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 ,72岁。因胸闷不适、头昏2h就诊。体检 :T36.8℃ ,BP21/14kPa(160/110mmHg)。心率70次/min ,心律齐 ,未闻及心脏杂音。两肺无殊。临床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病人呼吸平稳时心电图 (图1)示窦性心律 ,心率68次/min ,P_R间期0.25s ,QRS时间长达0.16s ,QRS波群在V1、V2 导联呈rS型 ,S波深而宽 ,Ⅰ、aVL、V5、6 导联呈宽而顶端粗钝的R型 ,长Ⅱ导联QRS波群呈rs型和单向R型两种形态 ,P_P间期与P_R间期恒定不变。两种不同形态的QRS波…  相似文献   

2.
间歇性左前分支阻滞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5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型、高脂血症。因胸闷、气短及胸骨后疼痛不适来就诊。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显示:(见下图)在肢体导联中可见到2种不同形态和不同振幅的QRS波。同一形态的QRS波在连续数个心搏后又反复间歇性交替出现。R1.2.6.7,Ⅰ、aVL导联呈qR型,Ⅱ导联呈R型,Ⅲ导联呈rS型,aVF导联呈rs型,  相似文献   

3.
于医师(住院医师)本次教学查房患者男性,72岁,有原发性高血压史20年,血压最高达190/110mmHg,因心悸不适多次作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A峰>E峰),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正常值高限。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血脂偏高,血糖正常。心电图多次检查均示窦性心律,可见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图1)。除宽大畸形的室性期前收缩外,还可见到两种形态QRS波群交替出现(图2、图3)。图2在窦性心律(QRS波群呈RS型)的基础上,可见一组呈大R型的QRS波群,有以下特点:①QRS时间正常,约为70ms,②每个QRS波群…  相似文献   

4.
钱建民 《心电学杂志》1993,12(2):108-109
患者男性,44岁,平素健康,体检时心电图示左前分支阻滞。1991年8月因运动后心悸、头晕就诊,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示:左前分支阻滞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二维超声心动图、血脂分析、血糖等各项检查均正常。次月坐位心电图V_5导联(附图A)突然转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且P-R 延长至0.22—0.24s,较原先卧位时延长0.04—0.06s,接着再作常规导联(附图B)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左束支阻滞(LBBB)的动态变化,研究LBBB合并电轴左偏(LAD)的意义。方法 对60例LBBB的一系列12导心电图作回顾分析,其中9例作了长时间观察。结果 检出LBBB合并LAD20例(占33.3%),其中冠心病12例(占20例的60%)、心肌病5例、高血压2例,其他1例。9例长期观察,7例先有左前分支阻滞(LAFB)以后发展成为LBBB并LAD。结论 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发生的LBBB并LAD,是LBBB加LAFB或左束支分支同时阻滞、LAFB阻滞程度重于左后分阻滞(LAPB)。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入院待手术。入院体检:P84次/min,BP14/10kPa(105/75mmHg),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4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不伴震颤,无心包摩擦音。周围血管征阴性。常规心电图(附图左)示:窦性心律,心率88次/min,心电轴 104°,QRS波群在Ⅰ、aVL呈rS型,V_2—V_4呈Rs型,V_1、V_5、V_6呈R型,R_v_2>R_v_6。心电图诊断:右心室肥大,但不能排除合并间隔支阻滞。进一步作心向量图检查(附图右):额面QRS环起始左上,呈逆钟向运行,主环在左上  相似文献   

