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蔷 《华夏医学》2000,13(4):565-576,F003
活血化瘀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中医治法之一,所谓“活血”就是促进血液循环,所谓“化瘀”就是消散瘀血,活血化瘀就是针对血液循环瘀滞所致的“血瘀证”而立的。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破气伤正,有害无益。在临床常见的血瘀证中多见以疼痛、肿块、瘀斑,另外肌肤甲错、脉涩、出血多呈紫暗色伴有块状,提示多有血瘀的可能。活血化瘀药临床可分为一般活血化瘀药,如红花、川芎、益母草等;养血化瘀药如当归、赤芍、丹参等,逐瘀散血药如大黄、玄胡、水蛭;峻烈活血化瘀药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另外活血化瘀药又有作用全身和局部之分,又有偏寒偏热之分,…  相似文献   

2.
试论瘀证及其证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瘀证应分为血瘀与瘀血,并从概念、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则、方药上论述其区别及联系,提出活血属和法范畴,化瘀属消法范畴,例举了活血与化瘀的常用治法及代表方剂,将治疗瘀证的药物分为活血类、化瘀类、活血化瘀类,并简述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认为瘀证应分为血瘀与瘀血,并从概念、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则、方药上论述其区别及联系,提出活血属和法范畴,化瘀属消法范畴,例举了活血与化瘀的常用治法及代表方剂,将治疗瘀证的药物分为活血类、化瘀类、活血化瘀类,并简述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膜性肾病是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是临床上难治性肾病之一,其病史缠绵,病程长久。邹燕勤教授认为此类疾病常表现为水瘀互结,应当以保肾气、维护肾元为先,在淡渗利水的同时提出"治水必和络""经主气,络主血",常"从血论治"膜性肾病,根据不同证型及病程长短分别采用活血和络、活血化瘀、逐瘀破血法。瘀血证轻或不明显者,药用当归、丹参、牡丹皮等养血和血;病程较长且存在血黏度和血脂高但无明显瘀血癥块者,常用川芎、泽兰、三七、桃仁、红花等活血散瘀;而对久病难愈、瘀血明显者,常选用虫类药如水蛭、虻虫、土鳖虫等破血逐瘀。同时配以理气补益之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将《内经》中有关瘀血治不的内容概括为:①攻下逐瘀法,用于治疗瘀血邪热在内,且病情较重之证;②温经化瘀法,代表方为四乌骨一芦茹丸,用于治疗精血枯竭、月经闭止之证;③活血利水法,代表方为鸡失醴,用于治疗瘀血水停之证;④散寒化瘀法,代表方为熨方,本法适用于寒邪外袭、瘀血内停之证。《内经》有关瘀血治法的内容对后世中医瘀血之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冰教授在妇科疾病治疗中提出活血化瘀法有活血消溶与活血下血之分,在活血化瘀药中桃仁、红花、三棱、莪术4味药,均有活血化瘀止痛之效,均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瘀血证,但是桃仁、红花两味药活血化瘀,以下血为主,两味药为下法。而三棱、莪术两味药在活血化瘀上以消溶为主,可内消瘀结,是为消法。因此临床上应辨证辨病施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刘克林  王明杰 《医学争鸣》2007,28(17):1540-1540
从字面上看,活血,即畅通血液运行;化瘀,即消除瘀血阻滞. 活血化瘀,即畅通血流,消除瘀滞,是针对血瘀证而设立的一个治疗学术语. 由于活血化瘀这一治疗功效,既可以直接作用,又可以间接产生,"活血化瘀"一词,既可以指具体的治疗手段,又可指治疗的目的与结果,这就形成了狭、广两层不同范围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痰瘀互结同病的原理,痰浊必致瘀血,瘀血多夹痰浊,痰瘀阻塞是导致痛证的重要病理因素。吴立文教授善用化痰逐瘀治疗由痰瘀互结所致之痛证,治痰兼顾化瘀,治瘀不忘化痰,使邪祛络通,通则不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活血祛瘀方剂的配伍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历代名方的制方用药特点,对活血化瘀方剂的制方配伍方法和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认为治血瘀之方的组成基本遵循了以下配伍原则:当以活血祛瘀药为主,伍以调气之品,使气行(旺)则血行;佐以养血之品,使祛瘀不伤正;参以祛湿化痰之属,以期瘀血痰水并治;配伍泻下攻积药,以导瘀滞下行;温经化瘀,须刚柔相济;化瘀清热,当防寒凉凝瘀。由于血瘀证病理变化的多样性,故其组方倾向于多类药物配伍。从缓从急,药量多少,贵在临证处裁。重视对活血祛瘀剂制方原理的把握和对成方配伍规律及药物配伍技巧的认识,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和新方的创制。  相似文献   

