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在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要求前提下,探讨低剂量颅底扫描搭配最佳层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以常规扫描剂量150 mAs为参照,以患者头颅周径为依据,分析比较其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情况及单次扫描加权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值等.对20名健康人和20例颅底区域肿瘤和骨折出血患者行颅底低剂量(50 mAs、40 mAs) 螺旋CT扫描, 以评价5.0 mm、3.75 mm 和2.5 mm三种扫描层厚对颅底病变显示率的影响.结果 颅底周径大于50 cm的患者均采用120 kV、50 mAs、5.0 mm层厚螺旋扫描,图像合格率达到100%.结论 在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值、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反映噪声大小的图像相邻两点的密度差SD值等较客观数据的评价下,采用120 kV、50 mAs、5.0 mm层厚颅脑扫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3例肋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200 mA组、低剂量30 mA组和低剂量50 mA组,每组31例。三组均在管电压(120 kV)、层厚(1 mm)等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以常规剂量(200 mAs),低剂量(30 mAs)、(50 mA)实行扫描,比较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及扫描时辐射剂量值。结果: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长度剂量乘积(DLP)、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均低于常规剂量200 mA组,且30 mA组低于50 mA组(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有效保证图像质量,降低辐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容积、肺密度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择100例患者,根据CT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0例,一次屏气常规剂量(220mA×0.8s)和60mAs低剂量MSCT部分肺段扫描,纵向扫描范围3cm;B组60例,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60mAs低剂量MSCT全肺扫描。C组20例,一次屏气40mAs和80mAs低剂量MSCT部分肺段扫描,纵向扫描范围3cm。结果常规剂量和60mAs以上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均为优秀,能够满足肺容积和肺密度定量分析的需要。低剂量扫描测得的部分肺容积较常规剂量小,在标准重建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骨重建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扫描测得的平均肺密度略高于常规剂量测量结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6层螺旋CT肺容积和肺密度检测中,60mAs低剂量扫描能够满足图像定量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检查中的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方法:对120例临床怀疑颅脑病变的0-6岁婴幼儿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50mAs,低剂量(1)组110mAs及低剂量(2)组90mAs,分别行320排容积CT全脑扫描。对比3种剂量扫描的容积CT剂量加权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及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采用模拟儿童头颅的水模扫描比较图像噪声,对比其CT值均数及标准差。由2名主治以上放射科医师独立对三组扫描图像进行质量评估。结果:1、低剂量(1)组和(2)组的有效剂量E分别为常规剂量的44%和36%。CTDIv和DLP分别较常规剂量组减少56%和64%。2、随着剂量降低,图像噪声增加。3、双盲阅片评分显示,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下降,但基本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结论: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随剂量降低而降低,但基本能满足诊断要求,可大幅减少婴幼儿颅脑检查的辐射,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肺部体检与常规胸片胸部体检对病变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0例拟行肺部体检的体检者列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选择16层螺旋CT为体检方式,对照组选择胸部X线片体检方式。分别统计计算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肺部疾病检出率、受检者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以及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试验组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其它胸部病变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肺大泡、肺气肿在两组中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DLP和CTDIVOL值均远远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对肺部疾病的病变检出率高于常规胸片胸部体检。  相似文献   

6.
64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 2009年1-6月15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A组)管电流量采用1000 mAs,两个低剂量组(B、C组)分别采用800、600 mis.对3组的图像质量、噪声、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 A、B...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颅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100例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随机分成CT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两组,各50例.低剂量组管电流90mAs,常规剂量组管电流260mAs,电压均120kV,其余扫描参数亦相同(准直1.5mm,层厚6mm,重建间隔6mm,床速11.7mm/r,扫描时间0.75s).比较两组扫描剂量产生的总mAs、CT权重剂量指数(weighted CT dose index,CTDIw)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由3名医师盲法评价图像,按正常图像、有少许伪影、有严重伪影三等级作图像质量评定.结果 CTDIw低剂量组17.28mGy、常规剂量组49.85mGy,DLP低剂量组245mGy.Cm、常规剂量组711mGy.Cm,低剂量组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要所占比例低剂量组98.6%,常规剂量组9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头颅CT低剂量(90mAs)扫描的辐射剂量为常规剂量(260mAs)扫描的35%,而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非螺旋低剂量扫描在颞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颞骨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采用TOSHIBA4排多层螺旋CT(Asteion4)分别进行轴位螺旋低剂量和非螺旋低剂量扫描,全部图像行高分辨率骨密度算法重建,并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重建冠状面图像,评价两种扫描方法对颞骨关键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并通过随机软件,实时记录每次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比较两种扫描的有效放射剂量的差异性.结果: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显示质量及各向同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非螺旋扫描和螺旋扫描的DLP分别为(29.02±1.38)mGv.cm和(36.70±1.99)mGy.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排螺旋CT非螺旋扫描完全可以作为颞骨低剂量检查的一个选项,为进一步减低CT检查的有效放射剂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头部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行16层螺旋CT检查的头部外伤儿童,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即观察1组(90 kV,150 mAs)、观察2组(120 kV,150 mAs)与常规剂量组(120 kV,250 mAs),每组28例,放射科医生评估3组CT图像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观察1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图像质量虽优于常规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指数(D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90 kv,150 mAs)不仅适用于临床诊断,而且还能最大程度减少儿童头部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管电压对320排CT颅脑扫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相关影响,优化CT低剂量扫描参数。