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油田井扬的特定部位进行声强测定及频谱分析,发现其噪声强度均已超过国家标准。选健康、耳廓反射正常豚鼠30只,分别置于柴油机旁(8只)、钻井平台上(8只)和值班房(8只),余6只为正常对照组。每天暴露6h,连续21d。断头后观察透射电镜下耳蜗毛细胞的改变,结果发现:Hensen氏小体增生、蜕变及线粒体改变。  相似文献   

2.
Toynbee(1860)和Haber mann(1890,1906)首先提出并证实噪声可损伤人内耳神经和毛细胞;Wittmaack首先用动物实验研究噪声对内耳的损伤以来,直到50年代早期,光学显微镜观察一直是研究的主要方法。1963年Engstrom和Wetsall首先于透射电镜下观察了豚鼠螺旋器的超微结构:但它不适于系统地,  相似文献   

3.
黄顺德 《当代医学》2013,(24):100-100
目的探讨电钻噪声所致内耳声损伤的防治办法。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行中耳手术且在术中应用医用电钻的患者34例,设为A组;2005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行中耳手术且术中应用新引进的国产医用耳科电钻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B组和C组;其中A、B两组患者在术后常规给予抗炎、对症处理,C组患者在术后常规给予抗炎和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营养神经药物;术后随访3月,观察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对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失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听力损失情况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听力损失情况小于A组;C组患者和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患者听力损失情况优于B组。结论电钻噪声能够导致患者听力下降,减少术中电钻暴漏时间、术后早期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听力损失,值得临床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环腺苷酸结合蛋白1(Epac1)信号分子介导噪声暴露大鼠内耳毛细胞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只SPF级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组大鼠给予频率为4 kHz,声压级为101 dB SPL,暴露8 h.噪声暴露前后检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噪声暴露结束后处死大鼠通过耳蜗基底膜铺片染色、免疫...  相似文献   

5.
ATP对正常豚鼠内耳毛细胞钙调素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顺利  高下 《医学争鸣》1996,17(2):135-137
以临床上常用的能量合剂之一的ATP作为影响因素,观察了正常豚鼠耳锅毛细胞钙调素免疫反应的变化,并用葡萄糖作为对照。结果发现正常豚鼠接受ATP后,耳蜗毛细胞中的CaM-IR明显增强,外毛细胞变化更为明显,细胞的表达板和纤毛都明显着色。  相似文献   

6.
壶腹嵴在快速旋转运动中是否会受损伤,检测毛细胞活力有助于其判断,用豚鼠39只,8只作对照,11只做脉冲噪声损伤实验,另20只分成4组,每组5只做旋转损伤实验,其中3组分别以500r/min,1000r/min,1400r/min,每次旋转1min等停稳后再重复实验,如此20次,而其余5只做1400r/min的1次旋转,全部完成后立即断头处死,取出壶腹嵴,分离毛细胞,并用1%台盼蓝做毛细胞染色,观察  相似文献   

7.
用机械分离法从豚鼠前庭感觉上皮中分离出不同种类的前庭感觉毛细胞(VHC)。VHC主要可分为Ⅰ型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形态虽有所差异,但一般均有四形或瓶形胞体,胞核位于细胞基部,胞颈和纤毛变化较大。细胞的活性可通过1%中性红染色鉴定,发现在室温下,1h内大约90%以上的分离VHC可维持其正常形态和活性。并参照对外毛细胞形态的研究提出活性VHC的鉴别标准。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VHC的感觉机制和某些疾病的发生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内耳毛细胞的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疾病、噪声、医源性及环境化学毒物所致的内耳感音神经性聋,其实质即在于内耳毛细胞发生了变性,甚至坏死,那么受损后的内耳毛细胞是否具有再生能力,这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是近年来人们在耳聋防治领域所研究的重要内容。感音神经性聋的防治甚是困难,而从毛细胞再生这一研究出发打开对耳聋进行防治突破口,不仅有助于研究和探明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病机理,而且可以为耳聋的防治提供客观证据,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同时又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过去传统观念认为,在两栖类和某些鱼类,听感觉毛细胞能够终生产生,而且具有通…  相似文献   

9.
内耳毛细胞的电镜样品制备较为广泛,方法各不相同。我们介绍的是较为简单的方法,多年实践经验证明这种方法容易掌握,很适合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并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11.
FMMU白化豚鼠与杂色豚鼠爆震性内耳损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内耳色素与爆震性内耳损伤的关系。材料和方法用利用耳蜗铺片、耳蜗树脂包埋半薄切片及耳蜗扫描电镜观察爆震前后FMMU白化豚鼠和杂色豚鼠耳蜗结构的变化。结果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示FMMU白化豚鼠耳蜗较杂色豚鼠严重。  相似文献   

12.
谭明  钱雪冶 《上海医学》1996,19(12):736-737
影响内耳毛细胞胞内Ca ̄(2+)浓度的几种因素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谭明,钱雪冶Ca2+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生物学意义有:1.调节细胞许多生理过程,如分泌,收缩,离子流动和激素作用等。2.作为生物膜的稳定剂并形成膜上Ca2+电流。3.作为多种酶系...  相似文献   

13.
王锦玲  刘顺利 《医学争鸣》1997,18(2):105-108
目的:研究豚鼠前庭感觉毛细胞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探讨再生可能的前体细胞。方法:用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豚鼠椭圆囊斑感觉毛细胞于庆大霉素(GM)损伤后修复过程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GM处理后第4 ̄7日,椭圆囊斑微纹区缺损的毛细胞由支持细胞填补,第30日可见部分毛细胞表面长出较细、短的不成熟纤毛束,形态结构类型Ⅱ型的感觉毛细胞。结论:类似Ⅱ型的感觉毛细胞可能为新生的毛细胞;前庭感觉毛细胞再生的前体细胞可能  相似文献   

