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脂多糖对大鼠中脑和桥脑内Fos、GFAP、OX4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莉  高蓓  饶志仁 《解剖学报》2005,36(1):24-27
目的 探讨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中脑和桥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方法 抗Fos蛋白、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特异性标记小胶质细胞(OX42)和抗Fos/GFAP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结果 F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上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臂旁核和蓝斑。Fos蛋白在注射后30min。表达,1~3h为高峰。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变大,突起增粗,细胞密度增加,30min出现表达,1h为高峰,3h后减少。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首先于脑室周围灰质表达,注射后6h达到高峰,胞体变大,全脑分布。相应于Fos阳性神经元分布区域,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深染和密集。结论 上丘、臂旁核、蓝斑内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神经免疫调节,臂旁核可能为此调节通路的中继站之一。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插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EGB治疗组。缺血2h再灌注48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内GFAP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可诱导脑组织GFAP表达增强,EGB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后GFAP的表达(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可诱导脑组织GFAP表达增强,EGB可抑制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高表达,提示EGB可能对缺血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EGB抗脑缺血损伤保护神经元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神经元活力及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分别取BALB/c胎鼠和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纯化培养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设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中分别加入4、8和16 μmol/L的PAF并分别作用4 h、24 h和72 h,用MT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神经元活力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的平均灰度值。 结果: PAF作用后,神经元活力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但存活细胞GFAP表达增加。两者均呈浓度依赖关系。 结论: PAF不仅直接作用于神经元,且可通过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间接影响神经元的存活。  相似文献   

4.
袁华  段丽  饶志仁 《解剖学报》2003,34(6):563-567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Sp5C)星形胶质细胞对唇下注射福尔马林所致疼痛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注射后不同时间Sp5C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内抗磷脂酶C(PLC)、抗Fos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产物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大鼠Sp5C无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唇下注射福尔马林后,Sp5C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抗PLC、抗Fos和抗GFAP阳性染色,神经元出现抗PLC和抗Fos阳性染色,且有相同的亚核分布,关系密切。抗PLC和抗Fos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先出现于星形胶质细胞,而后在神经元出现表达。结论 Sp5C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的调节,并主动调节神经元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马岚  王新红  曹荣  赵钢  饶志仁 《解剖学报》2009,40(4):527-532
目的 研究大鼠延髓内脏带(MVZ)内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对选择性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反应.方法 25只成年 SD 大鼠,其中15只为接受左侧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组,5只作为假手术组,5只为对照组.在术前、术后10d、20d、30d(每时段5只)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并检测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的变化;应用抗Fos蛋白与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或抗Fos蛋白与抗酪氨酸羟化酶(TH)的单一或双重免疫荧光法染色,Confocal显微镜下观察延髓MVZ内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的荧光强度,Fos/ GFAP双标记星形胶质细胞以及Fos/TH双标记神经元的平均数. 结果 SNI组大鼠与对照组或假手术组相比,术后10d其痛敏增高(PWMT值降低),20d痛敏达到高峰(PWMT值最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NI术后MVZ内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激活型,GFAP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孤束核及腹外侧区的Fos/GFAP双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及Fos/TH双标记神经元的平均值显著增高,SNI术后20d达到高峰. 结论 SNI术后MVZ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均被激活.  相似文献   

6.
