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福州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收集福州市2014年2 446名7~18岁中小学生体检资料,进行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014年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14.7%,其中男生18.5%、女生10.8%;肥胖检出率3.0%,其中男生3.4%,女生2.5%;超重肥胖检出率17.7%,其中男生21.9%,女生13.3%。总体上超重肥胖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城市男生超重肥胖程度高于农村男生和城乡女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城乡、每周吃早餐次数和每周吃鸡蛋频率等,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福州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受多因素影响,规律吃早餐、减少鸡蛋摄入、参加体育锻炼及适当家庭作业,有助于减少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2.
马鞍山市初三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市初三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马鞍山市10所中学初三学生共4 607名,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相结合方法,调查超重、肥胖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超重、肥胖学生检出率分别为10.2%与3.8%,男生超重检出率(13.5%)高于女生(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96,P<0.05);男生肥胖检出率(5.1%)亦高于女生(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0,P<0.05)。13~15岁学生超重检出率高于16~18岁学生;市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市郊(县)和乡镇,市郊(县)学生超重检出率高于乡镇,而肥胖检出率市郊(县)和乡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并与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父母文化程度等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饮食干预对6~12岁儿童身高体重的影响,为有效防治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市某小学寄宿部651名学生采取定量营养食谱3年,同时随机抽取该小学非寄宿部6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儿童超重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肥胖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超重检出率男女性别无差异,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对照组超重检出率男女性别有差异(0.01〈P〈0.05),肥胖检出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1)。两组男生和女生身高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饮食因素是导致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降低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超重及肥胖儿童运动习惯以及与瘦素,瘦素受体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超重或肥胖小学生67名,其中男生33名,女生34名,年龄8~12岁.研究对象的运动数据使用能量检测仪收集,取两周的平均值;瘦素和瘦素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测定.结果 被调查儿童中男生体重指数高于女生,而瘦素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平日运动总量,有效运动量,有效运动时间与有效运动次数男生均高于女生.男女生瘦素与平日运动数据之间均为负相关,但男生无统计学意义,而女生P值均小于0.01.瘦素受体与运动数据的相关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议通过增加运动量改善超重或肥胖.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小学生肥胖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小学生的超重及肥胖现状,探讨影响小学生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济南市6所小学的910名7~12岁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肥胖检出率为17.47%,其中男生为22.27%,女生为13.15%,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x2=13.09,P<0.01);肥胖率在年龄上的检出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其中≤8岁年龄组的检出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小学生的性别、年龄、母亲体质指数、学生吃饭速度及是否吃饱等是小学生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学生的肥胖率高于以往水平,与小学生的饮食习惯及家长影响等因素有关,控制危险因素,将有效减少小学生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减肥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中学初一到高二5个年级共45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减肥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和5.0%,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6.6%和2.7%。有435名男生(23.9%)和803名女生(39.0%)自述超重或肥胖。过去1个月内,无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男、女生分别有8.9%和17.8%自述有过不良减肥行为,其中男、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4.4%和7.0%;而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男、女生分别有30.7%和45.8%自述有过不良减肥行为,其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8%和4.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体重、父母亲的体重、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减肥行为相关。结论中学生不良减肥行为有一定的发生率,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应对此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某医学院1~5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6名大学生中,低体重检出率为21.2%,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6%和2.8%;女生低体重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P0.05),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5)。与农村组比较,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低体重和超重肥胖检出率均明显偏高;超重肥胖学生的母亲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明显偏高;低体重学生的母亲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明显偏低;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偏高;超重肥胖学生经常喝牛奶的比例明显偏低,经常吃快餐、经常喝碳酸饮料的比例明显偏高;低体重学生每天吃零食比例明显偏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院大学生低体重检出率明显高于超重肥胖率,低体重和超重肥胖的发生与家庭经济状况没有关系,但与居住地、母亲文化程度和某些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嘉兴市超重及肥胖儿童运动习惯以及与瘦素、瘦素受体的关系.方法 选取嘉兴市超重或肥胖的67名小学生,其中男生33名,女生34名,年龄8 ~12岁.研究对象的运动数据使用能量检测仪收集,取2周的平均值;瘦素和瘦素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测定.结果 被调查儿童中男生体质指数高于女生,而瘦素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平日运动总量,有效运动量,有效运动时间与有效运动次数男生均高于女生.男女生瘦素与平日运动数据之间均为负相关,但男生无统计学意义,而女生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瘦素受体与运动数据的相关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加运动量,提高瘦素敏感度为今后研究和探索改善儿童超重或肥胖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丹阳市2005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红芬  应洪琰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25-1026
目的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订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丹阳市城乡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对7~18岁27 331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以《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76%,6.40%和5.21%。营养不良女生所占比例较高,城区明显高于乡镇;超重肥胖男生所占比例较高,城区高于乡镇。结论营养不良防治重点在城区中学女生,超重肥胖防治重点在城区小学男生。  相似文献   

10.
