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仙人掌(Opuntia stricta)又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观音刺”,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Haw.)的根和茎。在本草中最早记载仙人掌的是《群芳谱》,后来的《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亦有详细记载,作为药用首次记载于清代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  相似文献   

2.
朱华旭  闵知大 《中草药》2005,36(12):1787-1789
假爹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 (Franch.)Paxet Hoffm.为大戟科假爹包叶属植物,《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收载有该属植物,全世界共3种,分布于我国和琉球群岛,我国有D.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一种,产于中部至西南部Ⅲ。《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收载有D.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  相似文献   

3.
栾树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奕树属KoelreuteriaLaxm为无患子科植物,该属植物全世界共有4种,3种产于我国,其中奕树KpaniculataLaxm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台湾栾树K.henryiDummer独产于台湾省,复羽叶栾树KbipinnataFranch产于广东、广西、华东和西南地区,俗名摇钱树,其变种全缘栾树K.bipinnatavar.integrifliola(Merr.)T.Chen,常见于安徽、浙江等地。另一种产自斐济群岛人们很早就发现该属植物的花具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记载来华(花)“主目痛,泪出伤眦,消自肿”;《唐本草》记载“合黄连共煎,疗目赤”[2]我国民间以摇钱树的花和根做“…  相似文献   

4.
血竭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仲昆  王衍 《中草药》1999,30(6):478-480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BI.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原植物有百合科的龙血树属DracaenaVard.ex L.,棕榈科的黄藤属Dae-monoropsBI.exSchult.f.,大戟科的巴豆属Croton和豆科的紫檀属PterocarpusJacq.中的10余种植物。在我国作为名贵中药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始载于南北朝时代的《雷公炮炙论》。《本草纲目》谓血竭“能散滞血诸痛”,《本草经疏》有“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药”的论述;国外《荷兰药镜》认为血竭是止血之峻药,内…  相似文献   

5.
商品药材陈皮的质量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龙  王润芳 《中药材》1997,20(4):209-210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由于陈皮药材属临床常用大宗类药材,而采集加工分散,故市场流通、药店贮配的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本文通过对历代本草文献的查阅及质量抽查、橙皮甙含量测定,对商品药材陈皮的质量情况进行了分析。1 历代本草的命名 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橘  相似文献   

6.
谈橘的药用     
橘 ,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 ,主产浙江、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称 :“橘皮疗气大胜 ,以东橘为好 ,西江者不如 ,须陈久者为良。”《汤液本草》称 :“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 ,故曰红皮、陈皮。”《本草纲目》又称 :“橘皮性温 ,柑、柚皮性冷 ,不可不知。”说明橘类果皮的性味不同 ,不能混用。橘 ,浑身是宝 ,其叶、皮、白、红、络、核、饼、幼果、根都作药用。1 橘叶为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叶 ,以 12月至翌年 2月间采者为佳 ,采后低温干燥。1.1 成分 :橘叶均含挥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木瓜来源于蔷该科相物贴梗海棠CI。a,nomele。。peciosa(Swe,t)ahal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我省尚习问Z同属植物根植ullllOO,卜O。11。1fill门ho;Illl)K;;,11Ill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前者习称“皱皮本瓜”,后者习称“光皮木瓜”。今发现两种皱皮木瓜的混淆品,经鉴定,为同科格辄属植物够依DOOyflifldfllflVVyl(Fllll(。11.)Slhlllld.和苹果属植物台湾林擒Mainsdoul。fen(Boi。)Chev.的于燥果实’。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无误,笔者对L述4种木瓜进行生药与紫外的比较研究,将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橘产於我国南方诸省.是传统的食用果品。中医药典籍及现代药理学均证明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其中以陈皮(橘红)应用最为广泛。橘白、橘络、橘核、青皮、橘叶也都有药用价值。现代医学证明,橘的药用可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缓解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9.
高良姜与红豆蔻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本草考证认为:我国古代有多种山姜属Alpinia植物用作高良姜,唐《新修本草》中生岭南、形大者为大高良姜A.galanga,《本草图经》中的儋州高良姜为高良姜A.officinarum,《植物名实图考》所述滇产高良姜为喙花姜Rhynchanthus beesinanus。古人认为红豆蔻即高良姜子,主要为山姜属(Alpinia)植物。《本草纲目》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描述之红豆蔻可能是艳山姜A.  相似文献   

10.
对苜蓿属六种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前的本草书籍中所言苜蓿为紫苜蓿(Medicago.sativaL.),而《本草纲目》所言为南苜蓿(M.hispidaGaertn.),其原植物不同,功效也不一定相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不能把二者并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苜蓿的使用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苜蓿属六种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重修改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前的本草书籍中所言苜蓿为紫苜蓿(Medicago.sativa L.);而《本草纲目》所言为南苜蓿(M.hispida Gaertn.),其原植物不同,功效也不一定相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不能把二者并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2.
五加(《本经》)又名豺漆(《本经》)、文章草(《巴蜀异物志》)、五花(《雷公炮炙论》)、豺结(《别录》)、木骨、追风使、刺通(《本草图经》)、自刺(《纲目》)、茨五甲(《草木便方》)等。是一种落叶灌木植物,属于五加科五加属,其干燥的根皮即为中药材——“五加皮”。  相似文献   