10.
瘀血是临床常见致病因素之一,可分为血行不畅致瘀和出血致瘀,其中血行不畅致瘀时的血液状态(主要指血细胞)可分为未丧失功能、未完全丧失功能和完全丧失功能而成已结之瘀等不同病理状态。黄学宽教授根据瘀血发生的位置和血行不畅致瘀时血液的状态新解活血与化瘀治法,并针对不同情况形成的瘀血运用气血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血管硬化、狭窄、瘀堵等引起脉内之瘀所致之疾病,治以补气行气、活血化瘀,常用其经验方心脑血脉通调方加减论治;对于出血致瘀而停滞脉外之瘀血,论治重在化瘀,兼以温阳,常在辨证基础上加入其经验方双七仙丹方进行治疗。黄教授对瘀血论治理论的新解与临证运用经验,思路新颖,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经漏病因繁多,但临床观察以血瘀者最为多见。因其致瘀原因不同而表现各异,如漏下色暗有块,腰腹胀痛者为气滞血瘀;漏下色黑有块,腰腹冷痛者为寒凝血瘀;漏下色紫红有块,伴口干心烦者为热邪灼津致瘀。致瘀原因虽不同,但瘀血一旦形成即为主要矛盾,所以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否则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所以我们对上述各种证型的经漏均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收效良好。对上述瘀血所致的经漏除典型的寒凝血瘀者除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外,其他各型均用生化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因  相似文献   

12.
卢永兵从事活血化瘀研究三十多年,擅长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心脑血管病,治疗疑难病亦有显著疗效。他认为老年人久病多瘀,疑难杂症也常有瘀。临证仔细辨证,只要有瘀血证,就可结合活血化瘀药治疗。活血化瘀药能促进血运,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中浓、黏、凝、聚状态,促进炎症吸收,提高身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瘀血与慢性肾衰竭(CRF)关系密切,在CRF发病过程中,无论正气虚损,还是实邪蕴结,最终都可导致瘀血的发生.在CRF治疗中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无论病人有无瘀血证临床表现,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应用时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灵活施治、随证求因、审因论治,才能达到活血除瘀之目的.若不审病因,一味活血破血,不仅无效,反而徒伤正气,促使病情恶化,临证时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药治疗糖尿病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弛 《广东医学》1999,20(9):722-723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血瘀证的专用治法,活血是使停滞瘀积、不流的死血复活,化瘀是使堵于血管中凝结的瘀血化开,其总的含义即是使血液恢复正常流动和血管恢复畅通,从而使血瘀引起的病证得到康复;正常血液不停地周流于全身,一旦流动受阻,停滞不行而淤积,中医则称之为血瘀证,其瘀积不流的血液则称之为瘀血,此外中医对不正常的血液又称之为污秽不洁之血,留在体内亦被认为瘀血,另外对久治不愈的病证亦归之于瘀血,如<医林改错>认为:"久病入络为瘀血".  相似文献   

15.
从学习《伤寒论》蓄血证方引发的思考到认为大黄与活血祛瘀药配伍是治疗瘀血证的主要治疗方法。同时阐述活血化瘀伍用大黄的起源、历代医家伍用大黄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肝郁是慢性肝病发病的始动因素,脾胃虚弱是慢性肝病发展的根本原因,气虚血瘀,痰瘀阻络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过程。辨治慢性肝病要遵循健脾益气、补气生血、补血活血的法则,同时不忘疏肝利胆、利湿祛痰。故基于“因虚致瘀”理论提出化瘀四法,即补气健脾、活血散瘀法适用于慢性肝病之气虚血瘀证;疏肝行气、祛痰通络法适用于气滞血瘀、痰瘀阻络证;养血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慢性肝病之气血不足、瘀血阻络证;软坚消癥化瘀法主要用于重度肝纤维化、肝硬化结节、肝脾肿大、肝内胆汁淤积、肝癌等慢性肝病患者。临证根据慢性肝病的症状体征及病因病机,随症加减药物,创立八珍荔核抗纤方。  相似文献   

17.
总结周岱翰教授运用活血祛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周岱翰教授认为:血瘀是肿瘤形成的主要病理机制,可出现在肿瘤各个阶段,使用活血化瘀方药对肿瘤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活血化瘀法不但能消瘤散结治疗肿瘤,而且配合攻下逐瘀、清热利湿(水)诸法,对由瘀血引起的气机不畅,瘀血引起的里热,瘀血阻络引起的黄疸、水肿等症,都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与血瘀瘀血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瘀是否即是“瘀血”?“瘀血”是否就是“血瘀”?活血是否即是化瘀?化瘀是否等于活血?单纯强调“活血化瘀”是否恰当?在指导临床上是否有利!就这些问题作者谈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属临床疑难病症,系因久病脉络瘀血阻滞所致,治疗当从瘀论治,采用养阴化瘀、益气化瘀、补肾化瘀、健脾化瘀、利水化瘀、活血化瘀六法,临床证明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清任《医林改错》对血瘀讧的诊断及活血化瘀治法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血瘀证的三步诊断方法为首辨瘀血的典型症状,次辨瘀血的不典型症状,继辨瘀血的病史和治疗史。活血化瘀法包括益气活血、理气活血、祛风寒活血、温里活血、解毒活血、通窍活血、祛痰活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