张辉  张光运  段丽  饶志仁 《解剖学报》2003,34(6):583-588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对一侧胫、腓骨骨折的反应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Fos蛋白双标记以及蛋白激酶C(PKC)在左侧胫、腓骨骨折后不同时程的表达变化。结果 1.左侧胫、腓骨骨折后,GFAP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同侧腰髓背角的星形胶质细胞胞浆,Fos阳性产物在其胞核也有表达,且以浅层为主,神经元的胞核也有Fos阳性产物;2.Fos—LI神经元与GFAP/Fos-LI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基本一致,两者关系密切;3.GFAP/Fos—LI星形胶质细胞表达高峰期在骨折后45min,而Fos—LI神经元的表达高峰期在骨折后90min;PKC—LI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及达到高峰的时间比PKC—LI神经元要早。结论 腰髓背角的星形胶质细胞参与了下肢骨折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及调节过程,而且Fos—LI、PKC-LI的表达早于神经元,可能主动地影响神经元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研究大鼠迷走神经背核(DMV)和孤束核(NTS)星形胶质细胞在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将36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束缚-浸水应激组(RWIS 0.5、1、2、3、5h),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将12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 L -AA (星形胶质细胞的抑制剂)组,束缚-浸水应激1 h,检测 Fos 蛋白和 GFAP 蛋白的表达及胃黏膜损伤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在 DMV 和 NTS 的不同区段 GFAP 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束缚-浸水应激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 L -AA 可显著抑制 GFAP 的表达及神经元的 Fos 蛋白的表达,同时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元的激活,参与了束缚-浸水应激,影响了胃肠机能,导致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低渗刺激后大鼠视上核(SON)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可塑性反应及其两者在反应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我们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 5. 5ml/kg低渗盐水(0. 83% 葡萄糖+ 0. 3% NaCl)制作模型,应用抗Fos、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标记,以及抗Fos/抗GFAP双标记、抗Fos/抗血管加压素 (VP) /抗GFAP三标记的免疫组化方法。结果发现:在SON中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在刺激后 15min增加,其胞体肥大,突起伸长变粗, 45min达高峰。Fos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胞核呈蓝黑色小点,刺激后 15~45min达高峰, 90min明显减少;Fos阳性神经元胞核较大,刺激后 15min未见表达, 45min少量表达, 90min表达增加。该结果表明低渗刺激后,SON内星形胶质细胞的Fos表达早于神经元,三重标记显示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关系密切,提示SON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在低渗刺激的调节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对低血压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观察大鼠血压降低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 (AS)和神经元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 硝普钠静脉注射制作瞬间低血压模型 ,用抗Fos、抗GFAP和抗TH三重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GFAP和Fos表达和分布规律及其与TH阳性神经元的关系。 结果 在脑内血压调节相关区域均出现GFAP和Fos表达 ,两者部位一致 ,且有亚核分布特点 ;在延髓和蓝斑等部位Fos或TH单标 ,或Fos与TH双标阳性神经元周围有GFAP阳性纤维包绕 ,形成 3种形式的复合体样结构。 结论 AS对血压变化反应敏感 ,并具机能定位特异性 ,推测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神经元共同参与脑内的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10.
袁华  段丽  邱勇  高立志  张萍  曹荣  饶志仁 《解剖学报》2004,35(2):127-131
目的 观察大鼠侧脑室注射甘珀酸后下丘脑视上核星形细胞和神经元对高渗刺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经侧脑室注射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carbenoxolone,CBX)及尾静脉注射9%NaCl溶液后,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加压素(V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下丘脑视上核(SON)神经元的:Fos和星形细胞的Fos以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1.未注射CBX组大鼠在高渗刺激后45min,血浆中VP的含量明显升高;SON中观察到GFAP/Fos阳性的星形细胞和Fos阳性神经元;2.GFAP/Fos阳性星形细胞高峰的出现早于Fos阳性神经元;3.向侧脑室注射CBX2h后,经尾静脉注射9%NaCl溶液,45Bin后血浆中的VP含量未升高,SON中GFAP/Fos阳性星形细胞的表达与未注射CBX组相同,Fos阳性神经元则显著减少。结论 SON的星形细胞对高渗刺激发生反应早于神经元,并可能通过缝隙连接影响神经元对渗透压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内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AMPresponseelementbindingprotein,CREB)mRNA表达的影响。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和顶叶皮质内CREB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侧海马CA1区和顶叶皮质CREBmRNA阳性反应产物平均光密度(OD)比假手术组减少(P<0.05),NGF组CA1区和顶叶皮质内的CREBmRNA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NGF可以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缺血神经元CREBmRNA的表达,NGF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CREB的转录与翻译,从而启动一系列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梗死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1~4d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Metamoph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EGB药物组神经功能评分较缺血再灌组好(P<0.05),GFAP阳性细胞于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即已出现,48、72、96h阳性细胞表达量增加,其中以72h为最多,EGB可抑制缺血后GFAP的表达(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可诱导脑组织GFAP表达增强,EGB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高表达,提示EGB对缺血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对脑缺血损伤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 c-fos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后再灌流 0 .5~ 48h制成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 c-fos的表达特点。