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378名孕妇在孕24-34周作50g葡萄糖激发试验,阳性者现作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结果将378名孕妇分糖代谢正常组(包括50g葡萄糖激发试验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者),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对这3组孕妇有围生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分别为3.1%和6.3%。妊娠期糖悄病组早产、酮症酸中毒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经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但与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间无差别;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而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两组间无差别。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能增加孕妇和围生儿的患病率,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 378名孕妇在孕 2 4~ 34周作 5 0g葡萄糖激发试验 ,阳性者再作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结果将 378名孕妇分糖代谢正常组 (包括 5 0 g葡萄糖激发试验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者 ) ,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 ,对这 3组孕妇及围生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分别为 3 1%和 6 3%。妊娠期糖尿病组早产、酮症酸中毒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 ,但与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间无差别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 ,而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两组间无差别。【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能增加孕妇和围生儿的患病率 ,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我国发生率1%~5%,近年有明显升高趋势[1].本文对5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减少产前产时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2007年全年间在该院门诊建卡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45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22例及健康孕妇508例分为三组进行对比分析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围生儿并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妊娠期糖尿病组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均造成严重影响,应早治疗早预防. 相似文献
5.
王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7):967-970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0月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人民医院就诊的253例孕妇,将诊断为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产检的糖代谢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253例孕妇中50g葡萄糖耐量试验(50g GCT)阳性者74例,阳性率为29.24%(74/253)。阳性者经75g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确诊GDM 6例,GIGT者15例,患病率分别为2.37%(6/253)和5.93%(15/2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体质指数、体质量增长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围生儿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可引起妊娠及新生儿并发症,应有效控制妊娠期血糖,对孕妇进行GDM的筛查和规范化管理能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筛查(CGT)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56例糖筛异样的孕妇的妊娠结果,其中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8例,糖耐量受损(GICT)的10例,糖筛查试验(CGT)异常而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的38例,将三者作为一组与我院同期的56例糖筛查正常的孕妇的妊娠结局作比较。结果:糖筛查异常的孕妇妊娠结局中,妊高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明显高于糖筛查正常组,剖宫产率也增高。结论:妊娠期糖筛查异常对围生期危害严重,要重视妊娠期糖筛查,对GDM、GICT和CGT异常都要加强监护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7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3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39例,比较GDM、GIGT与血糖正常孕妇的高危因素和母婴结局。结果 GDM组、GIGT组与对照组年龄〉30岁、体重指数≥24、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GIGT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有3例胎死宫内,而GIGT组与对照组无胎死宫内病例。结论 对GDM和GIGT应同样重视,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筛查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筛查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对190例孕妇行50g葡萄糖筛查,异常者进一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口服50g葡萄糖后1h血糖≥7.8mmol/L者74例(38.95%),进一步行OGTT试验,发现妊娠期糖尿病(GDM)10例,发生率为5.26%,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24例,发生率为12.63%,50g葡萄糖筛查阳性率为45.94%,有不良孕产史,家族遗传史,孕期体重增长率>25%的孕妇为高发人群,妊高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明显增高。结论:妊娠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在妊娠期行糖尿病筛查可以使妊娠期糖尿病得到及早诊断和及时处理,尤其是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在妊娠晚期更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产前检查并行50g血糖筛查试验病例810例,通过糖筛查和糖耐量试验而确诊的病例76例,对这些病人进行治疗,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发病率为:9.38%,剖宫产35例,占46.1%,产后出血10例,占13.2%,胎膜早破9例,占11.8%,胎儿宫内窘迫7例,占9.2%,妊高征7例,占9.2%,胆汁淤积症5例,占6.6%,羊水过多4例,占5.3%,死胎死产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1例,占27.6%,巨大儿15例,占19.7%,新生儿低血糖7例,占9.2%,新生儿低钙血症2例,占2.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0例。