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临床常用的抗炎镇痛药,近年来研究发现它有抗肿瘤作用。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发现它能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动物研究显示它对肿瘤有抑制作用。作用机制涉及抑制环氧合酶(COX)-2活性,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增加活性氧量,增加半胱天冬酶(caspase)-3活性,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还抑制核因子κB(NF-κB)而增加化疗药的药效。因此,NSAID是一类有前景的化疗药。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抗炎药作为抗哮喘剂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道粘膜的嗜酸性炎症在哮喘发病中起着核心作用。非甾体抗炎药虽然可在一部分病人中诱发哮喘,但对大部分病人有抗哮喘或减少对皮质类固醇依赖的作用,其中以赖氨酸乙酰水杨酸最好。它们的作用机制不仅仅是抑制环加氧酶,而是相当复杂的。很多问题还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司文秀  杨继章 《中国药房》2007,18(19):1510-151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自问世以来,其新的治疗作用不断被发现及应用。现已证实其对心脑血管疾病、肺栓塞和静脉血栓的形成、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老年中风和老年痴呆、白内障、结直肠癌等均有预防作用。为此,本文就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NSAIDs的抗癌作用及机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进展,临床上发现了多种老药有治疗癌肿的作用,并取得了良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环氧合酶与非甾体抗炎药的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风尚  陈锡美 《世界临床药物》2003,24(10):615-618,622
以往均认为环氧合酶(COX)中的COX-1具有生理保护作用,COX-2具有致炎作用;NSAID因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主要用于改善发热、疼痛和风湿性疾病的炎性症状。近来发现,两者并非如此简单。本文综述了近年对COX的新认识和COX-3新假说,并总结了NSAID的新用途。  相似文献   

9.
双重作用机制的非甾体抗炎药darbufelon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非肠道头孢菌素临床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210株腹泻患者菌株,对其大便进行标本培养,致病菌通过生化以及血清进行鉴定。结果通过检查,氨苄西林以及复方新诺明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94.29%、84.76%。结论由耐三代头孢菌素所产生的肠道病原菌上升速度较快,应予以相应的重视,并增强预防。  相似文献   

11.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用途十分广泛的药物,本文综述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杜金山 《天津药学》1997,9(2):21-24
文章论述了16种具有抗癌作用的非抗癌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发挥其抗癌作用,如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加速淋巴细胞的生成,提高体内干扰素浓度等作用,来阻断或抑制瘤细胞生长。另外,它们还可增强癌细胞对抗癌剂的敏感性,降低其耐药性或阻断肿瘤细胞代谢进而加强抗癌药疗效,总之,它们的应用增进化疗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病人寿命。  相似文献   

13.
张经涛  张奇 《世界临床药物》2005,26(10):617-619
传统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为非选择性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其作为抗炎、退热和镇痛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近期研究显示,COX-2与肿瘤产生有很大关系,具有COX-2抑制作用的NSAID,尤其是具有COX-2的选择性的新型NSAID,其潜在的肿瘤预防或治疗作用值得关注.本文就NSAID预防肿瘤机制及其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有抗癌作用的非抗癌药几则易春,黄鸣剑,余小燕(湖北省丹江水利枢纽管理局医院441900)本文对有抗癌作用的非抗癌药[1,2]作几则介绍,供同仁参考。1利福平利福平(RFP)用于治疗结核病,疗效颇佳。最近有人报道[3]用RFP和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27...  相似文献   

15.
非肠道头孢菌素 (parenteral cephalosporins)是医院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之一 ,按其发明时间先后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代。与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比 ,抗菌谱广 ,对厌氧菌有效 ,作用时间长 ,耐受性好 ,副反应小 ,除肠球菌和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外 ,不易产生耐药变异体。另外 ,此类药物在水溶液中稳定性较好 ,静脉输注后在血清和组织中能很快达到有效浓度。目前在门诊治疗中 ,非肠道头孢菌素主要用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心内膜炎、肺炎、慢性肺部感染、细菌性脑膜炎 (特别是儿童 )、骨盆炎及无并发症的肾盂肾炎…  相似文献   

16.
替诺福韦具有抗逆转录病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年龄18岁以上的HIV-1感染。替诺福韦于2003年3月18日在加拿大被批准使用,2004年3月15日上市。已有报道发现临床使用替诺福韦会出现肾毒性,包括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升高、低磷酸盐血症及Fanconi综合征等,这些在产品专题材料的注意事项中都已标明。2003年3月18日至2005年12月1日,加拿大卫生组织在国内共收到22例关于替诺福韦药物不良反应的疑似报道。其中10例报道涉及到肾毒性作用,10例中的3例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同时(包括替诺福韦)联合应用了非甾体抗炎药。这3例简要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以来,已一个多世纪。至今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已增至百余个品种,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药物。NSAIDS疗效明确,耐受性好,但其胃肠道反应限制了NSAIDS的进一步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NSAIDS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产生不良反应是由于NSAIDS非选择性的抑制了环氧合酶(COX)的两个亚型:COX-1、COX-2,从而使非甾体抗炎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以致肝细胞癌。近年来, 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药物治疗方法。中药在NAFLD防治中具有很大潜力但相关机制研究较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研究为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开辟了新的视野。本文旨在介绍肠道菌群与NAFLD发生、发展的关系,解析肠道菌群调节在以中药为基础的NAFLD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那甾胺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采用Lichrospher-5 μm-C18色谱柱,乙腈-2.5mmol/L磷酸(1:1)为流动相,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54%。  相似文献   

20.
孟兆珂 《中国医药》2012,7(5):654-656
自第1个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阿司匹林问世一百年来,NSAIDs在临床应用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它主要通过阻断前列腺素( PGs)合成的机制实现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集中在NSAIDs的抗肿瘤作用和机制上,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研究表明,规律地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后结肠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