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8例AMI患者采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实施救护。结果:本组38例AMI患者发病至入导管室时间为60~180 min,转运时间为(60±30)min。其中35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例因血栓负荷重行PTCA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择期介入治疗,1例死亡。结论: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可以缩短AMI患者诊断、转运、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院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现状,为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12年1月—2013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经绿色通道转入导管室或CCU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病案,记录各抢救环节时间分布及急诊总停留时间。结果 1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33例转入导管室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其中101例(75.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时间要求,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为A级的有47例(35.3%),B级54例(40.6%)。结论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运行状况良好,但患者院外时间延误过长,急救中心与急诊科以及急诊科与心内科间的配合不良,缺少进入医院到首次球囊扩张时间监控及反馈,急诊护士在绿色通道运行中需加强各单位的沟通和协调。  相似文献   

3.
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实施绿色通道抢救6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患者从入院至导管室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32.6~49.8min),同时密切观察AMI并发症并予积极干预、精心护理,为降低AMI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赢得时间。结论:绿色通道应用在AMI介入治疗中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2月,我院改进绿色通道流程,实施外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转运到导管室的救治流程。即由心内科医生和护士全程参与院前转运,在院前转运中,直接启动导管室准备工作,加强与相关科室间协作,抵达医院后,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行介入治疗。改进流程以来,共有182例患者接受救治,成功救治178例,4例死亡,成功率98%。与旧流程(患者入院后先入急诊科再入导管室)相比,182例患者的抢救时间缩短了60.8 min,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认为实施院前转运过程中直接启动导管室准备工作,宜规范护理路径,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优化绿色通道流程,以避免院内时间延迟,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胸痛中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我院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后胸痛中心接诊的46例急诊PCI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7年2—8月我院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前胸痛中心接诊的46例急诊PCI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从急诊至导管室行PCI的时间、入导管室至安全转运至病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流程时间和入导管室至安全转运至病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住院时间和围术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缩短胸痛中心急诊PCI急救流程时间,提高手术预后效果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恶性心律失常经静脉滴注胺碘酮控制后安全转送病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6-01~2008-06期间急诊AMI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实施除颤、静滴胺碘酮控制后,"绿色通道"转运,记录急诊停留时间及运送到病房的时间.结果 50例AMI伴恶性心律失常48例纠正或控制后,通过"绿色通道"转运心内科或导管室,急诊停留时间20~45 min,平均28.5 min;去病房途中8~13.5 min,平均9.3 min.结论 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可减少AMI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死亡率,降低入院途中发生猝死风险.因此,静脉用胺碘酮可以替代利多卡因成为一种有效、安全在转运途中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急诊绿色通道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及管理,验证在急救中急诊护理程序化的重要性。方法对12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绿色通道行急诊PCI,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护理。结果从接诊到进入导管室平均时间为45min,112例患者通过急诊PCI术后病变血管再开通,再通率93.3%。结论在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施行急诊PCI中,急诊护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急诊护理的程序化,是绿色通道更通畅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在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3例,其中经院前抢救的162例作为观察组,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经院内急救的1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时间与结局。结果:293例患者从发病至接受急救时间为10~90 min;从急诊到介入室或ICU溶栓时间为(29±10)min;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8±6)h;出现再次梗死24例,死亡44例。观察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的实施可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诊断、治疗、转运、过程中的时间,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与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EPCI)在缩短患者入急诊室至球囊扩张(门-球)时间的作用。方法通过医护一体化将符合要求的1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按传统方式收治病人,完善术前检查后再行介入治疗。观察组通过CCU、急诊、导管室的联动与衔接完成患者的救治。分别比较患者入急诊室至CCU院内转运时间;CCU至导管室术前准备时间;以及入导管室至球囊扩张时间。最后总体计算两组病人的门-球时间。结果两组病人院内转运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尽管观察组病人在CCU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但两组病人从入住CCU至导管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导管室进行冠脉检查至接受球囊扩张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比较两组患者门-球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优化后大大缩短了患者院内就诊及院内转运时间,从而使STEMI病人从发病至医疗改造的时间减少,使门-球时间达到标准,进而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再灌注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EMI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常规流程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激活导管室时间、进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1),D-to-B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导管室绿色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门-球囊扩张时间,降低恶性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进急性心肌梗死院内绿色通道及争取抢救时间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改进前108例(2015年1—8月,对照组)和改进后85例(2016年1—8月,改进组)入急诊绿色通道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整体流程、提高诊断准确率、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导管手术室效率、加强实时信息记录等方法加以改进,比较改进组和对照组患者从入院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首次球囊扩张(DTB)的时间,评价实施效果。结果改进组DTB时间中位数为85(71~102)min,较对照组中位数89(77~126)min缩短(Z=2.332,P<0.05)。