13.
药典所载连钱草命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钱草”一名最初出现于《新修本草(唐本草)》,是积雪草(今之伞形科天胡荽属,积雪草属多种植物)的异名。大多数古代本草著作和许多现代文献均不称活血丹为“连钱草”。将活血丹称为“连钱草”,源于近代日本学者小野兰山的考证错误,现代学者已纠正其错误。在药材中,以“连钱草”为异名者颇多,以“连钱草”为药材正名极易引起混乱。鉴于以上原因,1995年版《中国药典》将活血丹以“连钱草”药材正名收载是不妥的,拟以“江苏金钱草”为宜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的全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明·朱棣《救荒本草》、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均描述其“性苦寒,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国内外对绞股蓝的化学成分研究比较深入,现已分离出83种与人参皂甙有类似骨架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甙(gypenosides,GPS),其中GPSⅢ、Ⅳ、Ⅷ、Ⅻ分别与人参皂甙Rb1、Rb2、Rd、F2结构完全相同.动物文验中未见毒性反应。绞股蓝是人参属以外唯一禽有人参皂甙的植物。除GPS外,绞股蓝还含有脂肪、蛋白质、黄酮类、糖类、氨基酸、无机元素、纤维素、维生素。  相似文献   

15.
紫菀,女菀,白菀,山紫菀的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兵  万德光 《中药材》1995,18(12):635-636
经考证:本草所载紫菀,与今所用紫菀Aster tataricus L.f.基本一致。女菀即今所用菀苑Turczaninowia fastigiata(Fisch)DC.,曾作紫菀的代用品。白菀有两种观点:《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以为是“紫菀之色白者也”;《新修本草》等以为即是女菀。山紫菀在古本草上未见其名,但《图经本草》对紫菀的描述及《证类本草》上“解州紫苑”图的地上部分,与今所用橐吾属植物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孙殿甲  马桂芝  韩伟  杨毅宁  滕亮 《中成药》2007,29(8):1238-1240
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Rhodiola L.)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在世界上有90余种。新疆有11种红景天属植物,分别为绿叶红景天、齿叶红景天、准噶尔红景天、红景天(又称蔷薇红景天Rhodiolarosea)、狭叶红景天、线叶红景天、高山红景天、四裂红景天、喀什红景天、小叶红景天、多花红景天,其中以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分布最广,储量也较大。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本草上品。  相似文献   

17.
黄连治疗消渴病及其功能的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林 《四川中医》1999,17(11):17-19
黄连始载于秦汉时《神农本草经》,未言及药物来源,魏晋时《名医别录》始载有产地。据考证自(名医别录》开始一直到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有关黄连产地、性状、药味等的记载,无不一致明确是川产的黄连。明代《本草纲目》有关黄连产地、性状等的描述,更是确切地表明了即今之“味连”和“雅连”。前者为毛立科植物黄连…恤d山伯m企FYazse’1.;后者为同科植物三角叶黄连C.(sellol‘3ea.Y.ChangetH由ac。至于唐代(新修本草》除川产黄连外,同时提到的“江东者节如连珠”的黄连,当时即为一地方品种,用途也与川产黄连不同。它是…  相似文献   

18.
藏族药(以下简称藏药)“杂赤”又称“杂赤确”“杂赤巴帽卡”等,产于四川、西藏等地,是一种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藏药。通过梳理查阅有关文献与标准发现,“杂赤”可以按正品、副品(替代品)和类同品分类,也可以按黑、白品种分类。其基原包含菊科12属约30种植物,涉及风毛菊属、苦荬菜属、小苦荬属及岩参属植物,各属植物功能主治基本相同。“杂赤”的品种整理、质量比较、药用历史和现状总结能够为“杂赤”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藏药独一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药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又名独步通,藏语称“大巴”、“打布巴”。主产于西藏、青海、云南等省区,用其根、根茎或全草人药,药材表面呈枯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干枯、气腥臭,是我国藏、蒙、纳西等民族民间常用草药之一。最早收载于藏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及《晶珠本草》中,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  相似文献   

20.
“热衮巴”为常用藏族药(以下简称藏药)之一。通过文献整理对其进行植物分类学鉴定,结合资源分布、市场流通及临床使用现状调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期文献记载的“热衮”未划分品种,自《晶珠本草》始分为上品(“热衮”)、下品(“孜加”);现代文献记载作为“热衮巴”的基原涉及罂粟科(紫堇属)、报春花科、蔷薇科、龙胆科、柳叶菜科5科7属23种植物;但不同文献及标准中的记载和各地习用的“热衮巴”品种及其基原不尽相同;市场流通的品种中,上品主要为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 Hemsl.等紫堇属植物,下品主要为蔷薇科植物无尾果Coluria longifola Maxim.。结合古籍文献记载的生境、形态及附图分析,“热衮巴”或其上品应以罂粟科植物尼泊尔黄堇为正品,宜以“日官孜玛”为正名;其下品可能为黄花紫堇Corydalis boweri Hemsl.(金球黄堇)、扁柄黄堇Corydalis mucronifera Maxim.,宜以“热衮曼巴”为正名,但有待研究确证;其他科属植物不宜作“热衮巴”使用;各地习用的“热衮巴”类其他基原植物有一定临床应用基础,应加强其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不同资源物种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等的比较研究,作为新药材规范其品种、名称、基原,以合理利用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