7.
陈玲 《心电学杂志》2002,21(1):31-32
患者男性 ,20岁。健康体检发现心律不齐1天就诊。发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体检 :T36.8℃ ,BP110/70mmHg。心界不大 ,心率100次/min ,心律不齐 ,期前收缩2~3次/min ,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临床拟诊 :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 (图1)示 :窦性心律 ,P波规则出现 ,P_P间期520~620ms ,P_R间期固定为160ms ,QRS波群有3种形态 :(1)P_P间期520~560ms时 ,下传的QRS波群呈Rs型 ,心电轴不偏 ,其后T波低平 ,为正常QRS波群 (R 2、1…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3 5岁。车祸致左下肢开放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1h急诊入院。查 :急性痛苦病容 ,体温 3 6 2℃ ,血压 12 0 82 mmHg。心界不大 ,律齐 ,未闻及杂音。既往无心脏病史 ,心电图正常。X线示 :股骨中部粉碎性骨折。入院时心电图示 :P波规律出现 ,时间、电压正常 ,心率 75次 min ,P -R间期0 16s,Q -T间期 0 3 6s,电轴左偏 - 49°,Ⅰ、aVL呈R型 ,Ⅱ、Ⅲ、aVF呈rS型 ,SⅢ >SⅡ ,RaVL>RⅠ >RaVR,V5导联S波略深 ,SV50 5mV ,TⅡ、aVF、V3、V5波双肢略对称 ,基底部略窄。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0岁。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95%。心电图A: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P—R间期0.20s.Q—T间期0.40s,Ⅲ呈Qr型,STⅡ、Ⅲ,aVF抬高0.1~0.15mV伴T波直立,ST1.aVL下降0.05~0.10mV伴T波低平或倒置。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③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0.
胡绪秀 《心电学杂志》1993,12(2):116-116
患者男性,56岁,因间歇性心前区闷痛近2年入院。体检:BP142/90mmHg(19/12kPa),P45次/min,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无病理性杂音。X 线检查提示主动脉结位于右侧,右心缘相当于左心缘的孤度,二肺无殊,胃泡位于右侧膈下部位。B 超示肝胆位于左上腹,脾位于右上腹,全内脏反位。血脂稍升高。临床诊断:右位心,冠心病。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7岁。因胸闷、心悸2天,晕厥3次人院。晕厥前无明显诱因,每次发作持续1~2min。体检:BP15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86次/min,心音低钝。临床诊断: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入院后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同时Ⅱ导联不连续记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5 4岁。 2 0 0 0年 8月 17日凌晨因持续性心悸、胸闷 2h入院。查体 :T 3 6 2℃ ,R 18次 min ,BP 13 5 8 9KPa ,P68次 min ,心律齐、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初步诊断 :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待排。急查心电图 (图 1)示 ,心率 75次 min ,PR间期 0 16s,QRS时限 0 0 8s,STⅠ、Ⅱ、aVF、V5~V9均轻度上抬≤ 0 0 5mV ,V7~V9呈qr型 ,伴T直立 ,心电轴 6°。心电图诊断 :窦律、ST改变。心肌酶五项均正常 ,肌钙蛋白阴性。予以扩张心血管、营养心肌、…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8岁,因"活动后胸闷、心悸、气促半月并晕厥1次"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图1为患者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R1~R5之间,PP间期620ms,频率97bpm,RR间期基本匀齐1160~1180ms,频率52bpm,QRS波时限140ms,呈左束支阻滞型,P波与QRS波无关,R6明显提前,其前有窦性P波,  相似文献   

14.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是常见的异常心电图,本文对70例资料完整者作一分析,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7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基本心电图为左前分支阻滞(图略)。心电图同步记录(图1)示窦性心律,平均心率91次/min。P-R间期固定为0.18s。R2~4、R5~7、R8~10 电轴呈3次规则周期性变化:-46°→-36°→-71°,伴随S波电压改变(aVF、II、III尤为明显),QRS波群宽度由窄变宽,为0.10→讨论束支及其分支血供不同,不应期亦存在着生理性差异。临床上发生传导阻滞的概率与其不应期长短相对应,由右束支→左前分支→左束支→左后分支递减,因而左前分支阻滞多于左后分支阻滞。左前分支文氏传导时,QRS额面电轴一般从正图1 说常→明显左偏→…  相似文献   

16.
17.
左前分支阻滞是临床最常见的分支阻滞,当左前分支阻滞与一些心电改变同时存在时,常掩盖另1者的存在或2者互相掩盖而造成误诊或漏诊,因此正确认识该现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肌梗死 在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时以下几点可供参考:①Ⅱ、Ⅲ、aVF导联,尤其是Ⅱ导联异常Q波后如伴育终末R波,提示为单纯下壁心肌梗死;②Ⅱ、Ⅲ、aVF导联均呈rS型,呈r_Ⅲ>r_(aVF)>r_Ⅱ或Ⅱ导联呈QS形时,提示下壁心  相似文献   

18.
19.
心电图表现为左前分支阻滞的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单纯室间隔缺损 (VSD)心电图 (ECG)表现与缺损位置、大小的关系。方法 :收集1984年 9月至 1995年 12月收治的ECG表现为左前分支阻滞 (LFBB)的VSD病人共 5 7例 (第一组 ) ,按相同年龄选择ECG表现为左室肥厚 (LVH)的VSD患儿 5 7例 (第二组 )。组间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统计与处理。结果 :(1)VSD部位 :第一组膜部缺损 5 4例 (94 7% ) ,第二组 40例 (70 % )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2 )PA AO >1:第一组 39例 (6 8 4% ) ,第二组 2 7例 (47 4% )有明显差异 (P <0 0 1) ;(3)左室舒张末指数(LVDD S) >6 0mm m2 :第一组 35例 (6 1 4% ) ,第二组 14例 (2 4 6 % )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结论 :提示心电图表现为LFBB的VSD与其部位相关 ,从肺动脉增宽、左室舒末指数二项比较分析 ,心电图表现为LFBB组心脏容量负荷增加似略明显。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0岁。因劳力性呼吸困难5年,加重伴全身水肿1周于1997年5月21日入院。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Ⅲ度。入院时心电图(附图上)示:窦性心律,心率60次/min。P波呈两种形态间歇出现。一种类似“二尖瓣P波”,频率略慢时出现;一种略高尖,频率略快时出现。P-R间期固定在0.28s,QRS时间延长至0.14s。QRS波群在Ⅱ、Ⅲ、aVF导联呈rS型,S_Ⅲ>S_Ⅱ。在Ⅰ、aVL及aVR导联呈qR型,R_(aVL)>R_(Ⅰ、aVR)。电轴左偏—85°,V_1导联呈有切迹R波,V_5导联有宽而深的S波,S波增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