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甲甙对中波紫外线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传统中药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30、60、90 mJ/cm2的UVB照射培养的人皮肤永生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加入黄芪甲甙进行干预处理,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的分泌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UVB照射可引起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单纯照光组细胞增殖活性可下降23%~43%,而黄芪甲甙预处理组照光后活性仅下降7%~20%;UVB照射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分泌显著增加,A值分别为16.32~91.59及98.6~403.53,而黄芪甲甙预处理后其分泌量显著降低(P<0.05);UVB辐射后在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凋亡峰),而经黄芪甲甙处理的UVB组细胞凋亡率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 黄芪甲甙具有光保护性能,可减轻UVB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芦荟甙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HaCaT细胞诱导核因子kB(NF-K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HaCaT细胞的增殖变化,生化比色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RT-PCR法检测HaCaT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测定NF-kB P65的激活表达。结果 30 mJ/cm2 UVB辐射HaCaT细胞,细胞的增殖明显下降,NO的合成分泌增加,iNOS mRNA表达显著增加,同时NF-kB被激活,从细胞浆易位到细胞核。芦荟甙对HaCaT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用不同浓度芦荟甙预处理HaCaT细胞,可以显著抑制UVB辐射诱导的NF-kB激活,下调iNOS mRNA表达及NO合成分泌。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芦荟甙通过抑制UVB辐射诱导的NF-kB P65激活,下调iNOS mRNA表达,减少NO合成分泌,发挥防护紫外线辐射损伤的作用,在炎症性皮肤病防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红景天苷对经UVA/UVB辐射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过程中TNF-α和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进行UVA/UVB辐射的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实验组中加入红景天苷,应用RT-PCR法检测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UVA/UVB辐射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后,TNF-α和 IL-1β mRNA 的表达增加(0.48±0.01/0.47±0.03和0.54±0.04/0.47±0.03);加入红景天苷后,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降低(0.24±0.02/0.26±0.03和0.22±0.03/0.22±0.04)。结论:经UVA/UVB辐射后,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增高,加入红景天苷后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降低,延缓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萝卜硫素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萝卜硫素对HaCT细胞进行预处理4h,采用90mJ/cm^2的剂量照射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T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量,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UVB的照射对HaCaT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萝卜硫素可提高UVB照射后HaCT细胞的生存率,抑制HaCaT细胞TNF-α的分泌水平。同时萝卜硫素能够降低UVB所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UVB对HaCaT细胞有损伤作用,而萝卜硫素具有光保护作用.萝卜硫素可能是通过降低UVB引起的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从而减轻紫外线辐射引起的损伤,同时也降低了细胞的凋亡率,改善细胞受UVB照射后增殖活性下降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甘草黄酮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甘草黄酮预处理培养的HaCaT细胞24 h后,采用30 mJ/cm2的UVB照射细胞,于照射后6、12、24、48 h后分别以ELISA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清中IL-10含量及细胞中IL-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UVB对照组IL-10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早期升高,12 h后显著降低(P<0.05),不同剂量甘草黄酮处理后可显著上调IL-10的表达(P<0.05),表达水平无剂量依赖关系(P>0.05).UVB辐射导致HaCaT细胞表达IL-10降低,甘草黄酮可上调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反义株HaCaT后,对紫外线(UV)诱导的HaCaT细胞反义分泌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的抑制作用。方法 蛋白质印迹方法测定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辐射HaCaT细胞反义后NF-κBp65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p65m RNA表达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紫外线辐射的HaCaT细胞反义分泌IL-6水平。结果 10、20、30mJ/cm2 UVB辐照HaCaT细胞反义后均可显著促进NF-κBp65表达(P<0.05),不同浓度的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对30mJ/cm2 UVB诱导的p65mRNA表达和IL-6分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aCaT细胞反义,可以抑制UV辐射诱导的HaCaT细胞反义产生IL-6,表明UV诱导HaCaT细胞反义产生IL-6可能是通过UV激活NF-κBp65的表达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异丙嗪抑制中波紫外线辐射诱导HaCaT细胞产生白介素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线过量辐射是导致人类皮肤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角质形成细胞受到紫外线等外来因素刺激时,包括白介素6(IL-6)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增加[1]。