方法随机把60例颅脑平扫受检者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以100kV,400mAs、120kV,220mAs和135kV,160mAs进行扫描。记录不同管电压扫描的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扫描所得图像中豆状核和丘脑区的CT值标准差,并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盲法评分,对比分析不同管电压CT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3组辐射剂量长度乘积(OLP)100kV组为601.7mGy,120kV组为551.0mGy,135kV组为533.8mCy,135kV组明显低于100kV组。3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管电压颅脑CT扫描,有助于降低扫描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颈椎采集模式和盆腔采集模式的扫描剂量。材料和方法:选用60例颈椎外伤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扫描,并使用水模对比扫描。患者扫描范围180 mm:30例行颈椎模式,30例行盆腔模式;水模扫描范围 30 mm,分别使用两种模式扫描30次。记录患者和水模每次扫描的平均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扫描时间和有效球管电流数值,并计算出剂量长度和平均有效剂量。3名有资质医师双盲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患者盆腔模式组平均容积剂量<颈椎模式组,盆腔模式组平均有效剂量比颈椎模式组降低59.0%。两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均满足临床要求。水模对比结果相同。结论:64层螺旋CT盆腔模式适合颈椎扫描,辐射剂量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儿童肺部CT曝光参数,在不影响影像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157个疑有胸部病变的儿童按扫描条件被分为四组:A组,普通扫描组,35例,扫描参数与普通成人相同;B组,低管电流组,38例,管电流为30mAs,其他扫描条件与普通组相同;C组,低电压组,52例,管电压为80kV,其他条件与普通组相同;D组,低电压及低电流组,32例,管电流为30mAs,管电压为80kV,其他扫描条件与普通组相同。观察各组的成像质量,并分析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从A到D组图像质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A、B以及C组的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而D组的CT图像伪影较多,易造成误诊;各组的CT剂量加权指数以及剂量长度乘积亦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进行儿童胸部扫描,即可保证影像诊断,又可适当地降低曝光量,减少其辐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双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应用iDose4降低扫描剂量的潜力。方法:应用256层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 iCT),在120 kV管电压条件下分别采用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 mAs条件下扫描Catphan模体,采用FBP和iDose4 1-6重建横断图像,以200 mAs FBP重建图像作为参照,分析扫描条件、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以及低对比度分辨力),并分析图像质量与扫描剂量的关系。结果:iDose4与FBP重建图像CT值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iDose4级别1-6重建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图像噪声(9.46%-43.30%);在管电流降低至初始值40%-50%时(80-100 mAs),iDose4级别6重建图像与200 mAs FBP重建图像其图像噪声无统计学差异(P〉0.05);管电流降低至初始值50%-60%情况下(100-120 mAs),其低对比度分辨力基本维持不变。结论:iDose4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相对于FBP重建图像,利用iDose4高级迭代重建技术可以在扫描剂量隆低至40%-50%情况下,维持图像质量不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胸部CT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在健康人群中进行肺结节筛查的价值。方法对300例健康体检者肺部CT扫描进行分析,比较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筛查肺结节的图像质量、检出率和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05),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常规剂量组150例检出肺结节22例34个,病理证实早期肺癌2例;低剂量组150例检出肺结节19例30个,病理证实早期肺癌1例,两者在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P>0.05)。而辐射剂量方面,常规剂量组的剂量长度乘积、平均有效管球剂量、总管球剂量和放射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492.64±43.96)mGy·cm、(110.22±9.76)mAs 、(3110.36±143.34)mAs和(9.53±2.63)mGy,低剂量组分别为(153.22±18.45)mGy·cm、(42.58±3.43)mAs 、(978.45±40.87)mAs和(3.53±1.73)mGy,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78、6.52、10.44、8.16,P均<0.05)。结论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显示及检出与常规剂量相同,辐射剂量更小,更适合健康群体中肺结节的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临床怀疑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其他扫描条件不变,各组分别采用200 mA、80 mA、40 mA管电流进行扫描.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80 mA组的图像质量与常规管电流组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80 mA组的CTDIvol仅为常规管电流组的40 %,DLP明显下降(P<0.05).40 mA组的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与常规管电流组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低剂量CT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对肺和气道定量评价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机,初诊时对52例患者胸部用250 mA常规剂量扫描,复诊时分三组,分别为17例、17例及18例,分别用100 mA、50 mA和25 mA管电流进行胸部低剂量扫描;测量剂量长度乘积(DLP)、平均肺密度、肺容积及体素指数.将68例患者分为四组,每组17例分别采用250 mA、100 mA、50 mA和25 mA管电流进行全肺扫描,由3位医师对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横断面影像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管电流的降低,辐射剂量随之下降,对于平均肺密度和肺容积测量不产生影响,但对于体素指数的测量则产生影响,100 mA、50 mA、25 mA与250 mA时相较测得的体素指数均较高,但各组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r值范围0.938-0.996,均P<0.00l;管电流为100mA、50mA时支气管评分与250mA时无差别,再降低则支气管评分出现差别,评分减低,但管电流使用50 mA以上时,评分均在3分以上,可以满足对支气管的评价.结论 电流下降时,辐射剂量明显减少,低管电流扫描可用于肺测量,但支气管评价时,管电流宜用50 mA以上.  相似文献   

17.
眼眶面颅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低剂量眼眶面颅骨螺旋CT扫描技术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8例眼眶面颅骨外伤患者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眼眶面颅骨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显示眼眶面颅骨内解剖结构及外伤性病变,两种扫描方法图像中发现病灶数量相同。两种剂量CT扫描的定性诊断结果也相同。低剂量单圈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为6.57mGy,常规剂量的CT-DIw为13.13mGy,其CTDIw降低了50%的辐射剂量。结论:低剂量CT扫描发现病灶数量及定位定性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均相同,故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对眼眶面颅骨外伤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