与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2008-2013年共11 728例狂犬病暴露者全程接种狂犬疫苗15 d后,采用ELISA法检测狂犬抗体水平。结果 接种疫苗后抗体总阳性率达97.98%(11 491/11 728),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4,P<0.05)。2-1-1程序(4针法)接种后阳性率为96.06%,低于传统的5针法98.92%,不同免疫程序狂犬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5,P<0.05)。低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高于高年龄组人群,(χ2=124.98,P<0.05)。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夏季接种抗体阳性率为96.68%,冬季阳性率为99.75%,各季节接种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9,P<0.05)。结论 不同免疫程序、年龄、季节对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均有影响,狂犬疫苗常规免疫后进行抗体检测十分重要,对未产生抗体者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对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及一般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300例犬、猫致伤、狂犬病暴露程度II级,单纯接种狂犬疫苗者为对照组,选择300例鼠致伤,狂犬病暴露程度II级,接种狂犬疫苗,同时接种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者为观察组,年龄均为16~60岁的健康人群,无性别差异,孕妇除外,每次接种狂犬疫苗前后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两组完成一疗程的免疫后14 d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测定。结果两组抗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及一般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对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及一般反应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传染病,为探求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测定的有效方法,以期达到快速、简便、特异和灵敏的特点,适应基层实验室能广泛开展,我们在实验中,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酶标法(ELISA)检测了96份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疫苗免疫后血清标本,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一种传染病 ,发病后没有有效方法治疗。对暴露后人群的治疗 ,只有采用及时应用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的方法 ,而WHO第 7届狂犬病专委会规定 :对暴露后人群的治疗 ,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效价在血清中至少超过 0 5Iμ/ml才有保护作用。因而对狂犬疫苗注射后产生抗体的检测就很重要。本文应用酶标法(ELISA)对 16 0份注射狂犬疫苗后血清进行抗体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样品来源 本站门诊部注射狂犬疫苗全程第 45天左右 ,采静脉血 16 0份分离血清后检测。1 2 方法和试剂 采用酶联免疫吸…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高危人群免疫接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3年我县发生 4例狂犬病 ,结束了 1985年以来18年无狂犬病的历史 ,2 0 0 4年又发生 2例。为控制狂犬病疫情 ,我县于 2 0 0 3年底至 2 0 0 4年初 ,对高危人群实施了暴露前免疫接种工作 ,按程序要求接种后进行狂犬疫苗抗体检测 ,了解接种后抗体保护水平 ,对阴性结果者实行加强接种。现将我县 6 6 5 0例狂犬病暴露前疫苗接种后免疫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狂犬病暴露前免疫疫苗 应用浙江省宁波荣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专用暴露前免疫纯化疫苗。1.2 人员及接种程序 对 2~ 15岁的儿童、养犬户、屠宰工、畜牧兽医等高危人群 ,…  相似文献   

