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对于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是否合并LA分为两组:伴LA为(LA+组,31例),不伴LA为(LA-组,5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LA+组的≥2个梗死灶率显著高于LA-组(38.71%vs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死亡率与L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LA+组再发脑卒中率显著高于LA-组(38.71%vs1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LA+组的CCS评分显著高于LA-组,而MMSE及BI评分显著低于LA+组(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LA时将增加复发风险,且将明显影响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干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Hcy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脑梗死病人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每天3次,每次500 mg.于病人治疗前(入院次日)和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检测2组病人Hcy水平,并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病人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对照组Hcy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2组病人治疗前的MMSE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的BI评分则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而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MMS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BI和治疗6个月后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降低Hcy水平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初发或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人口学及临床基线资料,纳入患者均入院3 d内完成头颅MRI检查,根据脑微出血位置将患者分为脑叶、深部和后颅窝(脑干和小脑)组,并记录每个部位的脑微出血总数。随访3个月时根据抑郁诊断标准分为PSD组和非PSD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微出血与PSD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入组并完成随访者203例,其中PSD组67例,非PSD 组13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基线NIHSS评分、3个月MMSE评分、3个月LSNS评分、额叶、深部以及脑干脑微出血、前额叶急性脑梗死与PSD发生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对相关因素调整后,深部(OR=2.091, 95%CI 1.061~4.138,P=0.036)以及脑干脑微出血(OR=2.235,95%CI 1.179~4.587,P=0.031)与PSD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基线NHISS评分(OR=1.174, 95%CI=1.008~1.346,P=0.041),前额叶急性脑梗死(OR 4.326, 95%CI=1.074~14.371,P=0.045)也与PSD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在轻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脑干和深部脑微出血是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发生PS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对于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是否合并 LA 分为两组:伴 LA 为(LA +组,31例),不伴 LA 为(LA -组,5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LA +组的≥2个梗死灶率显著高于 LA -组(38.71%vs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的死亡率与 LA -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 LA +组再发脑卒中率显著高于 LA -组(38.71%vs1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LA +组的 CCS 评分显著高于 LA -组,而 MMSE 及 BI 评分显著低于 LA +组(P <0.05)。结论:脑梗死合并 LA 时将增加复发风险,且将明显影响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35例LA伴发脑梗死患者与同期随机抽样的140例无LA的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伴发LA组年龄、高血压史≥10年、脑卒中频数等三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白质疏松组卒中3个月至1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非脑白质疏松组差,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卒中急性期两组昏迷G1asgow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3个月及12个月,白质疏松组的评分差值,明显低于非白质疏松组(P<0.01)。结论:年龄和高血压是白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LA合并脑梗死比单纯脑梗死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表发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在MMSE、CSS以及BI评分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2组在MMSE和BI评分上均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P0.05),2组在CSS评分上均有所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改善认知障碍,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基础治疗,治疗组另加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于入院时、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分及巴氏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于第2周开始,CSS及BI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对急性脑梗死后损伤脑组织有明确的保护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余辉云 《海南医学》2006,17(5):55-56
目的观察复发性脑梗死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的关系.方法将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初发脑梗死组49例,复发脑梗死组36例,同时设对照组36例.所有三组病例于入院次日晨抽血测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并对脑梗死病例于入院时行CSS评分,分析各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及与C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两脑梗死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复发脑梗死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与初发脑梗死组比较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两脑梗死组血清叶酸浓度与CS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而维生素B12浓度与CSS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①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在脑梗死患者中低于正常人,且复发脑梗死患者低于初发脑梗死患者;②在脑梗死患者中,CSS评分与叶酸浓度呈负相关而与维生素B12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I-186)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巴氏指数(BI)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定,并观察脑水肿程度改变及依达拉奉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CSS和BI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周时中重度(等级为2~3)脑水肿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31%(P<0.05).依达拉奉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入院时、入院24h时、入院后3天及入院后7天的血压水平,并对患者进行三个月随访,分析血压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入院24h内的收缩压介于140mmHg-159mmHg之间及舒张压介于90mmHg-99mmHg之间的预后较好,三个月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血压正常组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随访三个月的NIHSS评分(3.1±0.6)及BI评分(73.7±2.3)明显优于低血压组及高血压组;患者年龄、入院时血压及入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期脑梗死血压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而年龄越大,入院时血压越高,入院时病情较重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三个月发生死亡的风险也越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均给予调节血糖、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调脂稳定斑块、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检测患者血液粘度,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与生存质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生活质量评分(BI)分别为(27.39±4.93)分、(24.70±4.45)分、(83.19±14.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94±4.49)分、(22.88±4.11)分、(75.63±13.61)分(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4.52±0.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2±0.91)分(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可以改善患者脑循环,促进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ALI)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ALI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SS评分与B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SS评分、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SS评分、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提高ALI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脑卒中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余会平 《吉林医学》2011,32(15):3002-3003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干预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运用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MMSE评分(22.5±3.3)明显优于治疗前MMSE评分(17.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MSE评分(22.5±3.3)明显优于对照组MMSE评分(18.4±3.2),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干预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百岁方颗粒剂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百岁方颗粒剂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分别服用百岁方及尼莫地平,疗程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中医症状、神经功能缺损中国中风量表(CSS)的积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结果:临床观察表明,百岁方能提高脑梗死患者MMSE积分,降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CSS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CSS积分、血黏度高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百岁方颗粒剂是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MSE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oCA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I指数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38%)高于对照组(56.76%)(P<0.05);两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4例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仍出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尤瑞克林+低分子肝素钙)32例、低分子肝素钙组31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1例。于治疗前、治疗14天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观察3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最好,低分子肝素钙组次之,对照组恢复最差,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侯宇  于敏  姜丽杰 《当代医学》2014,(12):26-2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LA)与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以头MRI-T2加权像评估是否有白质损害,其中有白质病变(AL)组59例,无白质病变(非LA)组38例。于48 h内进行抽血检验血尿酸水平,并分别以胆碱能通路高信号评分量表(CHIPS评分)及改良Scheltens量表对LA组进行评分。观察2组UA水平差异及UA与LA组脑白质疏松评分的关系。结果 LA组血尿酸含量(356.42±81.18)μmol/L,高于非LA组(292.97±95.98)μmol/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与CHIP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Schelten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白质疏松有关,血尿酸水平越高,脑白质疏松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8.
徐红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88-89,91
目的观察纤溶酶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及奥扎格雷钠和纤溶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CSS、B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CSS评分明显较低,BI评分明显较高(P〈0.05);血液黏度高切、血液黏度低切、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纤溶酶和奥扎格雷钠联合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