结果证明 ,正常组、假性手术组 c-fos在神经元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 ;再灌流 0 .5~ 48h组 ,胞核呈强阳性 ( +++)的神经元主要位于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而缺血中心区的皮质、纹状体和视前区呈阴性 ( -)。缺血周边区 ,神经元胞核呈弱阳性 ( +)。正常组未发现 c-fos阳性的胶质细胞 ,假性手术组脑实质内胶质细胞团和侧脑室壁的胶质细胞 c-fos呈强阳性 ,再灌流 3h组脑室壁及深层的室管膜下区和皮质浅层、髓质等处胶质细胞为阳性 ,再灌流2 4~ 48h组缺血周边区和脑实质内的巨噬细胞、活化小胶质细胞呈强阳性 ;再灌流 48h组 ,白质如胼胝体内大量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呈强阳性。本文结果提示 ,脑缺血时 c-fos对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的影响,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缺血侧顶叶皮质CREB和p-CREB的表达。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CREB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p-CREB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NGF组CREB和p-CREB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NGF明显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CREB和p-CREB的表达,NGF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CREB和p-CREB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和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颈内动脉微量注射NRG-1β(2μg/kg)干预治疗,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4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动物均表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和胶质细胞AQP-4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NRG-1β治疗组缺血24h,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损伤明显改善,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脑梗塞体积显著缩小(P<0.05);但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22h、46h和70h组,上述5项指标较相应的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RC-1β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胶质细胞AQP-4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和缩小梗死体积,从而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和尾壳核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与nNOS表达的关系。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增殖细胞,免疫组化单标和双标记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皮质和尾壳核BrdU阳性细胞和nNOS的表达。模型组大鼠皮质和尾壳核BrdU阳性细胞再灌注后3d开始增多,14d达高峰,nNOS阳性细胞再灌注后7d表达增强,28d达高峰,BrdU/nNOS双标细胞在14d达高峰,占皮质BrdU阳性细胞数的42.95%,尾壳核内占42.56%。新生细胞分化组BrdU阳性细胞和BrdU/nNOS双标细胞显著多于模型组(P<0.05),皮质双标细胞占BrdU阳性细胞数的54.08%,尾壳核内占47.84%。提示局灶性脑缺血可增强大鼠皮质和尾壳核的增殖能力,部分增殖细胞分化为nNOS阳性神经元,参与神经网络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磁共振成像(MRI)及皮质和尾壳核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GDNF对内源性NSCs增殖分化的作用机制。制作右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左侧脑室注射GDNF,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DNA合成期(S期)细胞,Y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MRI观察脑部影像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生理盐水组和GDNF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min后再灌注不同时间(3、7、14、21、28d)皮质和尾壳核内BrdU/nestin、BrdU/NeuN、BrdU/GFAP阳性双标细胞。GDNF组对学习记忆的恢复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MRI检查T2WI上缺血区信号明显增高和轻微脑肿胀,GDNF组缺血后3d,缺血区出现小面积信号增高影,14d信号强度明显下降;GDNF组Br-dU/nestin双标细胞数明显增加;新生细胞分化结果显示28d时,GDNF组BrdU/NeuN(58.23%±15.30%)、BrdU/GFAP(11.29%±4.30%),与其它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证实局灶性脑缺血激活皮质和尾壳核内的NSCs,而GDNF可促进内源性NSCs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人参皂苷Rb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白质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l(Ginsenoside Rb1,GSRb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白质重塑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媒处理组和人参皂苷Rbl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 MCAO/R)损伤模型,用LFB染色观察大鼠胼胝体和内囊的髓鞘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侧胼胝体GFAP和APP的表达以评估星形胶质细胞和轴突的改变。 结果 缺血2 h再灌72 h后,溶媒处理组胼胝体和内囊有明显的髓鞘紊乱、脱失,胼胝体GFAP和APP表达显著增加。与溶媒处理组相比,GSRb1处理组髓鞘脱失有明显改善 (P<0. 01, P<0. 05)且胼胝体GFAP和APP表达显著减少(P<0. 05)。 结论 GSRb1可能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白质重塑。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采用改良栓线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 (Middlecerebralartery ,MCA)缺血再灌注模型 ,腹腔注射阈下剂量 (35mg/kg·2d)戊四唑 (pentylenetetrazol,PTZ)制备慢性癫痫点燃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 ,来检测其癫痫敏感性的改变。分别用硫堇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PTZ点燃脑缺血大鼠的相应脑区的神经病理学改变及脑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lia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免疫反应活性 (immunoreactivity,IR)的变化。结果显示 :脑缺血后大鼠癫痫敏感性明显增强 (P <0 0 5 )。右背侧海马CA1、CA3 区锥体细胞、额叶皮质神经元不同程度的脱失 (P <0 0 5 )并出现大量GFAP免疫反应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 ,且细胞体积变大 ,突起变长变粗 ,免疫染色强度明显增强 (P <0 0 5 ) ,提示脑缺血大鼠癫痫敏感性增强 ,可能与海马及额叶皮质的神经元脱失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