有研究证实组织胺可显著放大角质形成细胞对IL-6的基础分泌和紫外线辐射诱导的分泌[2],而异丙嗪是一种H1受体阻滞剂,通过结合组织胺受体而发挥抗组织胺作用,故异丙嗪对紫外线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对IL-6的分泌可能有某种作用。本研究探讨异丙嗪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诱导HaCaT细胞产生IL-6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慢性辐射BALB/c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 EGCG局部外用于小鼠背部皮肤后予不同强度UVB辐射,每日1次,连续1个月,RT-PCR法检测IFN-γ和IL-10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UVB慢性辐射后小鼠皮肤中IFN-γ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IL-10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并与UVB辐射强度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EGCG处理后可影响UVB辐射诱导上述细胞因子表达(P〈0.01)。结论 UVB辐射下调IFN-1和上调IL-10转录水平,可能与UVB辐射诱导局部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不同剂量的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凋亡,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否参与凋亡过程。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aCaT细胞,分别用10 mJ/cm2,15 J/cm2,20 J/cm2,25 J/cm2,30 J/cm2的UVB照射,并于照射24 h后检测HaCaT细胞的增殖活性,分析HaCaT细胞的凋亡率,测定HaCaT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细胞特征。结果在10~30 mJ/cm2的UVB照射下,随照射剂量的增大,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下降,而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加,当剂量达30 J/cm2时,细胞凋亡率最大,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率呈直线负相关;随UVB照射剂量的增大,TNF-α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分泌量和凋亡率呈直线正相关;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进一步从形态学上证实了细胞的凋亡改变。结论UVB可诱导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照射产生的TNF-α可能参与了其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索紫外线辐射所致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整体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前、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Image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①UVB辐射前、后HaCaT株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582±31和595±28,平均匹配的点数分别为483±29和491±27,匹配率达82.9%和82.5%。②UVB辐射前、后HaCaT株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平均匹配蛋白质点数为433±25。差异表达蛋白点数为44个,其中5个点仅在UVB辐射前HaCaT株中表达,另15个点仅在UVB辐射后HaCaT株中表达;15个点在UVB辐射后HaCaT株中高表达,9个点在UVB辐射后HaCaT株中低表达。结论:该研究建立了UVB辐射前、后角质形成细胞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发现两者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南五味子提取物(schisandra extract)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辐射造成的人永生化角质细胞(HaCaT细胞)、人真皮成纤维细胞(Fb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MTT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HaCaT细胞形态学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南五味子提取物对UVB辐射后Fb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激光共聚焦观察各组细胞产生的活性氧簇(ROS)及检测其荧光强度;试剂盒测定HaCaT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Fb细胞内外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南五味子提取物对HaCaT,Fb细胞生长未显示出抑制作用,但可以抑制UVB辐射引起的细胞凋亡;南五味子提取物显著降低了由UVB辐射产生的ROS的量,升高细胞外GSH-PX,SOD水平并降低细胞内HYP水平。结论南五味子提取物可能通过其抗氧化活性抑制UVB辐射引起的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细胞内胶原降低,减轻UVB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及光老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青海柴达木黑果枸杞水提物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aCaT细胞,实验组在UVB照射后12 h加入不同浓度(0.5、1.0、2.0 g/L)的黑果枸杞水提物,正常对照组和UVB模型组只加入相同量的培养基。给药12 h后4℃下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与细胞沉淀,测定5组细胞沉淀和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VB模型组HaCaT细胞合成与分泌的TNF-α和IL-6都增加(P0.05),实验组HaCaT细胞合成与分泌的TNF-α和IL-6都减少,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结论:青海柴达木黑果枸杞水提物对光损伤HaCaT细胞的修复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合成与分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茶多酚的活性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紫外线辐射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722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以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EGCG可以减少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引起的丙二醛沉积,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并且可以抑制UVB诱导的MMP1 mRNA表达,减少胶原蛋白的降解。