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诊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完成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及手术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64排CT薄层图像实施三维重建。结果在血管病变方面,轻度狭窄17段、中度狭窄20段、重度狭窄19段、闭塞32段。责任血管均经CT血管成像明确显示出来,与术后血管检查结果比较,准确率100%。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使用64排cT可以了解到病变的具体情况,明确病变范围,为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S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37例临床疑诊下肢动脉硬化、阻塞性病变患者行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其中22例接受人工血管置换、支架置放及球囊扩张术.结果 37例共72节段血管狭窄或闭塞.按狭窄程度划分,轻度狭窄12例24节段,中度狭窄8例17节段,重度狭窄13例22节段,闭塞4例9节段.全部病例行DSA检查,仅两节段CTA与DSA分级不符.诊断符合率为97.22%(70/72).结论 16排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在评价下肢动脉狭窄及阻塞性病变方面与DSA结果基本一致,是一项高度准确的血管成像技术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阻塞性病变患者在血管动脉期进行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重建动脉血管的三维图像。结果:6例腹主动脉下段闭塞,11例髂动脉闭塞,21例股浅动脉闭塞,6例股浅动脉狭窄,4例动脉闭塞。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评价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方面与DSA结果基本一致,是一项高度准确的成像技术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3T核磁血管成像(MR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与3T核磁血管成像检查。结果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出脑动脉瘤38例,脑动脉畸形2例,3T核磁血管成像检出脑动脉瘤34例,脑动脉畸形2例,且瘤体的大小存在差异;脑动脉狭窄或闭塞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出21例,3T核磁血管成像检查26例,血管狭窄的程度也不一致。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检查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3T核磁血管成像技术均为无创性血管检查,CTA对于脑动脉瘤准确率较高,但颅底位置容易漏诊。MRA对于过小动脉瘤容易漏诊;CTA对钙化和软斑块显示比较好,M RA可以较好的显示血流方向以及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64-MSCTA)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血管外科诊断为下肢ASO,并行64-MSCTA检查的60例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和图像质量,依据下肢动脉及静脉显影分级标准进行图像质量评估,探讨64-MSCTA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的扫描和重建技巧。结果 60例64-MSCTA均获得较满意的原始图像及后处理图像,能够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结论 64-MSCTA在观测下肢血管分级、狭窄部位及临床分型等方面,具有与下肢动脉DSA相同的检查效果,可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首选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选取本院接受320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总结10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100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腹主动脉粥样硬化表现。100例患者中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6例,髂总动脉狭窄患者26例,髂内与外动脉狭窄患者28例,闭塞患者6例,股动脉狭窄患者46例,闭塞患者7例,颈前后动脉狭窄患者23例,多动脉多发节段型狭窄患者26例。结论: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方面的作用明显,并且对患者的辐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螺旋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血管成像用于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A在腓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股动脉、骼外动脉、骼总动脉8节段评定其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度,同时分析其阳性、阴性诊断预测值情况。结果:51例患者经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后,不同诊断下肢动脉节段图像各400个。其中两种诊断结果一致的阶段有385个,一致率为96.25%。其他15个不相符的节段中,7个节段为低估,8个节段为高估。经Kappa检验分析得出,Kappa值=0.969,证实两种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得出CTA在腓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股动脉、骼外动脉、骼总动脉8节段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度,同时分析其阳性、阴性诊断预测值中均高于90%,证实了CTA诊断在该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螺旋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4排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及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颅内动脉硬化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确诊为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的75例患者脑CTA和MRA图像,通过两种检查的数据计算分析,比较两种血管成像方法对颅内动脉硬化狭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头CTA、MRA在评价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上与DSA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同时CTA较MRA在颅内动脉硬化狭窄诊断上有更高的准确率。结论头CTA和MRA都是可靠的无创血管成像检查方法,都能较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病变,给临床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相对MRA,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狭窄具有更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CT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TA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检出率和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结果:在检测542个节段中,DS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8个,其中轻度狭窄38个,中度狭窄36个,重度狭窄32个,闭塞102个;而CT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1个,检出率96.63%,其中轻度狭窄41个,中度狭窄34个,重度狭窄33个,闭塞93个。CTA检查阳性预测率为94.71%,阴性预测率为98.80%。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DSA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及价值。方法用PHILIPS5500及IE33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L11~3MHz,对3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患者下肢动脉的内径、是否有斑块形成、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二维显示管腔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充盈缺损,管腔狭窄处彩色血流变细、血流加快,可见多彩镶嵌血流,完全阻塞时血流中断,信号消失不能显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无创伤,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硬化闭塞症、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普勒血管检查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中的诊断价值,为PAOD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56例临床怀疑PAOD的患者行多普勒血管检查,将每例每侧下肢动脉分为1 1个节段,分析各段血管的显影质量和狭窄程度,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效度.