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救急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86例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在对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急救的同时,需加强患者手术前后特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制订急救护理的流程和有效的措施,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对2008∽2013年该院收治的38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并发休克成功抢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手术治疗。38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并发休克患者无一例死亡,住院时间7∽9 d,伤口均甲类愈合,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因此,在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并发休克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制定规范的护理服务流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异位妊娠是由于受精卵在子宫以外植入并发育而形成的,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急、病情重,特别是大量内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者更加凶险如不及时救治,可随时危及患者生命,在这一过程中护理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正确摆放体位,给予吸氧,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加强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合理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护理工作做好了,可降低生命危险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住院的异位妊娠破裂合并腹腔内出血患者55例,对所有患者给予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统计分析患者异位妊娠破裂的类型、急救治疗的成功率、腹腔出血量、术后护理及住院时间等。结果本研究无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100%,74.54%为输卵管妊娠破裂,16.36%为卵巢妊娠破裂,9.09%为宫角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量500~2000 mL,平均(1141.25±165.88)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4±1.28)天,所有患者在有效的术后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异位妊娠破裂是临床急症,护理人员的丰富知识和强烈的急救观念,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助于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开展,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着床,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尤其异位妊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更加凶险,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及时救治及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1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失血性休克的异位妊娠患者28例,年龄16~43岁,中位年龄26岁。其中未婚11例(39.29%),已婚17例(60.7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合并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合并休克的异位妊娠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6例,观察组74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绿色通道进行急救,并给予患者全面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以及满意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变更为明显。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合并休克的患者实施绿色通道急救并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是一种抢救异位妊娠合并休克的良好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提高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2007~2008年收住的12例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病例成功抢救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精细护理,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精通业务,判断准确,思维敏捷,抢救时分秒必争,医护密切配合,积极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及时手术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尤以在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尤其是异位妊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更加凶险,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发病突然,病情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救治及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28例失血性休克的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廷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3):173-174
近几年来,随着宫内放置节育器、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引产及辅助生育技术的大量开展,使得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加。异位妊娠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若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治疗,患者大量失血会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我院于2009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对82例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给予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正确摆放体位,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8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术后给予合理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03~2006年有56例异位妊娠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女 ,2 8岁 ,已婚 ,孕 2产 1存 1。停经 38d伴恶心、呕吐、乏力为主诉就诊。妇科检查 :子宫孕 6周大小 ,质软 ,尿妊娠试验阳性 ,拟诊早孕 ,病人要求药物流产。当天上午 10时开始服药 (按 3∶2∶1三天服法 )。服药后呕吐数次 ,余无其它不适。第 3天上午 8时服完最后 1片米非司酮约 30min病人突感下腹部剧痛难忍 ,阴道少量出血 ,晕倒 1次 ,急诊入院。既往月经正常。体检 :P 92 ,BP 11/ 6kPa ,神清 ,面色苍白 ,下腹部压痛明显。妇查 :宫颈举痛明显 ,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 2ml。拟诊异位妊娠破裂 ,立即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积 作者单位 :73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46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即术前快速完成B超、心电图和血常规等检查,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及时静脉补充血容量。遵医嘱合血。快速完成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医生手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输血、静脉滴注等治疗工作;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35例患者住院7~12d治愈出院,1例患者因出血过多。术中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患者围术期做好护理工作,可提高异住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36例,其中失血性休克50例。由于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及时抢救,护理措施得当,均治愈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在手术前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结果我院收治的50例宫外孕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由于医护人员在术前对患者实施了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控制了患者病情变化,使治愈率高达100%,并且在1周后患者全部出院。讨论宫外孕破裂失血患者应进行及时迁就与护理,严密观察且准确判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特点和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医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20例异位妊娠患者发病部位、入院情况及治疗护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2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及时进行正确的抢救治疗,采取准确、快速、细致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王广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3):138-138
异位妊娠破裂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与护理,可因腹腔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我院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异位妊娠破裂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志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
患者,女,35岁.主因停经80d,突然下腹部剧烈疼痛4h伴少量阴道出血,于2009年1月9日急诊人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9日,停经约40d出现恶心、偏食、乏力等早孕反应.于2009年1月4日在我院行妇科B型超声检查提示:双侧附件无异常,宫内孕可疑,嘱患者1周后复查. 相似文献
20.
王志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7):89-89
患者,女,35岁。主因停经80d,突然下腹部剧烈疼痛4h伴少量阴道出血,于2009年1月9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9日,停经约40d出现恶心、偏食、乏力等早孕反应。于2009年1月4日在我院行妇科B型超声检查提示:双侧附件无异常,宫内孕可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