10.
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广西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使用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或广州诺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狂犬疫苗并完成全程接种、且同意进行狂犬病病毒抗体(以下简称狂犬病抗体)检测的所有被动物致伤人员为调查对象,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进行狂犬病病毒IgG抗体检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动物致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动物致伤及伤口处理情况、狂犬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用情况、吸烟、喝酒等生活习惯和是否有慢病等,并对可能影响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091例被动物致伤人员,其中男性1087例,女性1004例,平均年龄为(31.01±19.53)岁。抗体阳性2024例,抗体阳性率为96.8%,1—19、20—39、40—85岁组调查对象抗体阳性率分剐为98.2%(637/649)、97.0%(690/711)、95.3%(697/731);头面、躯干暴露或多处暴露者的抗体阳性率为92.2%(165/179),四肢暴露的为97.2%(1859/1912);暴露前有狂犬疫苗免疫史的抗体阳性率为98.5%(528/536),无免疫史的为96.2%(1496/1555);有慢病者的抗体阳性率是86.8%(46/53),无慢病的是97.1%(1978/2038);在免疫期间吸烟者的抗体阳性率是94.0%(282/300),无吸烟的是97.3%(1742/1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高,狂犬疫苗抗体阳性可能性越低(OR=0.59);患有慢性病的动物致伤者其抗体阳性可能性低于无慢性病者(OR=0.22);疫苗接种期间吸烟的动物致伤者其抗体阳性可能性低于无吸烟者(OR=0.50),头面、躯干或多处暴露的动物致伤者其抗体阳性可能性低于四肢暴露者(OR=0.31);而暴露前有狂犬疫苗接种史的动物致伤者的抗体阳性可能性高于无狂犬疫苗接种史者(OR=2.55)。结论年龄、是否患有慢性病、免疫期间是否吸烟、犬伤暴露部位、暴露前是否有狂犬疫苗免疫史等可能是影响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注射狂犬疫苗后产生狂犬病抗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酶联免疫法)。结果注射狂犬疫苗后检测狂犬病抗体阴性率4.61%。结论对于狂犬病以预防为主,一旦被动物咬伤,尽早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疫苗,严重咬伤者接种免疫球蛋白。注射疫苗后抗体检测阴性者,再次注射疫苗,直至产生抗体为止。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的效果,本站于1996年6月~2000年7月采用酶免疫法(EIA)开展了对我市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灭活苗)免疫后血清狂犬抗体(Anti-RV)的检测工作,检测血清1736份,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标本 ①暴露者狂犬病疫苗按规定全程(5针接种)免疫后45d抽取的静脉血1555份。②暴露者狂犬病疫苗未完成全程免疫(3~4针接种)也按全程免疫后45d抽取静脉血30份。③暴露者狂犬病疫苗免疫前血清40份。④正常健康者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血清48份。⑤第1次全程免疫失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郑州市狂犬病暴露后人群接种狂犬疫苗的群体免疫效果。方法收集狂犬病暴露人群免疫前和免疫后血清标本,以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RVNAs),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FFIT检测结果及统计学分析显示,2份免疫前血清RVNAs0.5 IU/ml,免疫后血清RVNAs呈阳性;狂犬疫苗免疫前后RVN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09,P=0.000),免疫后血清阳转率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87,P=0.18和χ~2=2.606,P=0.626);免疫后RVNAs与接种者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29,P=0.026),与接种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97,P=0.185);RVNAs水平与免疫后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54,P=0.000)。结论河南省郑州市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狂犬疫苗总体免疫效果良好,免疫前RVNAs0.5 IU/ml的个体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狂犬病疫苗初次全程(5针)免疫者用ELISA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共接种狂犬疫苗1 108例,免疫后抗体阳性1 067例,阳性率为96.3%。年龄越小抗体阳性率越高、女性的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外接种疫苗者抗体阳性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疫苗间的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用狂犬病疫苗有很好的免疫效果,但对免疫失败者应加强免疫,以防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段会恩 《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0):1055-1056
目的了解国产纯化狂犬疫苗接种后的效果。方法以5 200例接种狂犬疫苗的暴露者为研究对象,每位对象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简称ELISA法)检测抗-RA。结果国产纯化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总抗-RA阳转率为98.27%,性别间分布无差异,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70岁以上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其他组低。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联合接种者抗体阳性率为100%,未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组抗体阳性率为97.35%。多剂量(针次)接种组与常规接种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97,P〈0.05)。结论按免疫程序及时全程注射人用纯化狂犬疫苗,可产生较为理想的保护性抗体,对疑似狂犬、流浪犬和三度咬伤者采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联合、早期、足量、全程、规则的免疫原则,中老年伤者增大剂量或增加接种针次,均可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犬类致伤患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了解犬类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狂犬病门诊注射狂犬疫苗的犬类致伤患者924例,全程接种五针疫苗后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924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阳性率为95.6%,其中男性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4.6%,女性为96.6%,不同性别、不同产地疫苗之间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50岁以上组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通过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绝大部分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要进一步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狂犬暴露者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疫苗注射后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对四川省27个县(市、区)抽样采集狂犬病暴露者疫苗免疫后的血清用间接荧光免疫法进行检测。结果:753份血清中,抗体阳性率为87.91%,总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67。不同厂家产品、男女和各年龄组之间的抗本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厂家和年龄段的抗体GMT值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2.4225,P<0.05;F=3.492,P<0.01),以0-岁组最高,年龄越大越代。结论:开展常规的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酌情增加抗体阴性者和老年暴露者的接种针次,以提高免疫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狂犬疫苗免疫效果检测分析闫成秀,曹克强应用狂犬疫苗免疫接种,保护被狗、猫咬(抓)伤者,是预防狂大病的唯一有效措施。笔者对阜阳市1995年6月至1996年7月间来我站的224例暴露者,进行了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检测。一、材料和方法:狂犬疫苗为上海、武...  相似文献   

19.
高州市529例犬伤者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州市犬伤暴露人群预防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就诊的犬伤者注射液体狂犬疫苗或冻干狂犬疫苗;全程免疫接种后第30天采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共有529人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抗体阳性487人,阳性率为92.06%。注射液体狂犬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为90.30%(354/392)。注射冻干狂犬疫苗的抗体阳性率97.08%(133/137),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狂犬疫苗5针免疫注射的抗体阳性率87.71%(250/285)与7针免疫注射抗体阳性率97.19%(104/1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干狂犬疫苗5针免疫注射的抗体阳性率96.04%(97/101)与7针免疫注射的抗体阳性率100.00%(36/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液体狂犬疫苗,无论是注射液体狂犬疫苗,还是冻干狂犬疫苗,7针免疫注射的免疫效果均优于5针免疫的效果。因此建议对于犬伤严重者,宜采用7针免疫注射程序。  相似文献   

20.
丽水市2008-2011年共有20例被狂犬和野生动物鼬獾咬伤,其中13只暴露动物脑组织标本经本中心实验室应用病原学(DFA)和分子生物学(RT-PCR)方法均检测到狂犬病病毒,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病毒所复核后结果一致.20例暴露者经规范伤口处理,并接种某国产狂犬病疫苗,为了测定接种对象在暴露治疗后的抗体水平从而判定疫苗的免疫效果,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1]检测被接种者血清狂犬病病毒抗体滴度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