14.
壶腹嵴在快速旋转运动中是否会受损伤,检测毛细胞活力有助于其判断。用豚鼠39只,8只作对照,11只做脉冲噪声损伤实验,另20只分成4组,每组5只,做旋转损伤实验,其中3组分别以500r/min、1000r/min、1400r/min,每次旋转1min,等停稳后再重复实验,如此20次。而其余5只做1400r/min的1次旋转。全部完成后立即断头处死,取出壶腹嵴,分离毛细胞,并用1%台盼蓝做毛细胞染色,观察计数分析对毛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快速旋转实验组和脉冲噪声损伤组的蓝染毛细胞数及其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噪声损伤组相似,并且蓝染毛细胞Ⅰ型和Ⅱ型均有明显升高,Ⅰ型毛细胞升高更显著。推测毛细胞活力下降。提示,多次快速旋转运动,有可能会引起内耳壶腹嵴感觉上皮毛细胞活力损伤。一次性快速短时间旋转未立即出现明显的细胞活力损伤。快速多次和噪声损伤与长时期缓慢旋转运动损伤之间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检测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过氧化脂质(LPO),5-羟色胺(5-HT)含量,观察内耳毛细胞的形态变化,发现血清各项指标含量均显著提高,内耳毛细胞毛倾倒,粘连甚至缺失,并讨论其可能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6.
17.
工业噪声主要损伤内耳的感觉细胞—毛细胞。本文用健康豚鼠,分组实验,一组直接暴露于工厂噪声环境,一组暴露于车间录制的模拟噪声,暴露频率范围、强度等条件相同。观察不同时间引起的内耳毛细胞损伤变化。噪声暴露结果,噪声暴露三h即发现耳蜗毛细胞发生变化。病理改变以外毛细胞变化为主,第三排外毛细胞最明显。作者认为外毛细胞较内毛细胞易损伤是因为外毛细胞远离蜗轴,当声音激荡时,它的振幅和位移比其它毛细胞要大。另外,还发现在內毛细胞的外侧有球形小体出现,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L -精氨酸在过量水杨酸钠致豚鼠内耳损伤中的作用。方法①将 48只健康且耳廓反射正常的花色豚鼠随机分为四组 :A组 :对照组 (给等量生理盐水 ) 1 2只 ;B组 :水杨酸钠 [45 0mg/(kg·d)组 ;C组 :水杨酸钠 [45 0mg/(kg·d) ]+L -精氨酸 [2 0 0mg/(kg·d) ]组 ;D组 :水杨酸钠 [45 0mg/(kg·d) ]+L -精氨酸 [2 0 0mg/(kg·d) ]组 +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 [L -NAME 3mg/(kg·d) ]。②测试ABR听反应阈和Ⅰ波潜伏期。③以磷酸二酯酶测定法检测耳蜗组织CaM活性。④用比色测量血浆中的NO含量。结果①各给药组给药后的第 2、4和第 6天ABR阈值均有明显提高 ,对照组ABR阈值没有明显改变。B组给药后阈值抬高最明显 ,于给药后的第 6天达最高。同期各给药组组间比较发现C组用药后第 4、6、8、1 0天ABR阈值明显低于B组和D组 (P <0 .0 5 )。②A组在各时间段所测ABRⅠ波潜伏期无显著波动。B组、D组在给药后的第 4、6、8、1 0天ABRⅠ波潜伏期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延长 (P <0 .0 5 ) ,这种变化在水杨酸钠给药组尤为明显 (P <0 .0 1 )。③L -Arg治疗组豚鼠耳蜗组织CaM活性明显低于水杨酸钠组 (P <0 .0 1 )及水杨酸钠 +L -Arg +L -NAME组 (P <0 .0 1 )。而血浆NO含量水杨酸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和水杨酸钠  相似文献   

19.
用体视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内耳前庭器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体视显微镜可观察到正常豚鼠位于球囊窝和椭圆囊窝中囊斑的全貌,包括耳石层,神经纤维和血管,及位于膜半规管壶腹中的嵴、顶帽和血管。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前庭器各部的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前庭神经轴突和末梢,耳石器之耳-石膜的形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丙嗪、尼莫地平在过量水杨酸钠致豚鼠内耳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且耳廓反射正常的花色豚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B组:水杨酸钠(450mg/kg·d~(-1))组;C组:水杨酸钠(450mg/kg·d~(-1))+氯丙嗪(5mg/kg·d~(-1))组;D组:水杨酸钠(450mg/kg·d~(-1))+尼莫地平(3mg/kg·d~(-1))组。①测试ABR听反应阈和Ⅰ波潜伏期;②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耳蜗组织PG11α含量;③用比色发测量血浆中的NO含量。结果①B组、C组和D组动物在给药后的第2、4和第6天ABR阈值均有明显提高,对照组ABR阈值没有明显改变。B组于给药后的第6天达最高。同期各给药组组间比较C组和D组用药后第4、6、8、10天ABR阈值明显低于B组(P<0.05)。②A组在各时间段所测ABR Ⅰ波潜伏期无显著波动。B组、C组和D组在给药后的第4、6、8、10天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及显著延长(P<0.05),这种变化在水杨酸钠给药组尤为明显(P<0.01)。而C组和D组在给药后的第8天和第10天与同期水杨酸钠给药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③B组豚鼠耳蜗组织PGF1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和C组(P<0.005)以及D组(P<0.001)。而血浆NO含量B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和C组(P<0.05)。结论氯丙嗪、尼莫地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拮抗大剂量水杨酸钠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