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可对母婴产生不良结局,需全面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加强监测及管理,这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正常与糖代谢并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2100例孕妇于孕24—28周做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妊娠期糖代谢正常(NGT)孕妇1421例,观察组糖代谢异常679例,两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巨大儿、手术产、新生儿患病等明显增加,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GDM)组与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妊娠期50g葡萄糖筛查阳性(GCT)(+)的孕妇发生P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GT组与GCT(+)组相比,P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并由此导致孕妇并发症和胎婴儿患病率等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营养门诊277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糖尿病(GDM)组64例,糖耐量低减(GIGT)组85例,正常组128例(包括糖尿病筛查正常组84例及糖尿病筛查异常且糖耐量试验正常者44例)。结果糖筛查异常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高于糖筛查正常组(P〈0.05);GDM组年龄高于GIGT组及正常组(P〈0.05)。GIGT组与正常组年龄无差异(P〉0.05);GIGT组孕前及糖筛查时体重均高于正常组(P〈0.05);各组孕妇首诊至糖筛查检查时血脂水平均呈上升趋势(P〈0.05),且首诊时GDM组及GIGT组血脂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减低 (GIGT)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180例孕妇进行 5 0 g葡萄糖筛查试验 ,异常者再进行空腹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分别比较GIGT 76例、妊娠期糖尿病 (GDM ) 2 4例及正常组的妊娠预后。结果 GIGT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羊水过多、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与GDM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IGT对妊娠可造成与GDM相似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50gGCT)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检出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接受50gGCT的孕妇909例,对筛查结果阳性(即血糖值≥7.8mmol/L)的224例再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①909例中有224例50g GCT筛查阳性,诊断GDM56例,GIGT80例。②高龄、肥胖和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高危因素。③GDM孕妇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孕妇。结论GDM母儿并发症多,50g GCT对GDM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高龄、肥胖和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高危因素,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更应及早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50%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志愿者行标准OGTT,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1周后分别口服7支和7.5支50%葡萄糖注射液(20mE/支)行OGTT,并与标准OGTT结果比较。结果标准OGTT糖耐量正常(NT)者23例,服糖0、30、60、120和180min的血糖水平分别为(4.8±0.4)、(6.7±0.6)、(5.9±0.8)、(5.5±0.9)和(4.8±0.9)mmol/L,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7支行OGTT者(15例)的血糖水平分别为(4.8±0.3)、(7.5±1.1)、(6.8±1.8)、(6.3±1.0)和(4.6±1.2)mmol/L,7.5支者(8例)的血糖水平分别为(4.7±0.3)、(7.2±1.3)、(6.1±1.1)、(5.6±0.9)和(4.3±0.9)mmol/L;标准OGTT糖耐量受损(IT)者37例,服糖0、30、60、120和180min的血糖水平分别为(5.2±0.6)、(9.1±1.4)、(8.9±2.6)、(6.7±2.0)和(4.7±1.0)mmol/L,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7支行OGTT者(15例)的血糖水平分别为(5.1±0.7)、(8.8±1.7)、(9.0±3.0)、(7.3±2.2)和(5.1±1.1)mmol/L,7.5支者(22例)的血糖水平分别为(5.3±0.6)、(8.8±1.9)、(8.5±2.4)、(6.6±1.4)和(4.8±1.6)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标准OGTT胰岛素正常者38例,服糖0、30、60、120和180min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对数转换值分别为1.5±0.3、3.9±0.3、3.7±0.4、3.2±0.6和2.2±0.8,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7支行OGTT者(20例)分别为1.7±0.4、3.9±0.4、3.4±0.7、3.3±0.8和2.4±0.7,7.5支者(18例)分别为1.7±0.4、3.9±0.4、3.8±0.5、3.3±0.7和2.3±1.0;标准OGTT高胰岛素血症者22例,服糖0、30、60、120和180min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对数转换值分别为2.2±0.6、4.7±0.5、4.9±0.7、4.2±1.0和2.84-0.9,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7支行OGTT者(10例)分别为2.4±0.6、4.7±0.5、4.7±0.3、4.1±0.8和2.8±1.1,7.5支者(12例)分别为1.9±0.5、4.5±0.6、4.6±0.6、3.7±1.0和2.4±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检测方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0%葡萄糖注射液7支或7.5支均可替代75g无水葡萄糖粉进行OGTT,三者的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5.
空腹血糖受损下限切点下调对中国成人糖调节异常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明确美国糖尿病学会 2 0 0 3年修订的空腹血糖受损 (IFG)的下限新切点 (5 6mmol/L)对中国成人糖调节异常各组分患病率的影响 ,并探讨新切点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 1994年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资料库中具有完整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资料的 15 5 6 4例中国成人 (≥ 2 5岁 )。以空腹血糖 (FPG) 5 6mmol/L(简称新标准 )和 6 1mmol/L(简称旧标准 )作为IFG的诊断下限切点 ,分别计算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单纯糖耐量异常 (i IGT)、同时IFG和IGT(IFG/IGT)的患病率。以OGTT 2h血糖 (7 8mmol/L≤PG2h <11 1mmol/L)为诊断糖调节异常(IGR)的金标准 ,分析不同FPG水平对IGR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描绘FPG诊断IGR的ROC曲线 (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 结果 (1)i IFG、i IGT和IFG/IGT患病率以旧标准诊断分别为 8 71%、12 0 8%和 5 95 % ,以新标准诊断分别为 2 1 2 5 %、6 89%和 11 13%。 (2 )ROC分析提示诊断IGR的FPG最佳切点为 5 6mmol/L ,此切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1 9%和 6 3 9%。结论 FPG标准从 6 1mmol/L下调至 5 6mmol/L使本组人群IFG患病率增加 1 2倍。