结果 所有多普勒超声和DSA图像均有诊断价值.全组总计307个动脉节段,共发现钙化斑块或血管壁钙化256段,其中0级狭窄节段为157个,Ⅰ级狭窄33个,Ⅱ级狭窄42个,Ⅲ级狭窄38个,Ⅳ级37个.多普勒超声显示,97.4%血管的狭窄闭塞程度与DSA一致(Kappa值=0.85>0.75).多普勒超声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下肢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为99.6%,特异度为99.7%,准确度98.6%,阳性预测值为99.6%,阴性预测值为99.7%.结论 多普勒超声可无创、准确地诊断PAOD,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显示下肢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可疑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横断面增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7例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均能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狭窄的情况,20例腔内的血栓清晰地显示,27例下肢动脉显示清晰。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和独特的优越性,为诊断和治疗下肢动脉栓塞提供了一种精确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的检查诊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根据我院2005年3月至2011年7月门诊和住院所收治的患者,160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和50例无糖尿病的患者,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双侧股浅动脉、股深动、足背动脉、脉胭动脉、股总动脉的血管形态、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斑块、内中膜的厚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出现动脉硬化斑块、血管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远高于无糖尿病的人群。患糖尿病的病人的血管内壁比无糖尿病的增厚,根据检查数据显示,糖尿痛组的PSV和EDV在足背动脉和动脉处低于非糖尿病组的,血流阻力指数也高于非糖尿病组的,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下肢的动脉的不完全性闭塞或完全性闭塞。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20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扫描方法及其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52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320排CT血管成像,扫描数据调入Vitrea fx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其中21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结果:该组152例320排CTA检查均能清楚显示头颈部动脉,其中,阴性35例,动脉闭塞15例,动脉变细或狭窄28例,动静脉畸形8例,动脉瘤23例,动脉钙化或斑块76例.21例同时行DSA检查,其中,320 CTA检出的5例动脉狭窄仅1例得到DSA证实,余4例中3例为阴性,1例为颅底小动脉瘤;320 CTA检出的9例动脉瘤经DSA检查证实均有动脉瘤存在;320 CTA检查中3例阴性病例DSA检查也为阴性.2种检查结果基本相符.结论:320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可清楚显示头颈部血管病变,避免了分段成像的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及追加扫描,为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无创性“一站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下陂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戍像检查,重建分析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曲面重建(CPR)。结果:其中腹主动脉狭窄4例,髂动脉狭窄6例,股动脉狭窄狭窄8例,闭塞3例;小腿动脉狭窄7例,闭塞2例。全部患肢均存在股动脉以下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可以直观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任立刚 《医疗装备》2022,(17):29-32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天津市津南医院收治的58例疑似下肢ASO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均进行CTA和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下肢CTA动脉树图像并评估其对ASO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统计796段下肢动脉血管图像,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96.73%(770/796),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37)。58例疑似下肢ASO患者经DSA确诊48例,CTA诊断下肢ASO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75%、80.00%和91.38%,漏诊3例,误诊2例,漏诊和误诊的原因主要为静脉显影和(或)动脉部分节段显影不良。结论 CTA和DSA均能充分获取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信息,两者对下肢ASO的诊断效果接近,且各具优势和不足,临床中应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成像在下肢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16排CT容积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扫描范围1100~1200mm,层厚5mm,螺距1.375mm,重建层厚1.2mm,造影剂量120~150ml,注射速率3.5~4ml/s,智能跟踪自动触发扫描,扫描时间20~35s,对全部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表面阴影显示重建。结果32例共608节段,血管重度狭窄120节段,闭塞102节段。结论作为一项高度准确的成像技术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16排CT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下肢动脉闭塞症的表现特征,并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80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管壁、管径、内膜以及有无斑块、彩色血流变化、血流频谱形态及性质.结果 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回声增强者49例,占61.2% 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回声增强合并管腔狭窄者23例,占28.7% 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回声增强目合并血栓者8例,占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其独特性,为临床对其进行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172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和60例无糖尿病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下肢血管形态、血管壁内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 下肢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率以累及腘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血管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12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下肢动脉进行检查,将下肢动脉分为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5个节段,二维超声评价各个节段管径、内中膜厚度(IMT)、管壁有无斑块和管腔狭窄程度,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血流充盈情况并测量血流量.分析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和分布特点,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管壁、管腔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多呈弥漫性,以双侧及多节段性分布,管腔狭窄、闭塞以胫前动脉、足背动脉最常见.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增高,腘动脉以下血管内径变窄,IMT增厚,血流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早期准确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部位及病变严重程度,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