对TIMP—1的表达则没有观察到显著变化。结论:EGCG可以对UVB辐射损伤的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菌肽LL-37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辐射HaCaT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蛋白表达及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120 mJ/cm2 UVB辐射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L-37(0~20 mg/L)共同孵育4h,分别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t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检测HaCaT细胞NF-κ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结果 UVB辐射可增加HaCaT细胞NF-κ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而这种效应可被LL-37显著抑制(P<0.01),且这种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LL-37能抵抗UVB辐射HaCaT细胞引起NF-κ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的增加,这种抵抗可能是人皮肤对UVB辐射的一种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草药益母草、枸杞对中波紫外线损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益母草和枸杞对HaCaT细胞进行预处理24h,采用30mJ/cm2、40mJ/cm2、50mJ/cm2剂量的UVB照射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分泌量,以Annexin-V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经UVB照射后,细胞损伤程度与UVB照射剂量有关,益母草和枸杞均可提高UVB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的生存率,减少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UVB照射后早期细胞损伤以凋亡为主,晚期以死亡为主,UVB照射8h后益母草和枸杞预处理的HaCaT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UVB对角质形成细胞有损伤作用,且与照射剂量相关,益母草和枸杞对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光保护作用。抑制TNF-α的释放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其选择性剪接片段EDA、EDB的影响。方法用RT-q PCR法检测UVB照射后成纤维细胞各时相FN及其EDA、EDB片段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UVB100m J/cm2照射后成纤维细胞FN及FN-EDA、EDB的mRNA表达均有下降。照射后1、2、4、8、12、24h组与对照组(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波紫外线UVB下调皮肤成纤维细胞FN及FN-EDA、EDB mRNA表达,在UVB引起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急性光损伤过程中,FN及FN-EDA、EDB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靛玉红对人类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阐明青黛膏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以人类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靛玉红处理后HaCaT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紫外线(UV)辐射的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方法模拟环境中UV对人体皮肤的作用方式,UVA辐射的人成纤维细胞换以UVB辐射的HaCaT培养上清继续培养。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处理后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中的 MMP-1;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荧光染料掺入法)检测IL—1Ra处理后成纤维细胞C-Jun、C-Fos 及内参照GAPDH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UVA(10 J/cm2)辐射的成纤维细胞在加入不同剂量UVB(0、 1、5、10、15 mJ/cm2)辐射HaCaT的培养上清液后,其MMP—1的分泌呈增高趋势。与UVB 0 mJ/cm2比较, 于15 mJ/cm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13,P=0.014)。而IL—1Ra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成纤维细胞的 MMP-1分泌。统计C—Jun和C—Fos的初始拷贝数以及其与GAPDH初始拷贝数的比值,结果显示IL—1Ra 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成纤维细胞C—Jun的mRNA表达,对C—Fos的mRNA表达则无显著性影响。本实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其标准曲线均有良好相关性,熔解曲线证实扩增产物是特异的。结论UVB 辐射的HaCaT培养上清液能促进UVA辐射的成纤维细胞分泌MMP-1。IL—1Ra通过抑制C-Jun的 mRNA表达降低成纤维细胞的MMP—1分泌。  相似文献   

19.
紫外线辐射(UVR)是皮肤生物性损伤的主要因素,而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是此生物损伤过程中受到影响的主要细胞[1]。本实验通过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研究不同剂量的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茶多酚(teapolyphenol,TPP)对此影响的保护作用。1材料和方法1.1主要仪器和试剂酶联检测仪(Clinibio公司),紫外线辐照仪(Sigma公司,UVB光谱峰值为310~315nm,UVA为365nm),96孔培养板(Costar公司),DMEM培养基(Gibeco公司),小牛血清(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TNF-α、IFN-γ诱导HaCaT细胞β-防御素的表达。方法:用TNF-α、IFN-γ、TNF-α加IFN-γ干预HaCaT细胞后,RT-RCR方法检测hBD-2 mRNA、hBD-3 mRNA的表达。结果:TNF-α干预组HaCaT细胞中hBD-2 mRNA、hBD-3 mRNA,IFN-γ干预组HaCaT细胞中hBD-3 mRNA表达增高(P0.05),干预12 h时的表达量高于干预24 h时的表达量;TNF-α与IFN-γ联合干预HaCaT细胞12 h时,hBD-2 mRNA、hBD-3 mRNA表达量最高。结论:TNF-α能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hBD-2和hRD-3,而IFN-γ仅能诱导产生hBD-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