结论积极采取优化整体流程、提高诊断准确率、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导管手术室效率、加强实时信息记录等方法,可有效缩短DTB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行冠脉造影术和梗死相关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诊PCI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总死亡率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性高、死亡率低、血管再通率高、住院天数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究多学科团队联合专病急救绿色通道应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时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纳的12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因本院于2018年8月将多学科团队联合专病急救绿色通道应用于AAD救治,以收治的时间早于或者晚于2018年8月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68例。比较两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 结果 观察组急诊确诊时间、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学科团队联合专病急救绿色通道应用于AAD救治时能有效整合多个参与科室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十六字诀的优质护理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自行入院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自行入院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自行入院的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十六字诀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各项时间的评价指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十六字诀的优质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自行入院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可改善干预后各项时间的评价指标,提高急救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formed at a hospital without cardiac surgical capability with PCI performed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t a center with on-site surgery.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included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whom PCI was performed from March 1, 2000, through May 31, 2002, at a community hospital (Immanuel St Joseph's) without on-site surgery. The procedural success, in-hospital adverse cardiac events, and 6-month follow-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CI performed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atched controls from January 1, 2000, through February 28, 2002, at a center with cardiac surgery (Saint Marys Hospital). RESULTS: One hundred sixty patients (and 160 matched controls) underwent PCI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procedural success rate was high and similar for the 2 groups (96% vs 95%; P=.79). In-hospital mortality, 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were low and similar for the 2 groups. No patient was referred for emergenc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for failed PCI. Six-month survival from all-cause mortality was 96% for the Immanuel St Joseph's group and 94% for the Saint Marys Hospital group (P=.92). Subgroup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PCI for 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vealed high procedural success and low and similar rates of major cardiac adverse events in the 2 groups.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PCI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be performed safely and effectively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without on-site cardiac surger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至6月于我院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急性心梗者54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7至12月于我院接受急救护理快捷供给干预的急性心梗者54例设为试验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急性心梗者急救效果指标、急救时间和预后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对急性心梗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急救时效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急诊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王风  林英忠  林虹  徐广马 《临床荟萃》2003,18(9):502-504
目的 比较急诊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静脉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therapy,TT)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比较39例急诊PCI治疗、58例TT治疗的近期疗效。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nfarct—related coronary artery,IRCA)等15个因素对PCI成功、导管室事件的影响。结果急诊PCI治疗AMI30天病死率2.6%、血管再通率94.9%,症状不缓解率0%,心力衰竭发生率7.7%。TT组治疗AMI30天病死率l5.5%、血管再通率66.7%,症状不缓解率6.9%,心力衰竭发生率8.6%。结论 PCI治疗AMI住院病死率低、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优于TT治疗。IRCA是PCI成功、导管室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佳  沈杨  罗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956-1958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治疗的首次急性下壁心梗患者33例,其中17例12h内接受PCI治疗(观察组),16例择期接受PCI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心梗后d1、d3、d7、d15、d30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房室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in)以及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心房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的比值(Em/Am),对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右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分别于d1、d3最差,d30观察期结束时最佳。观察组Sm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Em/Am比值的最大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Sm值在d7显著增高,对照组则在d15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Em/Am值在d15显著增高,对照组则在d30方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诊PCI较择期PCI治疗有利于改善急性下壁心梗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白川 《妇幼护理》2023,3(15):3730-3732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e cancer intervention,简称 PCI)手术,对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行观察与总结,并进行预见性的护理,讨论其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21年1—2022年12月份本院收治的66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将他们分为两个不同的治干预组(n=33)和对照组(n=33)。全部病例在紧急情况下进行PCI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包括术前的一般治疗,并对病人展开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出现的低血压、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及心律失常等总发生率更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干预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死亡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手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术中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