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小莲 《现代保健》2014,(35):12-1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喂养不耐受早产患儿5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干预组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抚触疗法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缓解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胃残留量、肠道全量营养喂养、住院、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抚触疗法可有效缓解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尤其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如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因素影响下更为突出,临床表现为呕吐、喂哺困难、奶量不足、胃潴留、腹胀等,常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成为喂养不耐受,我院采用小剂量红霉素配合抚触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的研究质变进行观察。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体重开始增加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出现腹胀、胃潴留消失、呕吐消失时间也都早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积极意义,可以改善其肠胃功能,促进早产儿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的发展,早产儿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已得到有效控制,存活率增加。但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极高。营养因素在改善早产儿生存和促进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早产儿喂养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1)频繁呕吐(≥3次/d);(2)奶量不增或减少(≥3次);(3)胃潴留(胃潴留〉前次喂养量1/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小剂量红霉素是通过激活胆碱能神经元中有高度亲和性的胃动素受体而产生轻度收缩活动;胰岛素有促进胃肠道成熟及胃肠道营养的作用,另外胰岛素亦能有助于乳糖的消化吸收;吗丁啉为一种外周多巴胺,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金双歧可直接补充早产儿肠道内有益的生理菌群,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通常,早产儿胃肠动力差,易发生腹胀、胃潴留、呕吐、胎粪排尽延迟等问题,尤其在开奶后,极易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因此,喂养质量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促进其生长发育的关键.我院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相关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文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441-5442
目的:观察腹部抚触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早期干预方法。方法: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均给予早期喂养,观察组于生后第2天开始进行腹部抚触,并联合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早产儿进奶量、残奶量、恢复至出生时体重所需日龄及腹胀、呕吐、胎粪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在出生2周内每日进奶量、残奶量、恢复至出生时体重所需日龄、达到全胃肠营养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8.8%)显著低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抚触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能避免或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且能缩短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捏脊对极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胎龄<32周的极早产儿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捏脊干预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早期微量喂养。结果 给予捏脊干预后,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达到完全胃肠内喂养平均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常规治疗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捏脊干预后,喂养不耐受症状如呕吐、腹胀很快消失,纳奶量增加,但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 捏脊辅助治疗极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无害,可以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46例符合喂养不耐受标准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红霉素5mg·kg-1.d-1,治疗3天,观察两组患儿每日完成的奶量、呕吐及腹胀情况、体重增长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呕吐、胃潴留缓解、体重增长情况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许丽娜 《药物与人》2014,(9):185-186
目的:研究引起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高危因素,为正确预防和早期发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65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体质量越轻,胎龄越小,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有无窒息史二者喂养不耐受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包括胎龄小、体质量低、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应用氨茶碱和使用呼吸机。因此需要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因素进行充分认识。尽早干预、将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胃肠道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自90年代初以来,应用各种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被医学界广泛地接受。与此同时,"益生菌"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整个婴幼儿时期都处于易感期,这段时间比较容易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问题,进而导致喂养不耐受,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加以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出生后即给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早产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出生时、出生7 d检测两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观察两组喂养耐受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及达全肠道营养时间;记录两组呕吐、腹胀、胃潴留及便秘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出生7 d,对照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分别为(49.37±10.30)、(32.87±7.59)g/L,观察组分别为(56.94±9.64)、(38.34±7.94)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9、2.635,均P0.05)。对照组喂养耐受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及达全肠道营养时间分别为(6.00±0.64)、(12.69±2.84)、(18.97±1.96)、(19.30±4.28)d,观察组分别为(3.07±0.50)、(9.20±2.64)、(12.30±1.19)、(12.64±3.3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090、4.763、15.625、6.455,均P0.05)。对照组呕吐、腹胀、胃残留、便秘发生率分别为60.71%、57.14%、50.00%、42.86%,观察组分别为28.57%、21.43%、17.86%、14.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53、7.487、6.452、5.600,均P0.05)。结论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并缩短喂养耐受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及达全肠道营养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将主要针对早产儿应用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护理对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4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意见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护理,比较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6人,...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影响早产儿早期营养重要原因,其影响因素众多,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其发病机制研究成为热点,可能成为防治其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7年12月的42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时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静滴3~51μg/(kg·min)的小剂量红霉素进行干预,对照组予少食多餐、体位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比较患儿在呕吐、体重增长及胃潴留量方面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呕吐,体重增长及减少胃潴留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0.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4.3%、9.5%及9.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方法 选取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进行研究,共70例,分组如下:参照组(3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持续改进护理方案),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睡眠时间、平均喂奶量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喂养不耐受...  相似文献   

17.
王会战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327-4328
目的:观察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早产喂养不耐受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儿入院后给予保暖、氧疗、胃肠喂养,适量静脉营养补充其入量不足,进食后半卧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西沙比利0.3 mg/(kg.次),1次/8~12 h,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沙比利可加速胃排空,促进肠道蠕动,恢复胃肠功能,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就新生儿抚触法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84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参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疗法,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抚触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腹胀时间、吐奶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中加入抚触法,对提高疗效、缩短吐奶时间均有显著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3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1800g,并除外消化道先天畸形的早产儿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预防用药组(用药组),其中用药组于生后第3d常规给予红霉素10mg/(kg·d),1次/8h,共7d。结果:用药组的喂养不耐受率(26·67%)低于对照组(4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3,P>0·05)。两组达到完全经肠道喂养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和每天大便次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而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无心律失常的发生。用药组未出现药物相关性肝功能损害。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但这些结果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红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304-1304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霉素5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呕吐症状、食管钡餐造影、体重增长等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