从尽量缩小IFG和IGT诊断分歧的角度 ,IFG的下限切点为 5 6mmol/L可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9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两种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Carpenter/Coustan标准)回顾性分析近1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94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945例孕妇GCT异常率为35.8%(338/945),228例GCT异常者中妊娠糖尿病发生率为44.7%(102/228,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两种标准诊断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与GCT正常的孕妇相比,年龄较大,孕前体重指数较高,孕初期体重增长较快,孕初期空腹血糖较高,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较高。约孕30周时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孕妇较妊娠期正常糖耐量孕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且胰岛素分泌高峰明显延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初期体重增长、孕初期空腹血糖与妊娠糖尿病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与非妊娠糖尿病孕妇比较,年龄较大,孕前体重指数较高,孕初期体重增长较快,孕初期空腹血糖较高,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较高,胰岛素抵抗更重。对于具有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应在孕早期进行空腹血糖的筛查,以尽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糖耐量低减者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了解糖耐量低减(IGT)者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以便指导制定合理的干预治疗方案。方法对6例糖耐量正常(NGT)者、10例IGT者和20例新诊断T2DM者的CGM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糖耐量受损加重,CGMS平均血糖值、血糖值标准差、血糖≥7.8mmol/L时间百分比等逐渐升高(均P<0.05),CGMS血糖谱波动幅度逐渐增加。(2)IGT组餐后血糖达峰值时间为餐后109min±32min,全天血糖≥7.8mmol/L时间为3.0h±0.8h;新诊断的T2DM组餐后血糖达峰值时间为92min±22min,全天血糖≥11.1mmol/L时间为12.6h±1.3h。IGT组和新诊断T2DM组中,早餐后血糖上升速度较快、幅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1)CGMS检查能比较准确地显示IGT者和新诊断T2DM者动态血糖波动规律,有利于指导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方案。(2)IGT者全天持续约3h血糖≥7.8mmol/L。(3)随着糖耐量受损加重,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加快、峰值增高,血糖曲线波动幅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成人不同糖代谢异常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Yang ZJ Yang WY Li GW;National Diabetes Prevention Control Cooperative Group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28-2131
目的 探讨各种不同的糖代谢异常 (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 )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和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 1994年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资料库中具有完整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资料的 15 6 37例中国成人 (≥ 2 5岁 )。参考 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 7组 :正常糖耐量 [NGT ,空腹血糖 (FPG) <6 1mmol/L及OGTT2小时血糖 (PG 2h) <7 8mmol/L]、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 ,6 1≤FPG <7 0mmol/L及PG 2h <7 8mmol/L)、单纯糖耐量异常 (i IGT ,FPG<6 1mmol/L及 7 8≤PG 2h <11 1mmol/L)、同时FPG及PG 2h异常 (IFG/IGT ,6 1≤FPG <7 0mmol/L及 7 8≤PG 2h <11 1mmol/L)、单纯空腹高血糖的糖尿病 (IFH ,FPG≥ 7 0mmol/L及PG 2h <11 1mmol/L)、单纯餐后高血糖的糖尿病 (IPH ,FPG <7 0mmol/L及PG 2h≥ 11 1mmol/L)、同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的糖尿病 (IFH/IPH ,PG 2h≥ 11 1mmol/L及FPG≥ 7 0mmol/L)。计算以上各种糖代谢异常在本组人群发生频率并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 (1)NGT、i IFG、i IGT、IFG/IGT、IFH、IPH和IFH/IPH的频率分别为 5 0 8%、8 8%、12 3%、6 1%、6 4 %、5 2 %和 10 4 %。 (2 )i IGT、IFG/IGT、IPH和IFH/IPH的频率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 ,但i IFG和IFH频率分别在 2 5~ 34岁和 5 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检出情况,对比不同血脂异常分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差异。方法:入选既往无糖尿病或心血管病史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及血脂正常者共197例,根据空腹血脂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高胆固醇血症组(HCh组,45例)、高甘油三酯组(HTG组,46例)、混合型血脂异常组(58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8例)。分别测量上述受试者空腹血清胰岛素(insulin, Ins)及血糖(glucose, GLU0)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并给予受试者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检测OGTT 2 h血糖(GLU120)水平。结果:HTG组及混合型组GLU120水平分别为(10.5±3.2)mmol/L及(12.0±5.4)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7±3.5)mmol/L,P分别为0.045和0.024];HTG组及混合型组患者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的比例分别为39.1%和31.0%,显著高于对照组22.9%(P分别为0.009和0.014)。在空腹血糖<6.1 mmol/L的亚组人群中,HTG组及混合型组IGT的比例分别为51.4%和43.9%,亦显著高于对照组29.7%(P分别为0.009和0.015)。结论: 在尚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脂血症患者中也存在相当比例未及时诊治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尤其应重视甘油三酯异常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应对这部分患者进行OGTT检查,以期在更早阶段发现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米糠膳食纤维降血糖作用。方法将雌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动物受试物高剂量组;建立高血糖动物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受试物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受试物对正常小鼠和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观察受试物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结果给予受试物45d,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P〉0.05);能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空腹血糖(P〈0.01,P〈0.05);受试物低剂量能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小米糠膳食纤维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相似文献