邓祥云  李夏红 《中国校医》2003,17(4):327-327
目的 为了解泰兴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 对高中、初中、小学各两所学校计13676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泰兴市营养不良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为轻度营养不良,占91.78%,小学、初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高中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超重、肥胖占调查人数的21.88%,初中学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小学、高中学生,且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结论 要切实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卫生教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学龄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问卷调查,肥胖诊断采用《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以乌鲁木齐市户籍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按年龄分层抽样调查7~12岁儿童1 440名。问卷部分由儿童家长代为填写。结果学龄儿童肥胖检出率男生为4.86%,女生为1.80%,男生8岁年龄组肥胖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女生检出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出生体重、性别、睡眠时间、父亲体重和母亲体重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学龄儿童肥胖检出率较低,应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促进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镇江市润洲区小学生超重及肥胖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润洲区4所学校共1 720名三、四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率。结果共收回有效调查表1 655份。小学生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10.69%和8.70%。在321名超重和肥胖者中,男、女生人数为231和90名(P0.005),三年级、四年级人数为187和134名(P0.01),膳食习惯良好、不良人数为38和283名(P0.01),运动行为良好、不良人数为21和300名(P0.01)。女生及四年级学生的膳食习惯和运动行为好于男生及三年级学生(P0.05)。结论镇江润洲地区小学生超重率与全国水平大体一致,而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膳食习惯和运动行为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10年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了解奉贤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方法 1992—2001年间,按有关标准对7—22岁58814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营养不良率在13.48%-35.12%之间,平均检出率为24.14%。营养不良率女生显高于男生,而超重率、肥胖率男生均显高于女生。营养不良率城市学生显低于乡镇学生,而超重率、肥胖率城市学生均显高于乡镇学生。营养不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初中生(30.0l%)、高中生(28.55%)、小学生(18.06%)。结论 预防控制学生营养不良重点是女生和乡镇学生及初中阶段学生,肥胖的预防控制重点是男生和城镇学生。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中学生肥胖现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长沙市中学生超重及肥胖现况,探讨影响中学生肥胖相关的因素,为卫生职能部门制定青少年卫生/学校卫生的工作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超重及肥胖,通过问卷调查,对4021名11~19岁中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沙市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3.8%(男生为4.5%,女生为3.0%)和14.1%(男生为16.3%,女生为11.7%);不同性质学校间超重与肥胖率存在差异;超重以及肥胖学生在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等多方面均与正常体重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防治青少年肥胖应以改进饮食习惯及运动处方为基础,家庭、学校、社会应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重视对学生行为的矫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肥胖认知现状及减体重行为,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医科大学2004~2008年级共908名大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 20.8%的女生营养不良,明显高于男生;2.4%的女生肥胖或超重,明显低于男生;女生减体重知识得分高于男生;女生想减体重的比例高于男生。在258名减体重学生中,只有7.7%体重超重或肥胖;女生减体重多为追求体型苗条,男生多为提高健康水平;运动和节食为主要的减体重方法;减体重者中有8.1%出现头晕、乏力、贫血、月经不调等不良反应。结论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存在盲目减体重的现象。建议在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肥胖与健康知识教育,预防和控制不良减体重行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吉林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5年吉林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吉林市5~18岁学生196 454名进行体格检查,利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和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推荐的BMI标准筛查超重、肥胖。结果吉林市5~18岁儿童青少年男生肥胖率为20.2%,女生肥胖率为10.4%;男生超重率为19.0%,女生超重率为13.8%;‘超重+肥胖’:男生39.1%,女生24.2%;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显著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吉林市儿童青少年男性比女性超重、肥胖情况更严重,均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水平。吉林市超重、肥胖有一定的流行趋势,因此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大团镇小学生肥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0-12月收集的148名大团镇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小学生肥胖人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用Logistic回归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大团镇小学生的超重率12.2%、肥胖率8.8%,男生肥胖率[13.51%(10/74)]高于女生[4.05%(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P0.05)。不同性别小学生步行上下学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6,P0.05)。有时、经常做作业、看电视、用电脑时吃零食(OR=10.000、16.667,CI为1.801~55.526、2.088~133.050)是超重或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大团镇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相对较低,且男生比女生肥胖的要多;喜欢经常吃零食的小学生更容易超重或肥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探讨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2-2014年南京市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资料,同时对南京市城乡4所小学600名小学生进行营养与健康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南京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呈逐年递增趋势(χ~2=19.71,P0.05),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率男生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10.31、56.67、56.40,P值均0.05)。学生超重肥胖率随年级升高而增长,三至五年级是学生超重肥胖的突增高峰年龄。调查学生中肥胖组与正常组在饭量、喜欢吃蛋类、运动量和静坐时间等方面差异明显。结论建议从膳食干预、运动干预、行为干预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们从小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降低超重肥胖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何春刚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2):1894-1897
了解南京市部分儿童青少年家长对肥胖知识的掌握、对肥胖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体重控制和科学减肥提供有力支持.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3 482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对家长进行超重肥胖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并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结果 南京市部分儿童青少年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比例分别为4.11%,74.90%,12.61%,8.39%.男生在消瘦、超重、肥胖方面人数比例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52,21.67,14.76,P值均<0.01).家长肥胖相关知识中"应多吃蔬菜和水果"的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9.3%,最低的为"膳食宝塔底层食物应多吃"(38.5%).有15.35%和24.91%的家长低估了男生和女生的体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和鼓励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家长态度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疋2值分别为36.89,12.58,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与男生(OR=1.86)、独生子女(DR=1.92)、父亲超重肥胖(OR=1.95)、母亲超重肥胖(OR=1.95)、家长低估子女体重(OR=1.41)、剖宫产(OR=1.49)等呈正相关,与年龄16-18岁(OR=0.42)、出生体重≤2 499 g(OR=0.53)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南京市3个区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较高,家长对子女体重的低估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应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家长肥胖控制相关知识和技能,保障子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明玲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035-1036
目的了解冷水滩区城市小学生肥胖状况,分析其影响原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学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性别、年龄肥胖发生状况的调查。结果 2010年调查9 096名学生,肥胖检出率12.5%,其中男生20.1%、女生3.1%;2011年调查8 766名学生,肥胖检出率13.7%,其中男生21.2%、女生3.9%,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1)。结论该区小学生男生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采用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老师、家长和学生关于降低小学生肥胖发生率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